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高山地區夏秋蘿卜高效栽培技術
基金項目:廣西科技重大專項(桂科 AA22068089 );國家現代農 業 產 業 技 術 體 系 廣 西 蔬 菜 創 新 團 隊 項 目( nycytxgxcxtd-2023-10-02 );廣西農業科學院基本科研業務專項(桂農科 2021YT102 )
黎炎等
廣西蘿卜年種植面積 7.103 萬 hm 2 , 是廣西播種面積超 6.67 萬 hm 2 的 5 個蔬菜作物之一,面積僅次于大白菜和辣椒,是廣西第三大蔬菜作物;產量約 319.65 萬 t ,產值超 60.73 億元,是廣西蔬菜主導產業中頗具競爭力的優勢產業之一。 但廣西蘿卜以秋冬、 冬春季節栽培為主, 蘿卜產品集中栽培、上市,價格低,效益差。
廣西典型的高山地區包括桂林資源、 龍勝、全州、興安,百色樂業、凌云等縣區,夏季涼爽,晝夜溫差大,病蟲害少,非常適合進行夏秋蘿卜生產,所產的蘿卜色澤好,脆嫩清甜,品質優。 但廣西高山地區夏秋蘿卜栽培中,生長前期溫度常高于 25℃ ,生長后期常低于 10℃ , 滿足蘿卜抽薹開花的長日照和溫度條件,極易發生未熟先抽薹現象,且目前以資源縣為主的高山地區夏秋蘿卜生產水平仍較落后, 主要采取粗放的傳統栽培技術, 部分農戶不采取任何技術措施,影響了蘿卜的產量和品質。 因此,廣西科技重大專項開展了廣西地方標準“高山夏秋蘿卜生產技術規程”研究工作,制定了適合廣西高山地區的夏秋蘿卜高產優質栽培技術,包括選擇優良品種、整地施肥、加強田間管理、科學防控病蟲害、適時采收等,生育期 45~70 天,避開了廣西秋冬、冬春季節蘿卜集中上市時間,生產的蘿卜具有脆嫩清甜、美味可口等獨特口感, 產品通過粵桂合作項目引進的公司遠銷廣東、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及周邊地區,實現了廣西高山地區夏秋蘿卜高效栽培,現將該技術總結如下。
1 產地環境
選擇廣西海拔 600 m 以上,坡度 ≤15° ,生態環境好的區域,要求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土壤 pH值 5.5~7.0 , 并盡量避免與十字花科作物連作的砂壤土田塊,同時避免與早熟結球大白菜和其他十字花科蔬菜鄰作。
2 品種選擇
根據市場需求、消費習慣和氣候環境,選擇抗抽薹、不易糠心、優質豐產、商品性好、生育期 45~70 天的早中熟品種,如桂白 1 號、萬蘿 2 號、浙蘿60 白龍美、馬齒白、短葉十三等。
3 整地和施基肥
施肥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 為保證肥效,防止蘿卜缺硼引起黑皮和黑心, 每 667 m 2 施用腐熟農家肥 2 000 kg 或商品有機肥 400~500 kg 、 復合肥( 15-15-15 ) 40~50 kg , 以及含硼 11% 的硼砂 1 kg ,或增施生石灰調酸補鈣。 播種前 20 天翻耕土壤,深度在 30 cm 以上,耙勻肥土,整平后作畦。 按畦面寬100 cm 、畦高 20~30 cm 、溝寬 30~35 cm 起畦。
4 播種
4.1 播種時間
4 月中旬至 9 月上旬均可播種。 其中, 海拔600~1 200 m 區域于 4 月中旬至 8 月上旬播種最佳;海拔 1 200 m 以上區域于 4 下旬至 7 月中旬播種最佳。 可根據市場需求分期分批播種。
4.2 種子質量要求及用種量
為確保蘿卜苗齊、苗全、苗壯,種子質量要求純度 ≥96% 、凈度 ≥98% 、發芽率 ≥85% 、水分 ≤8% 。每 667 m 2 用種量, 經包衣處理的種子 100~150 g ;未經包衣處理的種子 250~300 g 。
4.3 種子處理
包衣處理的種子直接播種,無需處理。 未經包衣處理的種子, 應在播前晾曬 1~2 天, 然后放入55~60℃ 水中浸泡 15~20 min ,撈出晾干后播種。
4.4 播種方式和密度
按行距 30~35 cm 、株距 20~25 cm 開穴,每穴點播1~2 粒,每 667 m 2 播種 8 000 穴左右,播后覆土 1 cm 。
5 田間管理
5.1 間苗定苗
