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回暖,“去布爾津踏春”被不少游客寫進了出行計劃中。
這個春天,不僅可以在布爾津觀杏花賞桃花,還可以來看歌舞、望飛鳥、品美食、放風箏。
走出家門,來到小城,“無處不風景”的旅途會讓游客驚喜連連。
4050設施農業基地的杏花、窩依莫克鎮的桃花陸續綻放,游客可以身著漢服邂逅杏花,體會“人面桃花相映紅”;也可以來到桃花樹下,感受“桃花夭夭,灼灼其華”。
中俄老碼頭風情街以沉浸式場景為特色。
中蘇航運紀念館里的往事與金山書院的誦詩聲交織、冬不拉的悠揚琴聲與哈薩克族刺繡非遺技藝呼應、奶茶館里熱騰騰的酥油奶茶與來自天南海北的方言相融。
這條三公里的街區,是當地文化體驗的重要載體之一。
如今,它有著引人矚目的多重身份,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自治區級特色街區、第一批自治區旅游休閑街區,自治區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公布的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典型案例之一。
依托基礎設施提質,鄉村旅游的消費場景也在不斷升級。
禾木哈納斯蒙古族鄉禾木村于今年年初入列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俗文化旅游優選點名錄。
該村莊通過優化改造保留了老村肌理,引入具有傳統民俗風情的餐廳、茶館、演藝場所,以及融入現代風格的民宿、咖啡館、旅拍店等,構建出生活化消費場景。
同時,村莊還通過舉辦刁羊、賽馬、篝火晚會等活動,進一步豐富游客體驗。
當“說走就走”的旅游需求遇到“恰逢春暖花開”的布爾津時,多樣化的旅游消費場景讓游客們充分領略到了旅游的魅力。
布爾津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武雷說:“今年春天,我們會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關注休閑旅游內容,比如特色住宿和深度游,加大對戶外露營、非遺項目等元素的開發整合,讓游客的春日旅途從單純賞景轉向復合型體驗。”
(文/黃鳥 胡艷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