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要素就緒,大規模商業化迎關鍵轉折”。
文丨賽博汽車 ID:Cyber-car
作者丨葉秋 編輯 | 章漣漪
從去年11月上市至今,小馬智行終于迎來了上市后首次財報。
3月25日,小馬智行披露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2024年公司營收再創新高,達到75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44億元),較2023年的7190萬美元增長4.3%。這也是其連續三年實現同比上漲。
小馬智行過去三年營收情況
不過,由于研發費用等增長,小馬智行依然沒有盈利。凈虧損方面,小馬智行2024年為2.7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96億元),而2023年為1.253億美元;2024年非GAAP凈虧損為1.536億美元,而2023年為1.185億美元。
但對于盈利時間,小馬智行CEO彭軍充滿信心。
在隨后的財報電話會上,彭軍表示,預計全球無人出租車服務將很快實現大規模商業化。在他看來,技術、法規、大規模生產和部署都已經做好了準備。
小馬智行CTO樓天城也補充表示,公司自研的 “世界模型(PonyWorld)+ 虛擬司機(Virtual Driver)”是全無人駕駛規模部署的關鍵技術。“世界模型”每周可生成超100億英里的自動駕駛數據集,“虛擬司機”系統在世界模型中持續進化。截至目前,小馬智行Robotaxi安全記錄提高了 16 倍,并將保險價格降至人工駕駛出租車的約 50%。
未來,小馬智行的優先事項是擴大運營領域、車輛密度,以擴大收入并提高盈利能力。
Robotruck最掙錢,但Robotaxi最核心
小馬智行的業務線主要由3大塊構成,包括Robotaxi業務、Robotruck業務和授權及應用板塊。
截至目前,Robotruck業務依然是小馬智行最掙錢的業務,也是增長最快的業務。
小馬智行Robotruck業務開啟編隊自動駕駛無人化測試
2024年,小馬智行Robotruck業務營收微4040萬美元,較2023年的2500萬美元增長61.3%。增長主要是由于Robotruck車隊運營擴展到新的地區。
第二掙錢的業務是授權及應用,這一業務在2024年的收入為2730萬美元,較2023年的3920萬美元下降30.1%。下降原因主要由于受到項目收入確認時間影響。
Robotaxi則是最不賺錢的業務。2024年,小馬智行Robotaxi業務營收為730萬美元,較2023年的770萬美元下降5.3%。
據介紹,Robotaxi業務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盡管在中國一線城市付費Robotaxi服務拓展,使得乘客車費收入有所增長,但合作項目中提供自動駕駛汽車工程解決方案的服務費在減少,兩者抵消之下,業務收入微降。
盡管在收入占比中最小,但Robotaxi一直是小馬智行最核心業務。
彭軍表示,小馬智行堅持“Robotaxi業務優先、中國市場優先、一線城市優先”的業務戰略,2024年在中國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等一線城市擴大自動駕駛服務部署,構建運營能力,同時在全球市場尋求更多發展機會。
與此同時,2024年,小馬智行還在加快第七代Robotaxi方案和車型的研發。財報顯示,第七代車規級自動駕駛系統方案成本相較前代下降70%。
2025年,小馬智行正在加速布局Robotaxi。
一方面,將通過與豐田汽車、北汽新能源、廣汽埃安共同研發生產,推出三款第七代Robotaxi合作車型。
另一方面,繼續擴大付費出租車業務范圍。今年以來,小馬智行已經陸續在廣州、北京擴大了付費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并與擁有超29000臺出租車營運網絡的康福德高合作在廣州聯合啟動Robotaxi試點項目。
其中,今年2月,小馬智行正式開通廣州自動駕駛示范運營專線,用戶可搭乘自動駕駛車,從廣州市中心相應地點往返廣州白云機場和廣州南站;3月,又宣布正式開通北京南站至北京亦莊的自動駕駛接送服務。
小馬智行Robotaxi開進北京、廣州、深圳市區
這意味著,小馬智行實現了城市道路、高速路段、環路場景的一體化自動駕駛運營,下一步將是進一步擴大運營領域、車輛密度,以擴大收入并提高盈利能力。
至于為什么“中國優先、一線城市優先”。彭軍稱,中國有全球最大的網約車市場,按照訂單成員計算,約占全球40%左右,是美國市場的兩倍。其中,一線城市占據最大份額。