幼苗出土后生長十分迅速,需及時間苗定苗。 一般在 2~3 片真葉時間苗, 疏去過密苗; 5~6 片真葉時定苗,疏去劣苗、病苗、異品種苗,每穴留 1 株壯苗。
5.2 中耕除草
夏秋蘿卜幼苗期正值高溫多雨季節,易孳生雜草。 定苗至封行前,應及時中耕除草,在行間淺鋤,疏松表土,培土護根,除去雜草,以增強土壤通透性,促進幼苗根系生長。
5.3 肥水管理
播種后至出苗前,保持土壤濕潤,小水勤澆,使土壤濕度維持在田間最大持水量的 80% 左右。 出苗后適度蹲苗,土壤含水量維持在 60% 左右;肉質根膨大期,土壤濕度維持在 70%~80% 為宜。
在施足基肥的情況下,生育期短的品種追 1 次肥,在肉質根橫徑 1 cm 左右時,每 667 m 2 追施復合肥( 15-15-15 ) 20 kg 。 生育期長的品種應追 3 次肥,定苗后,每 667 m 2 追施尿素 5 kg 、硫酸鉀 5 kg ;“露肩”期,每 667 m 2 追施三元復合肥 20~25 kg ,以促進蓮座葉生長;肉質根膨大盛期,以鉀肥和磷肥為主,每 667 m 2 施硫酸鉀 15 kg 、過磷酸鈣 20 kg 。蘿卜生長中后期, 可噴施 0.2%~0.3% 磷酸二氫鉀液,以延長功能葉壽命,促進肉質根膨大。
6 病蟲害防治
廣西高山蘿卜田多在山坡上,地勢較高,少有積水,通風透光好,病蟲害發生輕。 主要病害有軟腐病、黑腐病、霜霉病等,主要蟲害有蚜蟲、小菜蛾、黃曲條跳甲、地老虎、地蛆等。 在高山蘿卜綠色生產栽培過程中,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優先采用農業、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輔以安全合理的化學農藥進行綜合防治。
選用抗病優良品種,合理布局,實行輪作,不宜與菜心、大白菜、芥菜等十字花科蔬菜連作,清潔田園,蔬菜收獲后,及時將病蟲殘葉、雜草等清理干凈,集中于地頭進行堆漚處理,以減少蟲源。 深翻曬土,加強田間肥水管理,改善栽培環境。
利用害蟲對特定燈光、顏色、氣味的趨性進行誘殺。 于蘿卜苗期開始,每 667 m 2 懸掛 30~40 張可降解黃板(規格為 25 cm×30 cm )誘殺蚜蟲、黃曲條跳甲等害蟲。 順栽培行懸掛,黃板下沿距植株頂端30~40 cm 。 每 2~4 hm 2 設置 1 盞黑光燈對地老虎、螻蛄等害蟲進行誘殺,殺蟲燈懸掛高度以接蟲口距地面 1.3~1.5 m 為宜。
輔以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進行化學防治。 蚜蟲可用 25% 噻蟲嗪水分散粒劑 7 000 倍液或 70%吡蟲啉水分散粒劑 1 500~2 000 倍液進行噴霧防治; 小菜蛾可用 Bt 乳劑 300 倍液或 35% 氯蟲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劑 8 000 倍液進行噴霧防治;黃曲條跳甲可用 60% 呋蟲·噠螨靈水分散粒劑 2 000 倍液或 5% 啶蟲脒乳油 1 000 倍液噴霧防治; 地老虎可每 667 m 2 用 4% 二嗪磷顆粒劑 1 500 g 隨基肥撒施, 或播種前用 30% 辛硫磷微囊懸浮劑拌種 (每20 g 拌種子 1 000 g ), 或用 240 g/L 甲氧蟲酰肼懸浮劑 3 000 倍液噴霧防治。 地蛆可用 50% 辛硫磷乳油 1 500 g/667 m 2 拌細沙土后撒入土壤防治。 霜霉病發病前期,可用 25% 嘧菌酯懸浮劑 1 500 倍液噴霧防治。 軟腐病和黑腐病發病初期,可用 77% 可得(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 600 倍液灌根防治,每株灌藥液 300~500 mL 。
7 采收
播種后 45~70 天,肉質根充分膨大時采收。 采收時,每個蘿卜留 4~6 cm 長的葉柄。
8 建立生產檔案
建立田間生產檔案,包括投入品的名稱、來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日期及生產技術、病蟲草害的發生和防治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