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亞娜
京東七鮮正全速殺向即時零售新戰場,先是與前置倉業務融合,緊接著定下了大規模擴店計劃。
今年以來,京東七鮮在北京、天津加速開店,繼天津6月底前新增20家倉店后,京東七鮮確認了在北京擴店和倉的最新計劃。剁椒Spicy獲悉,據接近京東內部的人士透露,京東七鮮計劃到今年年底前,北京的店+倉總數預計突破100家,實現對北京區域的全覆蓋。對于上述消息,剁椒Spicy從京東七鮮處得到了確認。
這意味著,京東七鮮在即時零售賽道邁出了關鍵一步,創新的“1店+N倉”模式將提速復制。據業內人士透露,當前京東七鮮超市的“倉店”以600平米以上大倉為主,可容納6000+SKU,品類豐富,與京東七鮮門店的商品為一盤貨。
前些日子,京東七鮮超市與前置倉業務的融合,無疑是京東七鮮對內部資源利用率提升的有效手段。在外界看來,這一動作是京東七鮮在面向即時零售行業吹響了新的號角,預示著將正面迎戰美團、盒馬、叮咚買菜們。
近日,剁椒Spicy線下走訪一家位于北京通州的京東七鮮超市門店,無論是從動線設計還是貨架陳列,都讓消費者非常的方便,比如,在生鮮產品區的貼心標語,以及白底綠字標有七鮮自營的產品,網紅單品七鮮酵素洗衣液被放置在顯眼貨架位置,旁邊是七鮮自營紙巾等生活用品。在飲料區,同樣可以看到網紅飲品小青檸果汁等……
坐擁萬億級市場規模天花板,即時零售賽道正在迸發出極大吸引力,引來各路玩家持續加碼。可以想象到的是, 在京東七鮮的快步入局下,即時零售賽道的新一輪價值之戰,將一觸即發。
縱觀此次兩大業務的融合,早有端倪。
追溯到2023年7月,京東“創新零售部”成立之際,彼時京東七鮮、前置倉等業務在被納入該部門后,內部就已經開啟了一輪圍繞店倉協同、商品、和前置倉模式布局的系統性整合。
事實上,二者的融合早在10月就已經達成,完成融合后京東七鮮開始全力加速對“1店+N倉”即時零售新模式的布局。
去年下半年開始,京東七鮮的動作頻頻,先后打出了擊穿價、核心市場加密“倉店”擴張、下調運費門檻、PLUS會員免郵到家等組合拳。
顯然,京東七鮮新布局的策略是,將線下門店作為銷售和用戶體驗中心以及品牌觸達消費者的支點,以覆蓋范圍更廣、配送效率更高,建設成本更低更快的前置倉為主要網絡,以達成在服務效率和消費者體驗端的同步提升。
京東七鮮內部人士對剁椒Spicy表示,融合后京東七鮮的定位依然是即時零售,為消費者提供“又好又快又便宜”的購物體驗。在剁椒Spicy看來,“好”和“便宜”指向了京東七鮮超市的商品力,是對供應鏈能力的一大考驗,而“快”則是對其物流履約能力的挑戰,寄托在時效性配送服務中。
之所以加速布局,一方面表明了京東七鮮對“1店+N倉”新業務形態的信心之堅定。
回望京東七鮮的發展歷程,從生鮮超市起家的京東七鮮,逐步經歷了線上線下一體融合,再到最近的“1店+N倉”戰略,標記了整個生鮮、前置倉和即時零售行業的重要發展節點。
2018年1月,首家京東生鮮超市七鮮7Fresh亦莊大族廣場店正式開業,拉開了京東新零售業務的帷幕;年底京東生鮮正式與7Fresh合并,成為京東生鮮在線上線下一體化融合戰略下的重要業務表現。并與盒馬鮮生(阿里旗下)、蘇鮮生(蘇寧旗下)、小象生鮮(美團旗下)并稱為“新零售四少”。
2023年新任CEO許冉上任后,京東成立創新零售部由閆小兵帶隊,為京東七鮮在即時零售賽道的發力摁下了快速鍵。眼下,“店+倉”正是即時零售新趨勢。
縱觀當前即時零售戰場,山姆已經在全國29座城市開出了500多個前置倉,盒馬的門店數量已經達到了430家,覆蓋了50個城市;而美團小象超市的前置倉也已經鋪設到700個,覆蓋了17個城市;叮咚買菜的前置倉也已覆蓋了25個城市,達到近千個。
相較之下,京東七鮮的店鋪和前置倉數量都相對較少,覆蓋全國近10個城市。當前京東七鮮超市在全國的門店達到了近70家,集中分布在京津冀和大灣區的廣州、深圳,以及上海地區。
