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華能董事長、黨組書記溫樞剛在《中國網信》雜志發表了題為《堅定實施數智華能戰略 推動能源電力行業轉型升級》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中國華能在數智化轉型方面實踐成效顯著,目前已開發出國內自主可控程度最高、接入數據點最多、應用場景最全的新能源智慧運維平臺,已接入近1億千瓦新能源裝機,為10家央企提供運維服務,接入機組故障率降低15%,故障損失電量減少24%。
溫樞剛表示,華能作為全球裝機容量第二大的發電集團、國內最大的民生供熱企業,把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作為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重要抓手和有力支撐。華能正處于綠色低碳轉型的關鍵時期,必須更加堅定實施數智華能戰略,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華能在發電行業率先建成數字化支撐體系。研制出我國首套安全可控、智能可信的“睿渥”工控系統,實現百萬千瓦級火電及風光水氫儲自主可控技術品牌全覆蓋。流域大壩智能在線監控平臺實現大壩安全狀態“一網管控”和信息“全域協同”的精準監控。首臺(套)全國產數字化汽輪機監視儀表系統入選國務院國資委發布的“國有企業數字技術成果”。華能AIdustry平臺成為通過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綜合測評的15家工業互聯網平臺之一。依托華能藍盾態勢感知平臺,率先建成發電行業基礎設施網絡安全體系。
華能千萬千瓦級“繁星”監控平臺為實現分布式光伏“可觀、可測、可調、可控”奠定了基礎;華能瀾滄江新型優化調控決策支持系統集中調控11座梯級電站水庫調度,水能利用率提高5%。華能還打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電項目管理系統,推動實現核電數字化建造、智慧化運營。
華能以數智技術有力融入電力市場化改革,開發出“1+6+N”智慧電廠技術體系,建成我國首個電網直接調度、參與實時響應調節的虛擬電廠。建成發電側省級和省間電力現貨交易輔助決策系統。
華能以數智技術支撐煤炭產業綠色化智能化發展,研發了世界首套取消駕駛室無人純電動礦卡,建成3處國家級智能化示范礦井和5處省級智能化煤礦,新投產煤礦采煤工作全部實現綠色化智能化開采。建成統一安全生產管理平臺,全面覆蓋所有火電企業,實現運行、檢修、安全、技術監督、供熱等業務規范化三級管控。
未來,華能將走在前、做表率,加快數智華能戰略落地。努力創造更多“殺手锏”技術和重大創新成果,抓好科技成果轉化,練就長治久安“硬本領”。
加大力度開發風光水火核儲多能互補、源網荷儲一體化集成管控技術。順應電力市場變化,以建設“燈塔工廠”為目標,完善并大力推廣智慧電廠建設。
緊跟時代步伐,促進人工智能在運行控制、運維巡檢、故障預警與診斷、新能源功率預測、電力現貨交易等場景中發揮更大作用。
持續豐富“華能睿智”品牌矩陣,做優做強做大數智產業。推動數智生態建設,帶動行業轉型升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