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今年的《浪姐6》(官方名《乘風2025》)真的把舞臺搬到海邊,讓“乘風破浪”這個詞變得具象化,我的第一反應是:
芒果你是不是黔驢技窮,浪姐已經走到沒活硬整的一步了?
其實節目效果還是好的,但看得出舞臺受環境影響很大
我作為每一季浪姐都多少看過一點的人來說,對這個節目心情多少是有一點復雜的。
它第一季真的有“打開新世界”的感覺,到了《浪姐5》我就只看了一個開頭了,有種越看越沒勁兒的感覺,也不知道《浪姐6》我能堅持多久。
但這節目也神奇在這兒,不管我對節目整體的觀感如何,女明星在里面的表現又總是能吸引我,我時常覺得是姐姐們靠個人魅力在不斷拯救這個節目。
而《浪姐6》里最先抓住我眼球,就是年紀最長,但精神狀態都非常超前的兩位港女——62歲的葉童和59歲的鄧萃雯。
在她們身上,我真的看懂了港女們的“保鮮秘訣”。
先來說說葉童,她是各種意義上的“姐中之姐”。
在整個《浪姐》系列里,她都是年紀最大的一位,但你在她身上你捕捉不到一丟丟的“老人感”。
初登場,她穿著清爽的藍色西裝登場,在海邊漫步時有一種“海灘就是她私家花園”的松弛優雅。
進入排練她就更驚人了,學各種東西姐都沖在前頭,永遠精神抖擻,永遠興致勃勃。
而且她還是個卷王,練習幾輪之后老師問:“大家累不?”
葉童:“再來一遍吧。”
62歲的她活生生地把95后李藝彤練得跪地求饒,姐,要不咱們休息會兒?
我看節目時都會在心里感慨,跟姐姐比,我才像是那個60歲的人啊。
不過在我看來,葉童身上最沒有年齡感的,還不只是她這超絕精神頭,更是她真的對世界還懷有探索欲,對新的東西還會有好奇心。
看到李藝彤的Lolita小裙子覺得新奇,她會想要研究。
跟泰國的月亮姐姐坐在一起,她樂滋滋地學起了泰語,解鎖新語言。
在宿舍里其他姐姐吃自熱火鍋,她沒見過,開開心心地嘗試新食物,在備采一臉興奮地分享:“高科技真的是,無與倫比!”
別的姐姐見到她跟開明星見面會一樣,但她一點都不想在所謂的“高臺”上坐著,大晚上笑瞇瞇地帶著整個宿舍的人去隔壁串門。
從各個細節里我能很明確地感受到,當面對新鮮的人和新鮮的事,葉童的本能反應總是迎上去,看看、試試、玩玩。
學新舞蹈都非常起勁的葉童
回頭看她的來時路,也會發現這可以算是她貫徹到底的人生態度了。
演戲時,她不愛演重復的角色,她接角色有一個盡量遵守的三準則:一是不想重復演同個角色,二是不軋戲,三是不拍續集。
世人皆知葉童的許仙,可她出道的形象其實是自帶風情的女郎。
在出道作《烈火青春》里,她就有一種熱烈的性感,像一場廣東夏日經常出現的急雨,云朵再也無法承受她磅礴的生命力,于是她重重地從天空落下,砸在每個人的心上又那么溫柔。
這里多說一句,《烈火青春》作為一部新浪潮電影,劇情可能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但里面除了艷麗的葉童,還有顏巔的張國榮和湯鎮業、冷艷的夏文汐,真的算是顏狗必看的電影了。
她做性感女郎做厭了,轉頭就成了才子官人,姐是真正的“做男做女都精彩”。
生活中,她也是不斷嘗試新東西的那種人。
年輕時騎過哈雷、賽過車、潛過水、沖過浪,更可貴的是中年之后,她也依然保持著這樣的精氣神,學吉他玩音樂,演無對白的話劇,總是在嘗試舒適圈之外的新鮮事物。
我想她這種“把世界當游樂場去探索”的精神狀態,就是她身上那股歲月也帶不走的少年氣的來源吧。
鄧萃雯在節目中最打動的我其實是一個非常小的細節:
初舞臺她是第二個出場,被叫到名字時她還有點猝不及防,謝娜問她現在還緊張嗎,她大笑地回應了四個字——
