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事兒】3月29日,兩尊媽祖神像從廈門高崎機場“起飛”,搭乘廈航MF881航班前往臺灣,開啟了一場為期六天之旅。這次“空中旅行”不僅延續了廈航二十多年護航媽祖信俗的傳統,更讓廈航MF881航班變身“移動的文化展館”,為兩岸文化交流再“搭橋”。
在值機柜臺,一張印有“LIN MO(林默)”的專屬登機牌格外搶眼,這是廈航今年以來為媽祖定制的第三張登機牌。此次兩尊媽祖出行,神像尺寸更大、隨身器件更多,對保障線路、護送人員、客艙布局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廈航提前規劃部署,協調好廈門機場海關、廈門高崎邊檢站、機場安檢等單位,細致安排,為神像及其保障團隊設置獨立值機柜臺和專屬候機區域,開辟綠色安檢通道。同時,對適用機型、機位停靠更周全的考慮,還為神像量身打造了延長版機上安全帶,并用紅繩加固,既確保飛行安全,又暗含“兩岸同心”的美好寓意。保障當天,廈航全程引導服務媽祖及護送團隊,安排優先登機,實現了過聯檢、安檢“零等待”,確保團隊順利登機。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機票延續了廈航公益傳統,使用了廈航“媽祖福鷺卡”匯聚起的全球信眾的白鷺積分,每張機票都承載著兩岸信眾的共同祈愿,用廈航獨有的方式支持媽祖文化傳播。
媽祖信仰是兩岸共同的文化紐帶,在促進兩岸交流合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數百年前,大陸先民渡海抵臺,將媽祖視為“海上女神”。如今,臺灣各地的媽祖廟超過500座,“粉絲”逾千萬。相傳,媽祖生日為農歷三月二十三日。這個日子前后,臺灣各地媽祖宮廟都舉行熱鬧的繞境進香活動,被形象地稱為“三月瘋媽祖”。適逢農歷三月伊始,此次廈航再度保障媽祖“打飛的”前往臺灣,更將讓兩岸同胞在文化記憶中感受血脈相連的深厚情感。
回顧1997年,湄洲媽祖金身首次乘廈航赴臺,28年來,廈航曾多次保障媽祖,足跡遍布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此次媽祖再乘廈航赴臺,成為兩岸民間交流的鮮活紐帶,廈航以一如既往的專業與溫度,服務媽祖文化跨越海峽,潤澤兩岸人心。
去年,在廈航成立40周年之際,從最初執飛兩岸春節包機到打造“閩臺空中快線”,從首次招聘臺灣地區乘務員到創建國家級青年就業創業示范點,廈航長期走在深化兩岸交流的最前沿。未來,廈航將繼續加快打造“閩臺空中快線”,通過打造文化主題航班、開通相關文化旅游目的地航線等方式傳承和弘揚媽祖文化,增進海外鄉親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聲明:我們轉載的文章及文中的配圖,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民航事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航事兒小編更正或刪除。文章版權歸原出處及作者所有 ,【民航事兒】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