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三月三,一場持續春雨,疊加上降溫,似乎要澆滅了壯鄉唱山歌的熱情,但是你卻想錯了!
我們的表哥表妹反而唱得更起勁,嗨翻了天,因為——“下、雨、了”!
“春雨貴如油”。
去年秋季以來,廣西降雨明顯減少,而在新年之后沒有像樣的降雨,有些地方更是滴雨未下,持續的干旱令廣西苦不堪言,對林業生產造成巨大的影響,施肥困難,種樹不易,甚至林木干旱致死……
這一場盼了N久的春雨,終于來了!
昨日來了一場傾盆大雨,今天還下著雨呢,有的地方中雨,有的地方小雨,有的地方綿綿細雨……久旱逢甘霖,這春雨不光緩解了煩人的旱情,也消去了種植戶的擔憂,苦澀的臉上終于露出了笑容。
那么,這一場“貴如油”的春雨,價值幾何呢?
如果用金錢來衡量這一場春雨,似乎滿是銅臭味,也太過于世俗,更何況那根本無法用金錢衡量,那可是“無價之寶”呀!
如果硬要說價值多少,且不說甘蔗,且不說水果,單單說山上的桉樹,幾千億?有點夸張;幾百億?可能又說少了。
適量的雨水對植物生長是十分有益的,尤其對需水量較大的桉樹來說,更是如此。
雨水不僅滋潤了干渴的土地,使土壤更加疏松、透氣,而且為桉樹提供了必要的水分、養分,促進桉樹的根系發育和枝葉生長。
一般情況下,雨后的3-5天,桉樹就會發生肉眼可見的變化:一掃過去了無生氣之景,上山而去,頓覺山河朗潤、天地凈明,迎面而來的就是勃勃生機——新芽新枝萌發,枝葉由紅轉綠,且綠意很濃,樹的高度向上撥了一大截……
一場春雨而已,說了那么多,煩吧。
有小女孩說特煩下雨,不僅擾亂了她的假期計劃,而且路滑難出行,我的心里就莫名起火,真想打她倆大嘴巴?!安划敿也恢衩踪F,不養兒不知父母恩?!?/strong>
假如你是種植戶,你會把這場春雨視為什么?會不會等同于“下錢”呢?
歷史上對春雨價值評價最高的,可能要數明代的大學士解縉——
《解學士詩話》中有載:君王見三月下雨,宣解縉來問,“此雨價值如何?”解縉奏曰:“墻院玉階濕,地下利能深。問臣多少價,遍地是黃金!”
所以,無法解讀這“貴如油”的春雨能值多少錢,但我卻特想學法術,那種能夠呼風喚雨的法術,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以期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