但這并不意味著小馬智行會放棄國外市場。實際上,它也一直在加速出海業務布局。去年第四季度,小馬智行陸續取得首爾自動駕駛測試許可,并與盧森堡領先的運輸公司Emile Weber Group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以推動盧森堡大公國的自動駕駛出行發展。
研發費用增長明顯,整體虧損進一步擴大
盡管收入增加,但小馬智行的虧損也在擴大。
2024 年營業虧損為2.855億美元,而2023年為1.432億美元。2024年非公認會計準則營業虧損為1.585億美元,而2023年為1.395億美元。
凈虧損方面,小馬智行2024年為2.75億美元,而2023年為1.253億美元;2024年非GAAP凈虧損為1.536億美元,而2023年為1.185億美元。
小馬智行2024年關鍵財務數據
這主要是由于研發等費用的提高。
小馬智行2024年營業費用為2.969億美元,較2023年的1.601億美元增長85.4%。2024年非GAAP營業費用為1.699億美元,較2023年的1.564億美元增長8.7%。
其中,研發費用依然占大頭。
2024年小馬智行研發費用為2.402億美元,較2023年的1.227億美元增長95.7%;非GAAP 研發費用為1.378億美元,較2023年的1.209億美元增長14.0%。
小馬智行方面稱,研發費用增長主要由于兩方面因素。一是與首次公開募股相關的績效條件授予員工的股份獎勵相關的股份薪酬費用;二是2024年第四季度加快研發投資,以支持其與主機廠合作伙伴合作開發第七代汽車。
基于此,毛利方面,2024年毛利為1140萬美元,較2023年的1690萬美元下降32.5%。
與此同時,毛利率也有所下降。2024年,小馬智行毛利率為15.2%,而2023年是23.5%。小馬智行指出,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024年與2023年相比,毛利率相對較低的服務對其收入的貢獻增加。
收入成本方面,小馬智行2024年總收入成本為6360萬美元,較2023年的5500萬美元增長 15.6%。在小馬智行看來,這符合收入趨勢和收入結構。
現金流方面,則相對穩定。截至2024年12月31日,小馬智行持有現金等價物及長短期理財投資總額為59.88億元(8.25億美元),同比增長39.4%。
四大關鍵要素就緒,小馬智行稱盈利可期
一直以來,自動駕駛公司處于帶盈利狀態是行業普遍問題。
此前另一家自動駕駛公司文遠知行也發布了財報顯示,2024年全年總營收為495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59億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10%;凈虧損3.448 億美元,同比擴大29.13%。
不過,小馬智行彭軍堅稱,公司Robotaxi業務將很快實現大規模商業化。這也將是其能否實現整體盈利的關鍵。
在他看了,這主要得益于四大關鍵要素的準備就緒。
首先是,具備了大規劃商業化的技術儲備。
在過去7年,每天24小時的運營過程中,小馬智行在所有天氣下都可以實現L4級別的自動駕駛能力。“我們的技術是由虛擬司機和世界模型賦予的。虛擬司機是一個全面的全棧系統,擁有軟件和硬件能力;PonyWorld則可以讓虛擬司機更安全、高效。”
小馬智行認為 “世界模型+ 虛擬司機”是無人駕駛規模部署關鍵技術
其次,是與各地方政府建立了牢固關系,為大規模商業化做好了政策準備。
自去年第四季度上市以來,小馬智行持續推進在中國的業務落地。 在北京、廣州、深圳等重點城市,旗下Robotaxi收費服務已擴至市區范圍和重點機場火車站,率先實現城市道路、高速路段、環路場景的一體化自動駕駛運營,也是首家取得四個一線城市全無人駕駛Robotaxi全類別監管許可的企業。
第三則是,與主機廠等合作,建立了大規模生產和運營Robotaxi的能力。
去年上半年, 小馬智行與豐田建立了合資公司。 從自動駕駛研發、生產、供應鏈、認證和測試,全方位推進自動駕駛技術的大規模商業化和落地應用。 此外,還又陸續官宣與北汽新能源、廣汽埃安合作造robotaxi車型,并盡快形成千臺規模的運營能力,共同推進L4級別的Robotaxi量產落地。
小馬智行與多家車企合作生產第七代車型
據介紹,新車型已經于2023年啟動研發,將于2025年推出,與第六代相比,得益于零部件成本的降低、車對規劃的擴大,第七代車型整體硬件成本將下降60~70%。并且,隨著規模的擴大,成本還有望進一步降低。
最后是通過擴大運營。早在2018年的時候小馬智行就上線了微信小程序,后來逐步開發了支付寶小程序、APP等。但這遠遠不夠,于是它又陸續牽手了高德出行、如祺出行、錦江出行等出行平臺,進一步擴大營運范圍。
“技術、法規、大規模生產和大規模運營,我們確實看到了大規模商業化的關鍵轉折”。彭軍如是說。
(首圖來源:小馬智行官網)
你“在看”我了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