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家簡介】
當代文人書法的精彩樣本
——記著名書法家李峰
觀賞著名書法家李峰先生的書法作品,猶如幸遇一股清泉,起筆落筆以純粹的文化品格與深厚的傳統根基,在宣紙上重現文人書法的精神氣質與書卷圖譜。他得到劉炳森、張西凡、王錫銘等等當代書法大家口傳手授,貫匯貫通以達五體皆能的深厚功力,寫起書法必是字中有筆,如禪家句中有眼!細細品讀,令人觀之如晤古人,假沐春風秋月,溫潤而清爽,不愧是當代書法的實力派。
李峰的楷書深得唐楷法度,峭拔中見溫潤,渾厚里兼剛勁。金書錦字,鐵畫銀鉤,豎如孤松立雪,橫若千里陣云,提按轉折處盡顯筋骨高妙。他習成楷書初學分布,但求平正。后作奇險,筆底生云煙。人書俱老,復歸平正,書風醇厚,相當耐讀。遵古法卻不落窠臼,在嚴謹法度中透出文人書法的生動雅趣,果然是作書須得蕭散之氣,盡達抒情之境。這種法度與性靈的書風交融,使其楷書既具正大氣象,又有拍云追月的自如,絕無算子之狀,恰是當代楷書的一枝獨秀!
他的行書創(chuàng)作深諳尚韻精髓,晉人手札的疏朗風神與唐代法帖的郁勃之氣在其筆端渾然天成。尺牘小品鋒纖往來若鸞鳳翩躚,墨色枯潤寫若云霞明滅,一氣呵成端莊參以流麗,剛健復生婀娜,把中國書法剛柔相濟的哲學審美原則演繹得淋漓盡致。草書創(chuàng)作則有狂草的奔放之勢,又具禪意筆法的玄機要妙。飛逸中守住法度,狂而非怪,放而有節(jié),在當代草書領域展現出文質兼?zhèn)涞牧计沸戮常瑯映錆M書卷氣質,也是文人書法的一道靚麗景觀。
復觀他的隸書作品,一眼望云深得漢碑精髓,樸拙中見勁健,平正中寓巧思。波磔處有老梅著花的奇跡,雁尾似蒼鷹振翅的飛儀,將漢隸的端嚴與摩崖野逸熔鑄一體,寫出了借古開今的新氣象。篆書創(chuàng)作尤見對古文字體系的深刻理解,稍帶存甲骨文的風骨,參意金文的凝重,一一并入小篆的婉轉通融里,寫得不激不厲,從容不迫,細細品讀,心生感觸:婉而通,堅而韌,以筆墨再現篆書歷經滄桑的質感,正是與古人對話的風范!
這是當代文人書法的精彩樣本,李峰先生的書法以文心駕馭傳統、以學養(yǎng)滋養(yǎng)筆墨的創(chuàng)作理念,絕非浮泛的"書法雜家"所能比擬。其五體兼擅之功,于楷則法度森嚴如唐碑再世,于行則晉韻唐法渾然天成,于草則狂逸中見禪機,于隸則漢骨摩崖熔鑄新境,于篆則金甲風骨婉轉通融!每一體皆深植傳統血脈,展現出文人書法"通古今之變"的深厚功力。在藝術市場上,這樣的作品因獨到的文化品格與全能的創(chuàng)作境界,持續(xù)受到專業(yè)藏家的珍視。用筆千古不易,真正撼動人心的藝術,必是扎根傳統而又映照時代的創(chuàng)造。又一次駐足于這些氣韻生動、五體皆精的書法作品前,在心手雙暢的觀摩中,已然觸摸到書法文化生生不息的文人基因,令傳統書法的多維魅力在當代書壇綻放出最璀璨的光華!
著名書畫藝術評論家 田繼學
2025年3月29日書于北京
【作品欣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