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新紀元,用有趣故事解讀餐飲與美食,分享美食人生。
導讀
醬油,大家都不陌生,中國人從秦漢時期就開始吃醬油了,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雖然如今食品科技不斷發展,但是醬油卻沒以前好吃。
主要的原因便是如今的醬油,很多都加入了各種黑科技進去,加入了各種添加劑,添加物質進去,吃起來的口感也就相差很大。
我吃了很多醬油,但都找不到以前的那種美味,直到最近我去了一趟胖東來,買了一瓶胖東來的自營醬油,品嘗了一下,才終于找到了小時候的那種醬油味道。
這次看完胖東來8.7元的自營醬油,我才終于明白:真正的好醬油,標簽上其實隱藏著5個關鍵信息。
到底是哪5個關鍵信息呢?
1、看配料表:東西越少越好
醬油的配料表是判斷其品質的第一道關卡,真正的好醬油,配料表應該盡量簡單,通常只有以下幾類成分:
首先是水:這是醬油的主要成分,一瓶醬油里,其實絕大部分都是水。
其次是大豆:有的又叫做脫脂大豆,大豆是醬油的主要原材料,沒有大豆就做不出醬油,大豆還可以提供蛋白質,是醬油鮮味的主要來源。
再次是小麥:小麥的作用是提供淀粉,參與發酵過程。
然后是食用鹽:食用鹽的主要作用是調味和防腐作用。
還有酵母或曲霉:這個都很好理解,主要是為了方便發酵。
如果配料表中出現了“谷氨酸鈉”(味精)、“焦糖色”、“防腐劑”(如苯甲酸鈉)等添加劑,說明這款醬油可能經過了人工調配或化學處理,品質相對較低。
胖東來的自營醬油配料表非常簡單,只有水、非轉基因脫脂大豆、小麥、食用鹽和酵母,完全符合“東西越少越好”的原則。
2、質量等級:特級最佳
醬油的質量等級是根據其氨基酸態氮含量來劃分的,等級越高,醬油的鮮味和營養價值也越高,一般來說,市面上的醬油分為四個等級:
首先是最高等級:特級,如果醬油的氨基酸態氮含量≥0.8g/100mL,那么才可以稱之為是特級醬油。
其次是一級:如果醬油的氨基酸態氮含量≥0.7g/100mL,就可以成為了一級醬油,有的可能會張冠李戴,大家挑選醬油時要注意看數值。
再次是二級:如果醬油的氨基酸態氮含量≥0.55g/100mL,那么就是二級醬油,這是市面上絕大多數醬油的質量等級。
最后是三級:氨基酸態氮含量≥0.4g/100mL,三級的醬油其實味道很淡,里面加入的都是各種添加劑進去。
特級醬油的鮮味最濃郁,口感最醇厚,適合用于涼拌、蘸料等直接食用的場合,胖東來的自營醬油明確標注為“特級”,遠超國家標準,品質可見一斑。
三、氨基酸態氮含量:越高越好
氨基酸態氮是衡量醬油鮮味和營養價值的重要指標,它的含量越高,說明醬油中的氨基酸越多,鮮味越濃郁,營養價值也越高。
一般來說,氨基酸態氮含量達到0.8g/100mL以上的醬油,就可以稱為特級醬油。
胖東來的自營醬油氨基酸態氮含量高達1.0g/100mL,這意味著它的鮮味和營養價值都遠超普通醬油。在烹飪時,只需少量就能達到提鮮的效果,既健康又經濟。
四、產品標準號:GB/T18186最好
醬油的產品標準號是判斷其生產工藝和品質的重要依據,目前,市場上常見的醬油標準號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執行標準是GB/T18186:這是釀造醬油的國家標準,采用傳統發酵工藝,品質較高,我們買醬油時要選擇國家執行標準。
第二種是SB/T10336:這是配制醬油的行業標準,所謂的行業標準其實就是企業自己制定的標準,很可能添加了化學添加劑,品質相對較低。
胖東來的自營醬油產品標準號為GB/T18186,說明它是一款純釀造醬油,采用傳統工藝發酵,品質有保障。
五、發酵工藝:高鹽稀態最佳
醬油的發酵工藝主要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高鹽稀態發酵:這是發酵工藝主要是采用高鹽度、低溫、長時間發酵,醬油風味濃郁,品質較高。
第二種是低鹽固態發酵:這是發酵工藝是采用低鹽度、高溫、短時間發酵,醬油風味較淡,品質相對較低。
高鹽稀態發酵的醬油口感更醇厚,香氣更濃郁,胖東來的自營醬油明確標注為“高鹽稀態發酵”,這也是它品質出眾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后麻煩大家點個贊支持一下,非常感謝!
如果你愛看美食,愛看餐飲故事,歡迎關注我們
與君共勉
嘗遍中國美食
游遍千山萬水
你點的每個贊,我都當成了喜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