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認為,中國酒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期,需以技術和創新驅動生產,以數字化生態重構渠道,以文化共鳴激活消費,方能實現從規模擴張到價值創造的跨越······
3月27日上午,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在瀘州盛大開幕。
據悉,本屆酒博會設置了6大展館,邀請了包括塞爾維亞在內的近50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800家知名企業參展,涉及酒類全產業鏈,包括酒類包材、智能釀造、系統研發、智慧管理等,展覽總面積超8萬平方米。
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批準舉辦的國際酒類專業展覽會,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把產業端和市場端、產業鏈和供應鏈、國內和國際整合到一起,特別突出消費導向,體現出產業化、市場化、社會化、國際化、數字化五大特點,不僅多元酒業生態展示的璀璨舞臺,更是一場匯聚全球酒業思想交流的年度盛宴,在當下產業變革期和“十四五”收官之年的背景下,其深遠意義更加凸顯。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以《美酒大千 香漫人間》為主題發表致辭。他表示,從“舉杯中國”到“品味世界”,酒博會與各界賓朋一路同行,成長為世界美酒的“會客廳”,產業創新的“試驗田”,早已超越商貿之域,成為文化互鑒、產業共融、民心相通的世界級平臺。酒業之興,貴在技藝之精,更在文化之魂;中國酒業,正在變革中破浪前行,書寫著“強產區、活文化、揚品牌、拓市場、重消費”的時代答卷。
開幕式上,中國酒業協會副秘書長劉振國發布了《中國酒業高質量發展研究報告》,對當下白酒行業特點、趨勢等作了分析,并提出六大建議助力企業轉型與升級。
當前市場特征:存量競爭,市場強分化
《報告》認為,2024年是中國酒業的深度調整年,酒類市場消化能力不足,營銷資金效果減弱,渠道庫存高企,動銷頻次下降,產業在快速發展過程中積累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逐漸顯現。
盡管2024年酒業整體形勢嚴峻,但公開數據顯示,1-10月,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在生產、銷售和消費方面的數據依然好于其他產業。從進出口對比來看,我國飲料酒消費總量保持在千萬千升。從商品供給角度分析,國產酒約占消費量的98%,進口酒約占2%;銷售額方面,國產酒約占97%,進口酒約占3%。
從市場結構看,啤酒和白酒在消費量上占總量的93%左右,而葡萄酒、黃酒、露酒及其他酒(包括進口烈酒)占比約為7%;從營收分布來看,白酒占69.9%,啤酒占20.4%,葡萄酒、黃酒及其他酒合計占10%;從盈利能力看,各品類差異更加明顯,白酒和啤酒占據行業總利潤的98.7%,其余品類僅占1.3%左右。
在生產端,行業分化加劇,增速和效率明顯下滑,虧損面擴大,業績呈現強分化趨勢。20家白酒上市公司平均銷售增速為10%,利潤增速為10.7%,而同期行業平均水平約為3.2%和-5.4%。品類競爭持續加劇,產能過剩的隱憂再度顯現。
大宗商品糧食市場交易監測數據顯示,2024年下半年以來,高粱市場呈現供需兩弱的態勢,紅纓子糯高粱因貴州銷區采購需求減少,市場購銷較為清淡。流通端高庫存問題突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20家白酒上市公司存貨總額達1363.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2019年至2023年,中國白酒存貨規模從935億元增加至1560億元。
此外,渠道壓貨疊加動銷放緩,導致流通企業庫存壓力嚴重,渠道端起步艱難,線上線下博弈加劇。
白酒行業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報告》指出,當前,中國酒業面臨的挑戰:
雙理性時代的挑戰。表現在“價格理性”和“消費理性”的“雙理性時代”。
產能過剩的挑戰。優勝劣汰是亙古不變的市場規律,要正確認識市場的“卷”,倡導良性競爭,避免惡性內卷。
名酒業績持續的挑戰。名酒產區和龍頭企業的業績增長增速放緩,甚至負增長,這是大概率時間,也是正常的產業規律。
白酒年輕化的挑戰。酒類企業要走進年輕人的消費圈子,目前僅靠跨界、低度等措施是不夠的,要滿足年輕人“悅己”的消費動機。
生態環境承載的挑戰??沙掷m發展壓力加大。
2025年行業發展趨勢
分化加劇,產業結構在調整。作為核心產區,產業結構大中小合理布局,以酒莊、酒坊提升文化體驗,提升酒旅融合、產城融合發展,產業價值增長。
品質化升級,消費者需求從“量”向“質”轉變。隨著消費者需求的變化,酒類企業不能再僅僅依賴于傳統的營銷模式和生產方式,而是要注重產品的研發創新、品牌建設等。
文化興酒,注重活化表達。“向文而生,以文興酒”,構建產區文化、品質文化。
科創+文創,產區價值的創新表達。科創+文創將催生酒業的創新模式,將不斷地提升產品的科技、時尚、個性和文化內涵的創新表達。
數字化的轉型,線上線下融合互補。線上酒類消費的占比例將首次突破20%,傳統渠道和互聯網渠道互補,將成為未來酒類發展的主流趨勢。
國際化提速,迎接中國白酒出海2.0的時代。《白酒質量通則》《中國白酒國際化標準》的推動以及《白酒文化國際化推廣雙語手冊》的發布等,中國白酒的出海步伐將進一步加快。從產品出口到原酒本地化調配罐裝,以及釀造的本地化推進,生產和消費的國際化,中國白酒出海將迎來真正意義的2.0時代。
六大建議助力企業轉型與升級
2025年企業如何適應變化,贏得高質量發展?《報告》提出了六大建議。
一、主動降低增長預期,主動調節增長速度。高速增長是產業自信,但同時也會積累許多矛盾,產業應調整發展策略和節奏,適應形勢,增收換擋,主動降低酒業增長的預期,力爭化解矛盾,幫助企業秩序化的發展。
二、統籌產區發展質量,促進經濟動態平衡。中國白酒以香型劃分的時代已經結束,個性化的產區表達、酒莊表達、風味表達、健康和文化表達時代正在到來,產區應該統籌前進,減少產業鏈價值的外溢,促進經濟動態平衡。
三、以長周期的視野構建良性的產業生態。長期主義是中國白酒過去現在乃至未來的發展規律,產業鏈各方應當正視當今消費不足的現實狀況,齊心協力促進消費增長,減少庫存壓力,穩定市場信心,保障共生共贏,共同構建一個穩健發展的產業生態環境。
四、優化產業布局,避免全產品線。突出品質表達,避免“大而全”全品類全產品線的品牌結構,往往多就是少。
五、統籌渠道布局,打通線上線下的傳統邊界。線上線下渠道的靈活布局是酒類流通的必然選擇。
六、把握新技術、新場景,拓展消費增量。企業需要前瞻性地在產品、渠道、消費端進行數字化轉型升級。
《報告》認為,中國酒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期,需以技術和創新驅動生產,以數字化生態重構渠道,以文化共鳴激活消費,方能實現從規模擴張到價值創造的跨越。未來10年,中國酒企需在堅守品質的同時擁抱變革,方能在全球酒業格局中占據重要地位。
編輯:閆秀梅
校對:馬越
監制:王玉秋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