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光明網報道,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在聯合國同歐盟合作問題安理會公開會上發言說,中方始終認為,歐盟是多極世界中的重要一極。中方高度重視發展同歐盟的關系,支持歐洲一體化和歐盟戰略自主。中方對歐盟抱有信心,希望歐盟成為中國可以信任的合作伙伴。中方愿與歐盟及其成員一道,深化在聯合國等多邊領域的合作,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共同為維護世界和平、穩定與繁榮作出貢獻。
近日,歐盟罕見發布《歐洲防務白皮書》:提出加強防務愿景,強調援烏是當務之急。雖然曾經有過一些一次性或長期購買武器的項目,但此前防務不屬于歐盟權限。法新社認為,在歐盟各國意識到華盛頓可能不再支持他們時,布魯塞爾的提議是增強歐洲軍事實力計劃的一部分。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近日表示,“若歐洲想避免沖突,就必須做好沖突準備。到2030年,歐洲必須擁有強大的防務姿態”。
過去,歐洲靠美歐同盟關系,過得很滋潤,有美國的軍事保護,歐盟不需要付出額外的國防開支,只是一場俄烏沖突,撤走了歐盟的遮羞布。拜登政府還在時,美歐在俄烏問題上還能團結一致,特朗普再次上臺之后,一邊急著要收歐盟的“保護費”,一邊推動俄烏停火,這些都讓歐洲國家的安全焦慮集中爆發。于是才有了馮德萊恩這番“重新武裝歐洲”的計劃。
俄烏沖突(資料圖)
30天停火計劃是當下俄烏沖突熱議的話題,表面上看,澤連斯基同意停火30天,實際上,俄羅斯直截了當的表示,這是給澤連斯基喘息的機會。結合澤連斯基主動撤出庫爾斯克,或許烏克蘭的真正意圖就是,休養生息,保住烏克蘭的有生力量,依舊有卷土重來的機會。況且,澤連斯基的背后還有著歐洲國家,即使特朗普不愿意再繼續援助烏克蘭。如果澤連斯基并不真正死心,這一個月時間就是烏克蘭最好的時機。
澤連斯基(資料圖)
現在俄羅斯的停火條件主要是:暫停對烏克蘭的所有軍事援助以及情報共享;保證烏克蘭不會加入北約并永久中立;烏東四區公投并歸俄羅斯管轄;烏克蘭重新舉行總統選舉。而基輔對全面停火的談判有3條紅線,分別是:不接受俄羅斯占領烏克蘭領土主權;不同意保持中立;不同意減少武裝部隊的規模。所以說,如果雙方都不松口,那么全面停戰根本不可能達成,就目前來看,如果特朗普想要促成全面停戰,就必須“賣掉烏克蘭”。
俄烏戰場(資料圖)
俄烏沖突拖了這么久,對歐洲的安全環境影響極大。但歐洲欲組建“烏克蘭維和部隊”的計劃,也面臨諸多挑戰。法國總統馬克龍曾經提出過一個“烏克蘭維和部隊”的計劃,其中包括停火期和派遣國際部隊。但受限于內部意見分歧、外部壓力以及能力限制,這個提議一直沒有實質性進展。實際上,歐洲一直想通過組建聯合軍事力量,來加強共同防務合作。
當然,還有歐洲內部問題,德國質疑“無美國支持的歐洲行動”可行性,東歐國家則擔憂激化與俄矛盾,再加上維和部隊的規模、費用及責任劃分尚未明確,歐盟內部對“誰出錢、誰出兵”爭論不休。因此,這個計劃目前更多還是停留在“政治姿態”層面。至于局勢的后續走向,目前來看可以分兩種路徑:從樂觀角度出發,局部停火順利實施,吉達會談就監督機制、實控線劃分等達成技術共識,美俄歐逐步形成“利益交換”框架,如以解除對俄制裁換取全面停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