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段關系里,尤其是曖昧不清,兩個人關系定位模糊的階段,人就容易陷入焦慮和患得患失的情緒內耗里。
總在糾結焦慮什么事?
“要不要給對方發消息?發出去對方不回復怎么辦?可不發消息,我又很想TA”
“要不要約對方吃飯?”
“要不要表白呢?”
“我要不要主動呢?”
“他那么久不回復我消息,在忙什么呢?是不是和別的異性在一起呢?”
其實不僅男女關系,在職場、社交中,你總處于被動,你總是在做選擇,你總是搖擺不定,所以你才焦慮內耗。
別人借你錢,超出了約定的時間還沒有還錢;
此刻你的正確做法,是去問對方要錢,而不是糾結“我要不要開口要錢?萬一他生氣了怎么辦呢?”
借錢的是他,怎么討債好像成了一種罪過呢?
一直在焦慮,一直在做選擇,一直在糾結要不要中,這才是一個人在關系里被動,不占優勢,總被對方的節奏影響的根本原因。
-01
學會主動,是你打通關系的“有效工具”
如果你是一個銷售,你會如何跟客戶打通關系?
你會如何跟顧客介紹你的商品?
最好的做法,就是主動給對方介紹有關商品的一切,包括價格,商品的優勢和細節;
最重要的是,與對方的“貼合度”。
你只需要展現,只需要主動告知這一切就夠了。
你說得具體,你主動表達了你想要告知的信息,接下來是否選擇,如何選擇,那就是對方的事情了。
你回到男女關系里也是如此。
你想和對方聊天,你想念對方,你想和對方見面又或者你想找對方幫你什么忙;
你只需要去做,只需要去主動。
你主動了,主動權在你這里,這是先手優勢。
對方如何想?對方會不會回復你消息?對方是否喜歡你?
這些都不重要啊。
重要的是,你的目的達到了,你想表達的感情、話語,都說出去了。
相信我,當你愿意一股腦兒把你所想,所說全都給對方發出去,然后你就關機睡覺。
等你睡醒了,再看手機,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主動,是工具,是跟一切人,一切事,一切機會交手的有效工具。
主動進攻,有時才是最好的防御;
一味地等待對方先出招,等對方如何回應你,這才會讓你陷入痛苦之中。
-02
降低期待,是你應對一切結果的“內功心法”
在感情里有兩種人。
第一種人:即使主動了,還會陷入更多焦慮
主動給喜歡的人發消息,然后就守在手機面前,一遍遍刷新聊天對話框,等待對方回消息。
在等待的過程中,情緒是反復的,精神是緊繃的。
這樣的主動,是無效的。
就像武俠小說里,就算你拿到了“倚天劍屠龍刀”,你也得有相對應的內功心法,武功秘籍對不對?
如果你空有神兵利器,卻沒有駕馭的能力,那就變成了一種負擔,甚至是一種罪過。
你聯想到一些公司里。
你還年輕,你在公司兢兢業業,你能力出眾執行力強,你是高級牛馬;
但是,老板卻并沒有給你能力匹配的收入。
你不提漲薪,難道還指望老板大發善心,主動給你漲薪嗎?
他不漲薪,你就跳槽,既然你有能力,你只需要抓住主動權;
這個時候,就是老板選擇要不要給你漲薪。
怎么算,你都是不虧的。
忽然想到有次跟愛人去旅游。
開車幾個小時到達目的地,盡管已經提前做好了美食攻略,可下了高速口還是為“先去吃哪家”反復糾結了半小時。
主動準備了,但卻陷入了主動后的焦慮;
其實無論怎么選,選擇哪一家,既然這些必吃的店鋪都在目標范圍內,又何必管誰先誰后呢?
導航到誰家,就先去吃誰家好了。
第二種人:主動之后,就回到自己的節奏里
該吃啥吃啥,該做啥做啥,該忙工作就忙工作,該跟朋友吃飯喝酒打游戲那就繼續。
不會過度為已經發生的,已經做過的事情反復糾結。
當你降低了期待,你會發現一切事情,一切關系都變得簡單起來;
喜歡就去爭取,愛就表達出來,想念就去見面。
簡單點,才是最不簡單的;
主動點,才是最有優勢的,是最好的工具;
降低期待,靜待花開或花落,這些都是不留遺憾的最強心法。
人世間最痛苦的事情之一,大概就是“一邊期待,一邊糾結”了吧。
話題:
在關系里,你是主動的人嗎?
作者何所歡:
專注兩性情感,婚姻家庭,性格成長,社交關系等分析,關注我,為你帶來更多知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