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行業深陷價格戰與信任危機的2025年,沃爾沃高調推出的“消費透明承諾”被賦予了多重期待:它既是品牌對“安全”基因的延伸詮釋,亦是豪華車市場競爭轉向服務深水區的標志性動作。
然而,當這一承諾被置于不久前的“寶華韋健音響”事件的輿論陰影下,那么沃爾沃的“消費透明承諾”的推出可以說相當有必要,且是明智的舉措,值得肯定:成則為豪華品牌新分水嶺。
沃爾沃
消費透明承諾:用系統倒逼誠信?值得肯定
沃爾沃的“消費透明承諾”并非孤立事件。從2021年的“售后六大服務承諾”到2025年的服務升級,其核心邏輯是將“安全”從物理屬性擴展至消費全鏈條。
通過價格透明、產品溯源、流程可查等數字化手段(如APP電子工單、溯源碼查詢),沃爾沃試圖消解消費者在購車、維修中的信息焦慮,甚至提出“讓汽車消費像網購一樣透明”。
可以說,這一策略直擊行業痛點。要知道,在國內車市,此前部分品牌因配件來源模糊、售后加價等問題引發的糾紛,亦暴露了傳統服務模式的短板。
“寶華韋健”音響事件
甚至于,即使是對售后頗為重視的沃爾沃,也在今年2月份因為“寶華韋健音響”事件,引起了輿論的關注。
沃爾沃的解決措施是:通過技術手段強制透明化——例如,經銷商需將隨車產品100%錄入系統,客戶可實時核對;維修配件須標明原廠或副廠,價格全國統一。
車宇世界認為,沃爾沃這種“用系統倒逼誠信”的機制,理論上可大幅減少人為操作空間,從而提升用戶的體驗。
沃爾沃官方回應
“寶華韋健事件”的警示:透明消費要落實到執行
需要指出的是,沃爾沃“消費透明承諾”,確實是一項利好消費者的舉措,也將有利于提振沃爾沃品牌形象及銷量,不過理想與現實的鴻溝往往在于執行。要知道,2025年2月,已經如此重視售后的沃爾沃卻因為某車型“寶華韋健音響”配置爭議引發消費者投訴 。
部分車主發現,宣傳中的高端音響實際來源存疑,且售后解釋模糊。我認為,這一事件難以直接動搖品牌根基,但是為沃爾沃乃至行業敲響警鐘:如何透明承諾落實到執行層面,而不是僅停留在紙面,或許也頗為值得重視。
音響事件
好在我認為沃爾沃顯然意識到了這一問題。在此次承諾升級中,“殘值有保障”等服務明確將原廠保養記錄與二手車殘值掛鉤,試圖通過經濟利益綁定倒逼服務規范性。
此外,其投入超1億元的年度售后預算(較此前6000萬大幅增加)與數字化基建(如與京東合作的動態倉網、AI補貨系統),亦從資源層面為承諾落地提供支撐。
沃爾沃正發力
“透明化消費”承諾不錯,不過也可能面臨成本等考驗
對于沃爾沃而言,挑戰或許在于透明化服務,儼然是一場曠日持久的“高成本革命”。例如,“零件終身保”意味著品牌需承擔更長的質保周期;“免費取送車”無限次服務,則可能依賴龐大的線下運力網絡。
而當前市場環境下,部分豪華品牌仍將資源傾斜于短期促銷,鮮有企業愿為“看不見”的服務體驗持續輸血。
更為值得注意的是,透明化是否可能觸及經銷商利益。沃爾沃要求經銷商明確區分原廠與副廠件,并公開配件來源,這在部分依賴非原廠件盈利的渠道中是否可能引發抵觸。
沃爾沃
當然,品牌通過“新零售一口價”模式提高經銷商傭金,試圖平衡利益,但長期能否維持經銷商積極性,或許仍取決于沃爾沃產品競爭力與終端盈利能力的同步提升。
當然,車宇世界認為,沃爾沃作為深耕國內車市多年的豪華品牌,應該會有足夠應對這些“可能性”的舉措。
沃爾沃
本文結語:從“安全標桿”到“信任基建”
沃爾沃的透明化實驗,在一定意義上,或許是將“安全”從技術標簽升維為消費生態的底層邏輯。
其意義不止于應對單一事件,而是試圖在行業信任赤字時代,構建一套可復制的服務標準。
然而,這一愿景的實現可能要面臨一定的挑戰:技術系統的無縫銜接、執行層的高度自律,以及用戶感知的持續強化。
若沃爾沃能堅持“長期主義”,將每年超1億的投入轉化為用戶可查可驗的服務細節,其“透明承諾”或將成為豪華車市場的新分水嶺;
反之,若因成本壓力或執行偏差導致承諾縮水,則可能淪為“空中樓閣”,讓人惋惜。
在此,我們希望,借助“消費透明承諾”,沃爾沃能夠為豪華品牌汽車市場提供新鮮的活力和樹立新的標桿。
本文聲明:
本文為車宇世界運營部原創文章,總第11596期,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標注來源的數據及相關資料均為引用。車宇世界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