不過今年以來,京東七鮮一改低調路線,開始發力擴張,但不同于盒馬、山姆等下沉市場規模化擴倉店策略,京東七鮮卻另辟蹊徑,以“1店+N倉“模式在北京、天津等區域進行發力。
據了解,京東七鮮的最新目標是預計到今年年底,北京的店+倉數量超過100家,實現對北京區域的全覆蓋。在2025年6月底前,在天津落地20家“倉店”,天津市場是其在京津冀市場中門店第二多的城市。
為何在同行加速爭奪下沉市場份額之際,京東七鮮反而背道而馳盯上了高線城市?似乎并不難理解,高線城市消費群體對新鮮事物接受度普遍偏高,況且北京、天津本身就是京東七鮮的大本營所在地,更利于京東七鮮的快速積累優質客戶和品牌認知度。不過隨著競爭白熱化,下沉市場在未來也將是其繞不開的課題。
即時零售行業正在邁入快車道,市場已經初步完成了從解決應急購買需求到日常化高頻次消費需求的轉變。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即時零售開放平臺模式研究白皮書》預測,未來幾年,即時零售復合增長率將會繼續保持高位,預計到2026年相關市場規模將達1.2萬億元左右。
萬億級市場規模的想象空間,吸引越來越多新零售玩家躋身其中。
當前即時零售這場戰役中,大致分為兩類玩家,一類是生鮮電商為主的前置倉模式,代表有美團小象超市(原美團買菜)、叮咚買菜、樸樸超市等生鮮電商玩家,該模式下以800平米以上大倉和300-400平米的小倉組合方式覆蓋市場,提供快速到家服務;另一類是基于線上線下融合的倉+店一體化模式,代表有京東七鮮、山姆、盒馬等。
最新的趨勢觀察是,這兩類玩家正在加速融合,并入“前置倉+門店”的倉店網一體化新型業態,也是京東七鮮創新推行的“1店+N倉”模式。圍繞一個門店建設多個衛星倉,門店既可以服務周邊三公里訂單的配送,又可以滿足用戶逛店體驗并強化品質心智,衛星倉則用來滿足消費者的隨機性消費需求,“店+倉”模式既實現區域全覆蓋,又實現消費場景全覆蓋。
即時零售作為新型零售業態,一個典型的消費鏈路是,消費者在平臺、門店完成下單,在規定時間內由平臺、門店完成即時配送。這一鏈路下,消費者即時需求、本地零售供給、即時物流履約,分別對應是傳統零售業態中體驗、規模和效率構成的不可能三角。
在上一輪生鮮電商的前置倉大戰中,各玩家已經直面過“不可能三角”的考驗。如何在維持高增長的同時,有效控制履約成本,伴隨著獲客成本的上升、單倉密度觸頂,盈利空間必然會被壓縮。
在門店+前置倉模式融合下,這一難題找到了最優解決模型。以京東七鮮為例,2024年10月完成全面融合后,京東App首頁的“京東買菜”入口更名為“京東七鮮”,標志著品牌與業務線的統一,正式形成“1店+N倉”的協同體系。京東七鮮這么做的核心策略,是將門店作為銷售與體驗中心,以及品牌觸點,然后將覆蓋范圍更廣且配送效率更高、建設成本低且更快的前置倉作為主要履約網絡,實現商品品質標準化與配送效率的同步提升,也就是“又快又好”。
這一模式山姆也在推進。當下,山姆的“極速達”服務已經成為山姆會員店的業績重要來源,營收占比貢獻已接近50%。山姆的“極速達”服務依托于山姆門店的前置倉網絡,選址通常以城市核心區域為主,旨在有效覆蓋核心區域周邊3-5公里的會員,但配送速度相對慢一些,大概在1-2個小時,會員訂單中即時配送占比超40%,SKU精簡至4000個。在沃爾瑪2025財年三季度業績電話會上,山姆超市母公司沃爾瑪全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董明倫也提到了對這一業態的認可,目前沃爾瑪中國約有一半的銷售額來自數字渠道,這一業績貢獻在一定程度上歸功于超過350個山姆店分銷點網絡(前置倉)。
山姆聚焦于中產家庭群體采購,前置倉更側重服務自己的會員,位置多在郊區,但優勢在于比起生鮮電商平臺來說,整體客單價要更高。京東七鮮則更多選擇靠近社區和購物中心的場景,優勢在于物流和技術優勢以及在本土供應鏈側的積累,而為了拉動復購率、進一步提升利潤空間,京東七鮮也在發力自有品牌的開發。
