一、千湖之省的春節酒韻:流淌在血脈里的楚風漢味
湖北的冬天,長江水裹挾著凜冽的北風奔涌向前,家家戶戶屋檐下的臘魚臘肉在寒風中凝出鹽霜。當街巷里飄起三鮮豆皮的焦香,當竹蒸籠騰起珍珠丸子的熱氣,湖北人知道,這場以"年"為名的盛大儀式,總少不了一杯浸潤著歲月的老酒。
在武漢的里弄深處,老茶缸里溫著的黃鶴樓酒與熱干面的芝麻醬香交織;襄陽古城墻下,家家備好的石花霸王醉與孔明菜相映成趣;荊州人家的八寶飯旁,白云邊酒瓶上的李白舉杯邀月圖早已成為年畫般的存在。這些深植于地域肌理的美酒,不僅是佐餐佳釀,更是打開湖北春節文化密碼的鑰匙。
二、湖北年酒地理:一城一味總關情
1. 武漢:雙城記里的酒香密碼
長江與漢江交匯處的武漢,酒桌文化也呈現奇妙的"雙拼"特色。老漢口偏愛濃香型黃鶴樓酒,就著周黑鴨的麻辣鮮香;光谷新貴們則熱衷用石花一品酒搭配小龍蝦宴
2. 襄陽:一壺濁酒話三國
"隆中對"發生地的襄陽,酒桌自帶金戈鐵馬的豪氣。當地80%的家庭年貨清單包含石花霸王醉,這款70度極品清香型白酒,以"中國高度"的標簽成為襄陽人待客的最高禮遇。酒過三巡,老人們總會指著青花瓷瓶上的楚紋說:"這可是1870年傳承的古法釀造。"
3. 荊州:楚辭里的酒文化基因
在屈原故里,白云邊酒與魚糕、藕夾組成"年味三絕"。考古學家在楚紀南城遺址發現的青銅酒器,其造型竟與當代荊州酒宴常用的八方杯驚人相似,印證著這片土地兩千年的飲酒基因。
三、石花酒:活著的楚酒文化博物館
1. 釀造的時空密碼
石花酒業的前身是創立于 1870 年的黃公順酒館,從 1870 年
至今不斷代傳承了 155 年,我們的 6 代石花酒傳承人在這 154 年間只
干一件事,就是釀酒,就是將匠心與匠藝融入酒中。釀造生態水源采用的水源是地處“南水北調”中線丹江口水庫上游的源頭水,常年達到國家 I 類標準“可直接飲用”,其富含的 10 余種天然礦物元素和微量元素以及天然弱堿性特征,有利于糖化、酯化及促進酵母生長繁殖。
廠區森林覆蓋率能夠達 80%以上, 氣候溫潤,氣溫常年維持在 20-25 度左右,微生物種類豐富,整個氣候環境非常有利于產品老熟。
2.從楚莊王到新時代的國禮之路
史載公元前597年楚莊王以"苞茅縮酒"犒賞三軍,今日石花霸王醉作為湖北省政府指定外事用酒,已走進128個國家駐華使館,“中國高度,世界品味”。
五、杯中日月長:湖北人的酒中鄉愁
在深圳打拼的襄陽人,每年都會收到父親寄來的石花霸王醉。他說:"擰開瓶蓋的瞬間,家鄉白酒的清冽混合著母親臘蹄膀的香氣就漫出來了。"這種味覺記憶的傳遞,讓湖北在外游子有著歸家的感覺。
從楚人"蕙肴蒸兮蘭藉,奠桂酒兮椒漿"的祭祀,到如今千家萬戶的年夜飯;從青銅樽到水晶杯,改變的是盛酒的器皿,不變的是湖北人對生活的熱望。當石花酒的醇香在唇齒間綻放,我們品味的不僅是五谷精華,更是一整部流動的荊楚文明史。
這個春節,不妨斟一杯湖北老酒,在升騰的酒香里,聽見長江的潮聲,看見黃鶴樓頭的月光,觸摸到那些藏在酒曲里的悠悠歲月時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