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購和電子閱讀越來越普遍的今天,為什么還是會有大量的讀者選擇到實體書店看書、買書?
上周日,帶著這個疑問,成都商報小記者來到了高升橋新華文軒購書中心,進行了一場的實地調研。
本期調研行動小組:楊詩如、張諾伊、任珩之、黃希睿、楊雯博、姚昊澤、伍顏、王梓萱、趙晨睿、周倪而、尹觀棋、黃婧汐、羅浩洋。
在調研開始之前,小記者們開啟了一場頭腦風暴,針對調研的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我覺得是書不一樣!紙質書摸著舒服!”
“不對!肯定是書店環境好,涼快又安靜!”
“現在書店都有咖啡喝,還能坐著聊天吧?”
“會不會……有人就是喜歡逛?”
討論很熱鬧,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把自己認為可能的原因都說了出來。最后,小記者們達成共識:光猜不行,得去書店“抓”人問問!要搞清楚到底是書的吸引力?是環境的魔力?還是別的啥原因?重點還要問清楚:大家喜歡書店啥?紙書和電子書到底咋選?
確定了問題,下一個難題來了:找誰問?總不能滿書店瞎撞吧?有小記者提議,找看書的人,他們肯定有話說!有小記者說,工作人員也得問,他們天天在書店,最清楚!還有的小記者說,年齡大的、年輕的、帶小孩的……都要問一問,看是不是想法不一樣!
這些主意得到了大家一致贊同。于是,為了從更多調研對象身上獲得答案,小記者們分成四個小分隊,各自負責書店不同樓層或區域,目標明確:逮住正在選書、看書、休息的讀者,還有書店里穿著制服的工作人員!
接下來,小記者們帶著準備好的本子和筆,沖進了書店。他們有的在書架間穿梭,有的在閱讀區蹲守,還有的徑直走向正在忙碌的工作人員。
剛開始還有點小害羞,但想到小組討論的任務,小記者們互相打氣,瞅準目標就上:“阿姨/叔叔/姐姐/爺爺,打擾一下!我們是成都商報小記者,在做個小調查,能耽誤您兩分鐘問幾個問題嗎?”問題一拋出去,小記者們的小耳朵立刻豎起來,小本本刷刷記。
一位捧著《三國演義》的老爺爺說:“紙書好!實在!翻著有感覺,眼睛不遭罪。電子屏看久了,眼睛花。”
幾個安靜看書的哥哥姐姐說:“書店氛圍好,安靜!大家都在看書,自己也能沉下心。在家肯定一會兒摸手機,一會兒想吃東西…”
也有年輕的顧客實話實說:“電子書確實更方便,碎片時間都能利用起來。”
↑小記者采訪讀者
在采訪顧客的同時,小記者們沒忘了采訪工作人員。“以前周末人擠人!現在網上買書多,電子書也多,來的人是少了些。但總有一批‘鐵桿’,就愛親手挑書、摸書的感覺!這是網上買書和讀電子書沒辦法帶來的感覺。”
采訪結束,帶著小本子上記得滿滿的采訪記錄,四組小記者又聚集在一起,七嘴八舌地分享自己聽到的、看到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把相似的答案歸攏到一起,總結出實體書店被讀者鐘愛的四大理由:
01 |紙質書的實在感 :親手摸書的紙張觸感,翻開書頁的那股獨特的油墨香,還能試讀幾頁的看看是否“對口味”,這些真真切切的體驗,這是網購看圖下單絕對沒有的。
02 |舒服的空間感 :書店有涼快的空調,燈光亮堂但不刺眼,可以不花一分錢,找個角落一坐,安安靜靜看半天書,沒人催你走,不像家里容易分心。這些都讓書店成為讓人放松沉浸的“文化客廳”。
03 |深度閱讀的體驗 :在書店里捧本紙書,眼睛舒服多了,注意力也更容易集中。沒有手機閱讀的彈窗打擾,能真正沉進去讀,跟著書里的故事或知識走,想得更深。這體驗,對眼睛和腦子都更“友好”。
04 |更多元的文化體驗 :除了賣書,書店還有咖啡飲料、有趣的文創產品,常常舉辦作家見面會、讀書分享會、小型展覽。書店變成一個能有更多交流的地方,這種帶著人情味的互動,可比冷冰冰的算法推薦有意思多了!
這一趟書店調研下來,小記者們可不只是找到了“書店為啥還有人愛逛”的答案。他們更親身實踐了當記者的“三板斧”:
● 敢開口:從有點害羞到能大方地向陌生人提問。
● 會傾聽:認真聽別人說話,抓住關鍵信息記下來。
● 勤思考:把一堆采訪回來的信息,分門別類,總結出實實在在的“四大發現”。
小記者們發現,書店的魅力,藏在手指翻書的觸感里和淡淡的書香里,也流淌在愛書人安靜閱讀或輕聲交流的氛圍中。這些都是冰冷的屏幕和快捷的快遞盒難以替代的溫度和連接。書店,依然是城市里那個讓人安心、讓人沉浸的“文化老友”。
除了城市調研之外,上周小記者們還走進四川大劇院大劇場,沉浸式觀賞了來自倫敦西區的親子音樂劇《Growl狼嚎》。
這部劇在角色設定上對傳統童話故事進行了大膽顛覆,兇惡外表的大灰狼實則溫柔善良、廚藝精湛,是森林守護者;小紅帽變成了青春期的男孩;外婆熱愛極限運動和搖滾;反派女性角色則是白手起家的項目經理。這些設定跳出了傳統框架,深深吸引了在場的小記者們,也是一次小記者們對傳統認知的調研探索,讓他們在劇情與角色中發現了諸多打破常規的“新答案”。
觀演過程中,不少小記者在觀演結束后還寫下了自己的劇評。小記者林琪雅在劇評中寫道:“這次音樂劇中的狼打破了大家的印象,為了守護森林、守護動物和精靈,勇敢對抗奇普和伐木工人。看完本次音樂劇,我認為不論是小朋友還是大人,都非常努力。大灰狼的勇敢、shorty的聰明機智以及其他小動物和精靈們的覺悟,奇普的狡猾,都在舞臺上體現了出來。”
這場觀演不僅是藝術熏陶,更在小記者們心里種下了“辯證思考”的種子。
更多成都商報小記者暑期活動,戳海報了解
▎一雙會發現的眼睛:看到城市生活的煙火氣,也看懂城市運轉背后的科技力
▎一次綜合技能的實踐:提問、采訪、調研、分析、思考、分享,一次活動全掌握。
▎一次公開的媒體展示:站上線下分享會舞臺,把調研中的觀察、思考分享給更多人;也可以把調研的成果變成文字,將有機會在《成都商報》及新媒體平臺署名發表,收獲用稿證書和現金稿費帶來的儀式感和成就感!
▎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探索,一起成長!
- 活動招募 -
【招募對象】
成都商報小記者
【活動時間】
2025年暑假7—8月,分多期進行,具體見小記者社群通知
【咨詢方式】
成都商報小記者新苗老師微信
即可咨詢詳情
2025年暑期,讓我們出發,
一起重新認識,我們深愛的這座城!
成為城市的觀察員、記錄者,
更是未來的參與者和倡議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