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改革報 莊志斌 通訊員 鄭翠丹)春風拂面,山歌悠揚。3月27日晚,第七屆陽臺山全國實景山歌大賽決賽在大浪陽臺山森林公園廣場鳴鑼開賽。來自天南海北的選手在陽臺山下震撼開唱,以“天地為幕、山水為臺”的實景舞臺,讓傳統山歌唱響時代強音,為觀眾帶來一場原生態與藝術交織的視聽盛宴。
本屆大賽由廣東省音樂家協會、深圳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龍華區委宣傳部指導,龍華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深圳市音樂家協會、龍華區大浪街道辦事處和龍華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聯合主辦。據了解,本屆大賽吸引了來自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江西、內蒙古等全國16個省、自治區的220名山歌手報名,經過激烈的線上初賽、現場復賽,客家山歌組和其他山歌組兩個組別的前10名選手最終進入決賽,激烈爭奪最高榮譽“山歌王”。
此外,本次大賽還獲得多個媒體平臺支持,在新華社客戶端、南方都市報客戶端以及龍華融媒的“深圳龍華”微信視頻號、“dou愛龍華”抖音號、“龍華文體云”微信視頻號、外宣陣地“臉書龍華”“TikTok龍華”等多個平臺同步開啟海內外線上直播,最終全網觀看量突破533萬人次,讓山歌文化觸達更廣泛的人群,提升比賽影響力和知名度。
決賽在大船坑舞麒麟精彩的表演中拉開序幕。前不久剛入選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的謝玉球帶領團隊,以靈動的舞麒麟招式、鏗鏘的鑼鼓節奏,將麒麟的祥瑞之姿演繹得淋漓盡致,瞬間點燃現場氣氛。
比賽現場,選手們盛裝登場、同臺競技、以歌會友、以聲傳情,用嘹亮的歌聲、飽滿的熱情唱響《我是客家人》《我唱山歌等你來》《幺妹住在十三寨》等山歌曲目,共同演繹了一場跨地域、跨民族的山歌文化交流盛宴。一曲曲山歌既有民族音樂的質樸韻味,又融入了現代音樂元素,贏得現場觀眾陣陣掌聲。本次山歌賽以實景舞臺創新打造沉浸式聽歌現場,廣場上周邊群眾紛紛駐足圍觀,觀眾以星空為幕、草地為席,在陽臺山腳下沉浸式領略全國山歌好聲音。
經過激烈角逐,來自廣東河源的羅偉力以一曲原創的吉他彈唱客家歌曲《客人家》驚艷全場,摘得客家山歌組“山歌王”榮耀,而來自貴州雷山的李蘭展示了清亮婉轉的歌喉,憑借歌曲《歌唱我美麗的家鄉》榮獲其他山歌組“山歌王”稱號。最終,比賽在全體獲獎選手的山歌合唱《山歌唱出好兆頭》中落下帷幕。
自2018年創辦至今,陽臺山全國實景山歌大賽已成為大浪街道一顆璀璨的文化明珠,更成為龍華區獨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標桿。大賽以“專業品質+藝術創新”為雙輪驅動,在保持山歌藝術原生魅力的基礎上,創新打造沉浸式實景舞臺。組建了一支專業素養高,極具文化情懷的專業團隊,通過全國海選、巔峰對決、文化論壇等多元形式,構建起傳統山歌文化的現代傳播矩陣。賽事不僅深度挖掘山歌的文化內涵,更通過數字化賦能、跨界融合等創新舉措,推動非遺保護從靜態保存向活態傳承升級。這場持續七屆的文化深耕,不僅在全國打響了“山歌里的大浪”文化品牌,更讓大浪這座文化重鎮以獨特的氣質,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版圖中嶄露頭角。
如今,大浪街道正以山歌大賽為支點,構建“非遺傳承 +文化創新+城市發展”的良性生態。大船坑舞麒麟第11代傳承人謝玉球入選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名單、少兒麒麟隊的創新傳承讓古老非遺文化煥發新生;全民籃球賽與拔河大賽通過“體育+商圈”模式,讓城市活力與商業價值同頻共振;“十二重浪”文體品牌成為提升群眾幸福感與獲得感、將大浪人的心緊緊凝聚在一起的精神紐帶……未來,大浪街道將以文體品牌建設為支點,繼續擦亮山歌賽、青工歌手大賽、“大浪杯”中國女裝設計大賽等文化名片,撬動城區發展新動能,以文化為墨,繪就著一幅傳統與現代交融、人文與經濟共生的發展藍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