“總得要去。”
轉身比了一個大大的耶,然后大步流星地走向舞臺。
整個畫面很有經典港式大女主那種“直視命運,絕不內耗”的勁兒,我突然一下子就覺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鄧萃雯就是靠著這股勁兒趟過人生的各種風風雨雨。
她確實是故事很多的那種女明星。
童年不幸福,父母把她丟給爺爺奶奶養,小小年紀就要自己做飯照顧家里。
18歲在無線出道,算得上是“天選紫微星”,一來就受到力捧,幾乎沒演過小配角。
梁朝偉和黎美嫻版《倚天屠龍記》,鄧萃雯是周芷若
但到了25歲,在和無線的合約結束后,她毅然決然地去到美國留學,讀的是跟演藝毫不相關的室內設計。
三年學完回來,無線已經不是她的天下,于是亞視立馬挖角,拉她去演了大爆劇《我和春天有個約會》。
這部劇是她事業的新高峰,我就是因為這部劇一直覺得鄧萃雯是個能歌善舞的人。
但這部劇也給她埋下一個驚天隱雷,她跟男主江華因戲生情,而江華當時已有家室,妻子正在孕期。
她錯信渣男那一套“我婚姻不幸,只有你才能拯救我”的戲碼,沒想到事情被爆出之后,渣男演了一出“浪子回頭”的大戲,讓鄧萃雯單獨背上小三的罵名。
從此鄧萃雯形象一落千丈,演藝事業幾乎被斷送,而渣男倒是沒受影響,男主戲不斷。
怎么想都覺得不公平,感情錯事對女人如此致命,對男人不過是浪子勛章。
讓一切雪上加霜的是,她事業低谷正面撞上97年香港金融風暴,事業高峰買的房子還需要還貸款,一下子成了負資產。
為了賺錢,她很拼命,有戲找不管多小的角色都演,沒戲演那就去做主持當DJ,自己做自己的經紀人和助理,把自己活成了一個團隊。
命運的下一個轉折發生在她38歲,《金枝欲孽》里不認命的如妃碰上了鄧萃雯,于是戲中人物有了血肉,戲外演員重啟事業。
再然后就是在43歲和44歲,她憑借《巾幗梟雄》和《巾幗梟雄之義海豪情》成為了TVB史上第一個連莊視后。
在《浪姐6》上她跟曹穎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互動,曹穎跟鄧萃雯說自己其實很想演反派,但自己是圓臉,就沒人找她演。
鄧萃雯:“但這樣才好,因為看不出你是壞人。”
很多人把雯女這句話解讀為陰陽,我倒是不這樣認為。
從她過往的經歷完全能看出,這個女人就是在絕境里也能給自己撕出一條路的性格。
當她面對所謂的“劣勢”,她絕不沉迷,而是咬緊牙關,去找到危險中的一線生機。
她脫口而出的,不過是她命運的逆風局打多了之后的一些生活小技巧罷了。
看到葉童和鄧萃雯,我對“年齡只是數字”的理解又更深了一層。
只要一個人對世界還抱有好奇,還有力氣跟命運搏斗,那他就是不老的。
鄧萃雯和葉童直播時說的原話,截圖來自B站UP主@不會剪視頻的生椰
或許這也是我對《浪姐》系列怨念頗多卻依然會看的原因吧,這確實是內娛第一個重塑了女性年齡體系的節目。
在很長的時間里,社會默認歲月對女性是“無情”的,女人的年紀越大,她的可能性就越少;
但《浪姐》的姐姐們讓很多人重新思考了這個問題,年齡也可以讓女人自由,時光給她們留下的其實是更堅定的自我,她們打開的其實是新世界的大門。
節目上宋妍霏說了一句話我很喜歡:“我從來沒有那么那么希望自己趕緊到30歲,我現在30歲了,終于可以上《浪姐》了。”
姐姐們活生生地立在那里,用自己的生命告訴我們,成長從來都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情。
(圖片來自網絡,《乘風2025》截圖來自芒果TV)
本文作者:海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