據悉,盒馬從今年開始也在探索“1店+N倉”的新零售店型。該模式下,盒馬鮮生線下門店將作為消費者體驗和商品展示的核心場景,圍繞門店布局多個前置倉,主要承擔倉儲和配送功能。報道稱,這一新店型計劃率先在天津和唐山落地。
隨著盒馬鮮生為代表的玩家入局,即時零售賽道將卷入新的浪潮。
回歸即時零售的本質,除了“更快”之外,“更好更便宜”才是零售之本。
此前,京東七鮮推出了“擊穿價”,以低于競對約10%的商品售價迅速打出了聲量。在去年上海薈聚開店時,低至17.9元/斤的榴蓮,直接將該京東七鮮超市客流拉到高值,連續兩周客流持續破萬。
京東七鮮采購團隊向剁椒Spicy解釋稱,京東七鮮的“擊穿價”不是補貼,而是源于對供應鏈拓展的持續優化,包括打造了產地直采、海捕直達、酒廠直供等模式,核心在于通過與源頭直接合作,減少中間環節,降低成本,同時確保商品品質。也就是說,京東七鮮的低價是從供應鏈各個環節中擠出來的利潤,以低價形式讓渡給了消費者。
剁椒Spicy在京東七鮮APP查看,京東七鮮超市中標有“擊穿價”的熱銷產品價格確實頗有吸引力,比如,一盒的無抗大碼鮮雞蛋僅售19.9元、一組的卡士0添加原味風味發酵乳只要7.9元。這些商品也因為顯著的性價比優勢,而成為爆款商品。
一個觀察是,在京東擊穿價產品列表中,不少是來自京東七鮮自營產品,如售價19.9元,已售8萬+的七鮮A2β-酪蛋白4.0鮮牛奶240g*4,售價4.9元,已售1萬+的七鮮茉莉花茶900ml;首家49.5元,已售5萬+的七鮮五常大米5kg……
主打“高質價比”優勢的自有品牌開發,也是京東七鮮在“更好更便宜”上的發力點,通過打造自有品牌商品,成本結構進一步得到優化,增強了價格競爭力。當前,京東七鮮的自有品牌商品,覆蓋健康乳品、酒水飲料、休閑零食、糧油干貨、日用品等品類,從銷售數據來看,自有品牌產品已經初步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
近兩年來線下新零售業態普遍都把胖東來當作導師,從門店整改到產品結構上形成對標,京東七鮮對于門店的設計也有些較高的標準,線下門店作為重要流量入口,如今肩負著吸引客流的重任。無論是在線下門店動線的改造還是商品陳列上,都可以看出京東七鮮苦下了一番功夫,這也意味著,在價格力之外,京東七鮮正在努力向更多優秀的零售商超業態學習并融合。
總的看來,在競爭激烈的即時零售戰場,從擊穿價到加速布局“店倉”,京東七鮮正在掀起一場新的行業變革,我們期待看到行業玩家們能夠攜手并進,在變革中攜手推動即時零售行業加速迭代。
1分鐘速讀本文
京東旗下超市品牌七鮮最近動作頻繁,主打"1個門店+多個倉庫"新模式。簡單來說就是:
- 門店當體驗店:消費者可以到店選購,感受商品質量,同時作為區域配送中心。
- 倉庫當配送站:在周邊3公里內建多個小型倉庫(前置倉),最快30分鐘送貨上門。
北京成主戰場:年底前要開滿100家店和倉庫,覆蓋所有城區。天津等地也在加速布局,計劃2025年6月前新增20個點。
為啥這么拼?
- 盯上萬億級即時零售市場(預計2026年達1.2萬億),和美團買菜、盒馬、山姆等對手搶蛋糕。
- 用京東的物流優勢+源頭直采降低成本,號稱商品價格比同行低10%(比如榴蓮17.9元/斤、鮮奶4盒13.9元)。
- 主攻高線城市:北京這類城市消費力強,更容易快速積累口碑。
同行都在卷:
- 山姆有500多個前置倉,盒馬430家店覆蓋50城
- 美團買菜有700個倉庫,叮咚買菜近千個
京東七鮮目前全國僅70家店,這次擴張是要補足規模短板。
未來看點:
- 低價能否持續?靠的是減少中間商、產地直供的供應鏈能力。
- "店+倉"模式是否能兼顧成本與效率?既要快速送貨,又要控制倉庫運營開支。
- 高線城市飽和后,會不會向三四線城市下沉?
這場零售大戰,消費者可能成為最大贏家——更快更便宜的生鮮日用品正在路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