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2025年要積極發展首發經濟、冰雪經濟、銀發經濟。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放在了政府工作任務的首位。
截至2023年末,全國有60歲及以上人口29697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21.1%,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21676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15.4%。
銀發經濟作為向老年人提供產品或服務等一系列的經濟活動,涉及面廣、產業鏈長、業態多元、潛力巨大;發展銀發經濟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因此,銀發經濟不僅是應對老齡化的策略,也不僅僅養老院和醫療服務經濟,更是經濟轉型的新引擎!銀發經濟涵蓋了衣食住行、醫療保健、文教娛樂、適老化科技、智能家居和健康穿戴設備等全產業鏈,甚至重塑了傳統行業的邏輯。那么,銀發經濟將為哪些產業帶來新機遇?
“銀發經濟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產業。”上海市老年學學會老年旅居專業委員會聯席秘書長、中國網中國商務頻道總監梁長玉認為,銀發經濟不僅僅是旅游、養老和醫療服務,更是適老化科技、健康穿戴設備、智能家居和景區酒店等創新轉型和產業升級的新機遇。
梁長玉介紹,很多企業還沒有意識到銀發經濟的機遇,“新老年群體”正在重塑中國經濟,他們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一代受益者,普遍具有較高教育水平和職業素養;他們拒絕"養老"標簽,他們的退休宣言是:不是養老,是享老!
退休對“新老年群體”來說,不是年齡變老了,而是新生活的開始!他們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老人",而是擁有全新消費觀念和生活方式的"新老年”群體。
對于旅游來說,他們拒絕走馬觀花的傳統觀光游,更青睞養生度假、文化體驗等深度旅游產品。攜程數據顯示,60歲以上用戶年旅游消費增速達25%,遠超其他年齡段。
從智能家居到老年健身器材,從無障礙出行到穿戴設備,針對"新老年群體"的科技產品正在逐步形成完整產業鏈。預計到2030年,中國適老化改造市場規模將突破5000億元。
老年教育培訓火爆,線上學習平臺銀發用戶激增。養生、書法、繪畫、攝影等傳統課程之外,手機應用、短視頻制作等數字技能培訓也備受青睞。
經調研發現,他們中超過60%的人表示愿意為提升生活品質付費,40%的人有明確的旅游、學習等消費計劃。
調研顯示,"新老年"智能手機使用率已達78%,但他們仍然看重實體店的體驗和專業的服務。
“新老年群體”的產品和服務消費空間巨大,銀發經濟的風口正強烈激發產業與投資的想象力。梁長玉表示,銀發經濟正成為多個賽道的新技術應用推廣的市場驅動力,成為新質生產力建設和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新老年群體"不僅是一個人口現象,更是一場深刻的消費革命。梁長玉建議,面對銀發經濟的風口和快速崛起“新老年群體”的市場,企業需要轉變傳統思維,從產品設計到營銷策略進行全面革新,誰能夠真正理解并滿足"新老年群體"的需求,誰就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奪得先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