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抓機遇爭訂單、拓市場。為期3天的2025中國紡聯春季聯展日前落下帷幕,紹興千余家參展企業以展團形式統一亮相,實力圈粉、收獲頗豐。
展會訂單是市場風向標,筆筆訂單背后,是紹興紡織企業以天生的敏銳性和行動力,緊跟市場,推動材料創新、制造創新、產品創新、應用創新的不懈努力,更是紹興紡織產業拔節生長的活力密碼。
今年以來,全市大大小小的紡織企業最大的感受就是“卷”。價格競爭持續,企業利潤承壓,產業鏈生態面臨考驗。
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紡織作為紹興傳統優勢產業,如何擴內需、破內卷?
搶占“市場縫隙”,打造“配套專家”,是紹興紡織企業不約而同的應對之策。
瞄準一根紡絲“沖鋒”,紹興誠邦高新纖維科技有限公司能將一根滌綸絲做成不同形狀:截面形狀為十字吸排,具備吸濕速干功能;截面形狀為中空,具備更好的保暖功能……“我們還通過添加抗菌、抗靜電、抗紫外線等功能母粒,實現纖維的不同性能。”公司辦公室主任葉麗花說。
誠邦高新纖維的生存之道,是基于原有賽道尋求突圍,利用“船小好掉頭”的民營企業優勢,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中實現差異化突圍。
紹興紡織的另一種破題之策是開辟新賽道。眼下,戶外運動火熱,科技面料吃香。3月18日,中國輕紡城首個戶外功能面料專營區開業,沖鋒衣、功能性面料、露營裝備、戶外運動照片墻……“戶外運動+”讓紹興紡織面料找到一片新藍海。
不論何種選擇,只要創造新供給,紹興傳統紡織產業就能煥發新活力。眼下,紹興傳統紡織產業正依托先進適用技術,“紡”出新氣象、“織”就新市場。
1秒鐘就能“吐”出1米多印有精美圖案的花布,不同圖案間可隨時切換……在位于紹興濱海新區的海印數碼科技有限公司,不少大型印染企業爭相采購一臺名為“鯤”的高速數碼印花機。“工作效率比傳統機器提升近20倍,能耗卻降低40%。”談起這臺自主研發的高端設備,公司董事長宋水友很是自信。
傳統不等于低端,核心在于創新。今年2月,我市出臺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明確到2026年10月,將完成紡織印染行業內343家企業的數字化改造工程,引領中小企業深度轉型。
創意設計同樣是紡織品的重要附加值,但時尚資源并不容易集聚。
為實現產業突圍,近年來我市大力涵養時尚生態。如柯橋區積極推動時尚創意產業發展,以“天天時尚”計劃造濃時尚氛圍,以“經緯計劃”招引時尚人才,以時尚平臺加速資源集聚,去年舉辦各類時尚創意活動106場。今年,柯橋將進一步整合紡博會、時尚周資源,加強與國際知名企業、時尚機構等對接,持續開展好系列活動,出臺時尚產業轉型政策,全力推動設計師小鎮建設,為紹興紡織注入更多創新活力。
當資源受限,尋求向外生長是生存的本能。瞄準全產業鏈方向不斷延展,正成為許多紹興紡織企業的選擇。
身處柯橋紡織產業集群,浙江東進新材料有限公司不甘心只做織造,它把“全鏈化專精特新的研發生產”作為突圍之道,涉足前端的紡絲生產,后端的印染、成衣銷售,企業內部“加載”出紡織全鏈條,逐步擺脫對上下游企業的依賴。
“全鏈化是為了達到更強的可控性。”東進新材料副總經理謝國炎說,現在一接到客戶需求,能實現三天設計打樣、一周出小單、兩周批量出貨。快速反應加上高精度的品控水平,牢牢“拴”住了中高端客戶。
行業龍頭向全產業鏈進軍,全市域層面也在想方設法補鏈強鏈。
年初,我市百億級項目寶萬碳纖維順利投產,建成后將形成年產2.5萬噸聚丙烯腈基碳纖維原絲能力,成為全省最大的碳纖維原絲生產基地。
以高性能碳纖維為重點方向,柯橋區已擁有寶萬碳纖維、寶旌炭材料、中鷹新材料等一批碳纖維企業項目,形成“裝備—原絲—碳化—復材—應用”產業鏈,碳纖維及復合材料集群更是被浙江省選定為“新星”產業群試點。
“國際競爭、區域競爭表面上看是產品和企業的競爭,實質上是產業鏈和產業體系的競爭。”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助推紹興紡織企業深度對接,推動產業鏈水平分工、垂直整合、相互促進,全力打造環杭州灣現代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爭創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向“新”求“質”,勇于突破產業天花板,紹興紡織永遠在春天。(紹興日報 記者 徐晶錦 杜珊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