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9年,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寫下《海底兩萬里》。書中,尼摩船長駕駛“鸚鵡螺號”潛入幽深海底,開啟一段奇幻旅程。如今,“鸚鵡螺號”再度啟航——中法共創奇幻劇《海底兩萬里》將于7月11—13日、18—20日登陸北京藝術中心,該劇由攬下9項莫里哀戲劇獎的法蘭西喜劇院導演、演員克里斯蒂安·埃克來華駐地創作,內地影視演員保劍鋒、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教師依克桑·塔依爾領銜主演。作品巧妙結合喜劇情節與令人嘆為觀止的黑光戲偶表演,將詭譎多變的深海世界,轉化成一臺緊張刺激、充滿驚喜幽默的奇幻劇。
《海底兩萬里》過往劇照(黃廷匡/攝)。
高懸的舞臺如何化為下沉的深海?幽暗海底如何反向照亮人類的心靈?對奔忙在世俗塵勞中的我們,劇場如何像大海一樣安撫人心?7月6日,國家大劇院經典藝術講堂特邀第74屆世界科幻大會雨果獎獲獎者、科幻作家郝景芳(代表作《北京折疊》),以及中法共創奇幻劇《海底兩萬里》的中文劇本改編者田曉威展開對談,為觀眾解讀這部奇幻劇目帶來的“深海啟示錄”。
不止冒險,也有哲思
郝景芳回憶,自己小學時便讀了凡爾納的《八十天環游地球》,被其中充滿邏輯與巧思的情節深深吸引。她認為作為科幻小說“開山鼻祖”的凡爾納,其特別之處不僅在于對未來科技的預見,更在于他用淺顯易懂的語言,把科學與文學、冒險與哲思融合為一體。
郝景芳在對談現場。
田曉威也分享了自己少年時接觸凡爾納作品的經歷:“雖然我理科成績不好,但對《地心游記》《海底兩萬里》中的幻想場景仍記憶猶新。凡爾納的書打開了我的視野,讓我們看到了現實之外更遼闊的世界。”他還特別提到,《海底兩萬里》中描寫的潛艇在當時是不可想象的,而如今,科幻已然照進現實,凡爾納的創作激發了潛水艇的發明靈感。
科幻的魅力不僅在于構建一個未來世界,更在于反觀當下現實,提出關于人類自身、社會秩序與精神世界等帶有哲學思辨性問題。正如兩位嘉賓所言,《海底兩萬里》其實適合“大小朋友”一同觀看,閱歷豐富的成人或許更能理解主角尼摩船長展露的復雜人性與鸚鵡螺號暗藏的“桃花源”寓意——在紛亂的現實中,我們如何尋找心靈的凈土?
田曉威透露,奇幻劇《海底兩萬里》中,導演克里斯蒂安·埃克結合凡爾納的另一部著作《神秘島》,補齊了尼摩船長的人生經歷,在改編中賦予其更復雜、真實的人性質地。他既是遠離塵世的隱士,也是懷抱理想的斗士;既孤僻暴躁,又內心柔軟。他所操控的鸚鵡螺號,如同一個遠離塵囂、遺世獨立的“桃花源”,承載著他對正義、自由與孤獨的全部理解。“這讓人想起孔子所說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尼摩船長處于地理大發現之后的殖民拓張時代,整個世界處于狂飆突進之中,尼摩船長不愿意被卷進世俗的潮流,但也會救助海上落難的人,保持對善良的堅守。”郝景芳解讀。
田曉威在對談現場。
對談現場放映了奇幻劇《海底兩萬里》的宣傳片,導演克里斯蒂安·埃克在片中表示,《海底兩萬里》是一部有著悲劇色彩的喜劇,它的內核是悲劇的,但同時他也是有趣好笑的,這兩種是兼容的。“我需要去‘嘲笑’我的那些不幸,因為現實的生活并沒有那么多的歡樂。去自嘲那些發生在我們身上的苦難,對我來說,這是我們作為人類的一種智慧;為我們做的蠢事開懷大笑,這是一種抗爭的方式。我喜歡笨拙的東西,在劇院中表演我們的笨拙,就是在探討人性。童真是我們創造的工具也是我們內心最感性的角落,之后,隨著教育慢慢的熄滅了一些,所以,那些我們童年未做完的夢我們不斷努力著在戲劇里實現它。”
《海底兩萬里》過往劇照(黃廷匡/攝)。
以黑暗為畫布,以光線為畫筆
在聲光電效、多媒體技術層出不窮的當下,《海底兩萬里》的舞臺呈現反而回歸了一種質樸的實景裝置與物理手段,舞臺以黑暗為畫布,以光線為畫筆,讓靈動的戲偶成為拼圖的碎片,營造出虛實相生的深海世界。“在最初看到法語原劇本時,我想導演一定會借助全息投影、多媒體之類的高科技手段呈現,結果劇目沒有這些炫技,但依然營造了‘刻奇’般的視覺效果。”田曉威說。
《海底兩萬里》過往劇照(黃廷匡/攝)。
借助人手操控的黑光戲偶,觀眾不僅能看到色彩斑斕、靈動可愛的海洋生物,還能感受到水母在光影中漂浮、巨型章魚在戰斗中逼近的緊迫氛圍。戲偶設計師從《山海經》的神獸傳說中汲取靈感,為全新的海洋居民注入了奇幻想象。
音樂像流經它們身上的電流,讓每個海洋生物活了過來,人類的手指則賦予它們不同的意志與個性。 田曉威尤其喜歡其中一條“神經質的魚”,“看起來腦子不大靈光,動作有些笨拙,但十分可愛。”
郝景芳表示,現代人被快節奏的信息洪流裹挾,真正靜下心欣賞一場高質量戲劇的機會越來越少,而這正是《海底兩萬里》能為觀眾帶來的最大驚喜:“這種從內而外被藝術擊中的體驗,是手機和屏幕無法替代的。”
《海底兩萬里》過往劇照(黃廷匡/攝)。
她也強調,科幻從不是“無用之學”。正是那些看似天馬行空的想象,才為孩子打開了理解世界的廣闊視野,甚至決定了他們未來的志業與方向:“我認識很多科研工作者,他們少年時期都是被科幻小說點燃了夢想。”
田曉威補充道:“當我們面對現實的繁瑣、困頓與焦慮,文學與戲劇也許不能直接解決問題,卻能讓我們看到另一種可能,哪怕只是一絲光亮,也足以點燃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