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大神劉慈欣最近放了一個驚人的言論:再過十年、二十年,AI可能會取代科幻作家!"
你是不是覺得,天要塌了?別慌,咱們先喝口枸杞茶冷靜分析一下。
1. 人類靈魂?AI:這不就是個App么!
劉慈欣說,人類的"靈魂"其實就是大腦里神經元的復雜運算。就像你玩《我的世界》一樣,看似自由建造,其實背后是代碼在跑。雖然現在AI還寫不出《三體》,但是卻已經能夠模仿人寫情書了。再進化進化,說不定能把你家的貓寫成外星間諜,還讓你信以為真!
2.科幻小說為啥不吃香了?因為現實比小說更魔幻!
以前人想象火星移民,現在馬斯克努力實現人類登陸火星的計劃;以前人幻想虛擬現實,現在VR設備已經進入了很多人普通人的生活當中。劉慈欣指出:當科技跑得比小說還快時,人類作家就像皮影戲藝人一樣,成為了工匠藝人,而觀眾早跑到影院去看3D電影了!
3. AI寫小說:不滿意就Ctrl+Z重來!
想象一下,你對AI說:"我要看《三體》和《西游記》的混血版!"下一秒,孫悟空開著三體飛船大鬧天宮的劇本就蹦出來了。寫得不好?沒關系,點個"重新生成",分分鐘給你整出十個版本。人類作家?那連續連續熬夜和咖啡改稿才行,還不一定讓你滿意!
4. 未來作家:可能是個寫prompt的碼農?
劉慈欣預言:以后科幻作家的工作可能是這樣的,"AI,給我寫個賽博朋克版的《紅樓夢》,王熙鳳要開黑客公司,賈寶玉的玉是量子芯片..."
如果不滿意再改:"把薛寶釵寫成AI覺醒后的第一人形終端!"
這樣的話,人類負責創意,AI負責執行,這不就是升級版的"人機CP"?
5. 最后的硬核警告:AI連"人類情感"都能騙過你!
最可怕的事情已經出現了,AI已經學會"裝可憐"了。MIT那個AI詩人寫的《月光下的鐵柵欄》,連文學少女都被感動得哭濕三包紙巾。劉慈欣都承認:如果AI能寫出讓你流淚的故事,誰還在乎它是"人"還是"機器"?
所以,當AI開始用ChatGPT式溫柔問你:"主人,今天想看悲劇還是喜劇?"的時候——
人類作家的宿命,可能真要變成《流浪地球》里那個被凍在倉庫里的罐頭了...
但是也別太悲觀,畢竟AI再牛,也得有人給它插電不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