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老師是否適當懲罰學生,尺度如何把握,作為一名80后,我談談自己上學時的一些經歷。
上小學時,我們的老師是我們村的村辦老師,即沒有編制的民辦老師。沒有上小學時,覺得他就是我的一位年輕的長輩,叫二叔。上小學后,我記得非常清楚學漢語拼音a o e等,我記得念錯了一個拼音,忽然覺得后脖領非常疼,原來平時相處融洽的二叔拿著教鞭揍我了。
當時疼痛,恐懼混雜在一起,因為漢語拼音沒學會,當天晚上被留校不能回家吃飯了。恐懼被打加上饑餓,漢語拼音居然記住了。知道現在,漢語拼音一直記憶猶新。直到小學五年級到鄰村并校以前,我都在挨打與恐懼中度過。
再說上初中,那也是在抽耳光與踹屁股中度過的。尤其是上喜歡打學生老師的課時,說出來不怕您笑話,我的確是腿肚子抽筋,不管是自己挨打,還是看到別的同學挨打,自己心驚膽戰,恐懼異常。為了自己不挨打,恐怖老師教的課自己努力地學,努力地背誦,不是自己愛學習了,只是為了自己少挨打。那是真的害怕啊!
記得一次上晚自習,政治課老師喝了酒,檢查布置的課后習題是否記住了。只要上過政治課的同學都知道,那么多的段落誰記得住啊,結果一位同學背誦時沒記住,被老師那一頓抽耳光,我真記不住抽了多少耳光,反正很多。那位政治家老師打得有多狠,這么說吧,如果放在現在,那位政治課老師屬于被辭退的程度。第二天,也許政治課老師酒醒了,問那位被打的學生是否去醫院治療一下,那位學生說不用了,他的家長也沒有找老師的麻煩。
當然,在初中時,長得身高體重的同學也會與老師發生肢體沖突,甚至打得非常兇,結果就是調班。我記得我們那一屆是八個班,與老師發生沖突的學生只能調到老師不教的班級中。
上高中時,我學習不好,老師不會因為你學習不好就打你,也許老師覺得你朽木不可雕也,不值得他老人家動手。不過確實也會有老師打其他學生的情況。整個高中三年,我只被打了一耳光,那是因為我上自回頭請教后面的同學問題,被數學老師發現了,就被叫起來抽了一巴掌。
我不知道其他的80后上小學與初中時是怎樣的場景,反正我是在恐懼中度過的,也是在挨打中度過的。
我的家長覺得只要自己的孩子能夠出人頭地,上學挨打也是正常的。為什么家長會這么認為呢?在當時,有這種想法的家長不在少數,甚至是普遍現象。
原因很簡單,我們80后的家長們小時候普遍窮,不是人人都有機會上學的,能夠順利完成初中學業的已經很不錯了,很多家長小學的學業都沒有讀完,因為家中沒錢,加上兄弟姐妹們多,只能終止學業。就算家中狀況好,你想上學,1960年至1970年的情況大家都知道,也沒有機會好好學習。所以,我們80后的父母們只能把他們樸素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再加上自身的文化程度不高,只是一味的地堅信棍棒的力量。我相信與父母同時代的老師們也是這樣想的吧。
現在一晃30年過去了,回憶一下仿佛是昨天發生的事,很多老師的音容笑貌至今記憶猶新,只是可惜記不住名字了,喜歡打學生的老師的名字與外號反而記住一些。我可不是記仇啊,只是印象深刻一些。我不知道這些老師們是否健在,真誠地希望我的老師們健康長壽,一位您曾經的80后學生,現在的一位中年人,在30年后對您遲來的祝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