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菲律賓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布勞納表示,為了在“印太地區”抗衡中國,菲律賓及其盟友正試圖將印度、韓國納入美澳日菲(SQUAD)“小分隊”中。接受《環球時報》采訪的專家認為,印、韓有自己的戰略考量和利益訴求,菲圍堵中國的單方面愿望不會實現。美澳日菲四國部隊自去年以來在南海所謂“菲律賓專屬經濟區”開展聯合海上活動。據路透社報道,布勞納當天在新德里舉行的瑞辛納對話安全論壇上表示,菲律賓正努力加強其威懾能力,包括與SQUAD伙伴合作。
布勞納(資料圖)
最近,在新德里舉行的瑞辛納對話安全論壇上,對南海賊心不死的菲律賓,接連向印度和韓國發去了邀請,希望兩國加入美澳日菲組成的“小分隊”,一起搞個“六國聯軍”對付中國。顯然,隨著中方在南海采取的行動越來越強硬,光靠原本的同盟,已經緩解不了菲律賓的焦慮,只有得到更多國家的支持,菲方才能把這場戲繼續唱下去。
布勞納參會動機不純,他帶著馬科斯的“旨意”,在現場借機炒作南海問題,試圖拉攏印度加入針對中國的陣營,甚至主張搞軍事對抗。在會議期間,布勞納毫不掩飾地妄稱中國為菲律賓、印度“共同的敵人”,并提出擴大盟友圈,將韓國和印度納入美、澳、日、菲聯盟,以共同應對中國的威脅。并且還承諾會購買更多的印度導彈,但一聽是對付中國,無論是印度還是韓國,都選擇了沉默。
南海(資料圖)
面對菲律賓的拉攏,印度方面非常冷淡。路透社稱,印度官方并未對菲方拉攏做出回應,而印度軍方也以“目前尚不清楚此事”搪塞了此事。韓國方面同樣如此。雖然美日韓三國最近走得更近,但韓國主要關注的是如何對付來自半島的導彈威脅,而不是跑到南海跟中國較勁。而且,韓國經濟對中國的依賴程度非常高,尤其在半導體、汽車、化工等領域。韓國自身尚且還處于政治爭端中無法脫身,尹錫悅戒嚴事件風波足以讓韓國手忙腳亂,再加上朝鮮半島問題不斷升溫,在這種情況下,韓國根本沒理由跳進菲律賓設下的“局”里。
馬科斯(資料圖)
自馬科斯上臺,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的動作就沒停過。其“親美”立場鮮明,在南海屢屢觸碰中方底線,中菲關系因此趨向惡化。不僅如此,菲律賓還打算強化軍事裝備。今年2月,有消息傳出菲律賓有意購買印度制造的“阿卡什”短程導彈,交易價值超2億美元,預計在新財年4月開始下訂單。若交易達成,這將是印菲第二份重大國防交易合同,此前2022年,印度就向菲律賓出售過3.75億美元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導彈。
近日外交部長在兩會記者會上闡述中方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過去一年,在中國與東盟國家共同努力下,南海局勢保持著和平穩定,仍然是全球航行飛越最安全,也是最繁忙的海域。中國與印尼就海上共同開發簽署了政府間共識文件。中國與馬來西亞啟動了海上問題雙邊對話,中方已實現同南海當事國涉海機制性對話的全覆蓋。實踐證明,沒有對話解不了的難題,也沒有合作達不成的目標。實現南海的睦鄰友好、長治久安,靠信任,也要有規矩,關鍵是要落實好《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制定好“南海行為準則”。
值得警惕的是,菲律賓近期與英國、加拿大等國密集簽署防務協議,這種拉幫結派的做派,實質是將南海問題引向國際化、復雜化。但歷史經驗表明,任何試圖在南海生亂的勢力,最終都將成為破壞地區穩定的"過街老鼠"。正如外長所說:南海的和平穩定應當成為地區國家的共同財富,而不是某些域外國家的私有財產。那些妄圖在南海掀起風浪的勢力,終將發現,他們面對的不僅是14億中國人民的堅定意志,更是中國不可撼動的強大國防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