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閱·希悅”
讀書分享會
(第一期)
2025年3月
3月,國家統計局無錫調查隊舉辦第一期“錫閱·希悅”讀書分享交流會,5名黨員、干部分享了統計、文學、經濟、藝術、健康等方面的10本書籍,今天先向大家分享其中的5本,讓我們一起徜徉書海吧。
推薦書目一
《統計數字會撒謊》
作者:【美】達萊爾?哈夫
推薦人:趙坤
推薦語
這是一本極具價值的數據“打假”指南。書中憑借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深入淺出地闡述復雜的統計知識。通過大量真實且直觀的案例,向讀者揭露了諸多常見的統計操縱手段。它可以重塑我們對統計數據的認知,揭示數據陷阱,教會我們如何從雜亂的數據中辨別真?zhèn)危绾螠蚀_解讀數據背后的信息,以及如何用更科學、客觀的方式呈現數據,提升我們的工作能力。
作為統計工作者,這本書給我們很多工作的新視角、新方法,避免一些“非科學方案”和“誤導性”數據的產生。有助于我們練就火眼金睛,精準識別數據;提升調查本領,拒絕數據謊言;保障數據質量,增強服務效能。
推薦書目二
《世上為什么要有圖書館》
作者:楊素秋
推薦人:曹艷
推薦語
這本書題為《世上為什么要有圖書館》,實際應該是《我在體制內掛職的一年》。作者用輕松幽默流水賬式的筆調記錄了自己掛職一年中的大事小情,有領導同事真誠的關心,也有在遇到利益沖突時上級的施壓;有成功建成圖書館的愉悅,也有苦于各種表格、各種任務、各種考核的無奈;有各種妥協與拉扯,也有堅持不懈的努力……也許是因為性格平和,在楊素秋筆下,這段經歷并沒有顯得苦澀、無奈或者憤世嫉俗,反倒有許多樂趣和感動。
這是作者籌建一座圖書館的真實經歷,也是對體制內生態(tài)系統的一種觀察,讀完之后會讓人有很多關于現實的思考。套用一句評論“在體制內做一件事有多難,堅持下來就有多酷。”這對我們如何持之以恒提升統計數據質量應該有所借鑒和啟迪。
推薦書目三
《美的歷程》
作者:李澤厚
推薦人:陸淵
推薦語
這本書是李澤厚先生關于中國美學史的經典著作,以時間為軸,從遠古圖騰、青銅饕餮到魏晉風度、唐宋詩詞,再到明清文藝,系統梳理了中華文明數千年的美學發(fā)展脈絡。全書融合哲學、藝術、歷史與社會學視角,通過陶器紋飾、青銅器造型、書法繪畫、詩詞歌賦等藝術形式,揭示不同時代“美”的形態(tài)及其背后的文化精神。
通過閱讀這本書,我們會發(fā)現萬事萬物中都存在美,并且是相互連通的。例如統計調查工作同樣存在數字美和文字美等。我們要以對“數”的敏銳去挖掘“事”的縱深,才能更加真實、準確地反映出時代發(fā)展之“美”。
推薦書目四
《魯迅全集》
作者:魯迅
推薦人:姚欽元
推薦語
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評價魯迅:“魯迅是在文化戰(zhàn)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向著敵人沖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本書收全了魯迅的著譯作品,有小說、散文、雜文、詩歌等各種體裁,主題、內容非常廣泛,我們都能在里面找到適合自己喜好的文章,大多文章篇幅不長,非常適合利用碎片化時間閱讀,且適合反復閱讀,每次讀完我們都會有新感受。閱讀魯迅的作品,我們仿佛在與魯迅先生對話,在與那個時代對話,有助于我們了解那個覺醒年代,有助于我們鍛煉辯證思考的能力,有助于我們自警自省、推動自我革命。
推薦書目五
《篳路藍縷:世紀工程決策建設記述》
作者:張國寶
推薦人:郝晨
推薦語
書籍以張國寶的親歷視角,系統梳理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重大工程項目的決策邏輯與實踐智慧。書中對西氣東輸、特高壓輸電、青藏鐵路等世紀工程的深度剖析,既展現了國家戰(zhàn)略的宏觀視野,也揭示了科學決策的微觀肌理。書中多處闡述了統計數據對決策論證的重要作用,如在對杭州灣跨海大橋建設的論證中,結合長三角經濟圈城市GDP增速、貨運量等統計指標,預測大橋車流量,為工程投資回報測算提供依據。書中的相關內容啟示我們,作為政府統計系統的工作人員,必須堅持用數據說話、為決策服務,在服務“國之大者”中展現統計作為。要將數據質量視為統計工作的生命線,既要當好 “數庫” ,更要當好 “智庫”,讓統計調查工作在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發(fā)揮更大效能。
編輯:姚欽元
審核:許穎
發(fā)布:顧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