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國務院印發了《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規劃》指出,建設數字中國是數字時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的有力支撐。加快數字中國建設,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
《規劃》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橫向打通、縱向貫通、協調有力的一體化推進格局,數字中國建設取得重要進展。數字基礎設施高效聯通,數據資源規模和質量加快提升,數據要素價值有效釋放,數字經濟發展質量效益大幅增強,政務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明顯提升,數字文化建設躍上新臺階,數字社會精準化普惠化便捷化取得顯著成效,數字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積極進展,數字技術創新實現重大突破,應用創新全球領先,數字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數字治理體系更加完善,數字領域國際合作打開新局面。到2035年,數字化發展水平進入世界前列,數字中國建設取得重大成就。數字中國建設體系化布局更加科學完備,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各領域數字化發展更加協調充分,有力支撐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魯班軟件運維綜合管理平臺,利用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手段,面向新城規建管全生命周期,從規劃、建設著手,基于數字化模型,輔助城市開發建設管理;通過數字孿生城市建設,不斷積累新城數據資產,為后續長期運營提供數字和平臺支撐。
規劃階段:整合資源、優化配置,輔助規劃管理和決策更精準、更科學
建設階段:虛實交互、精準協同,協助建設品質和效率提升,節約成本
運維階段:支撐城市治理精細化、智能化,統籌數字資產,推進數字產業化
通過構建全面的數據管理平臺,實現對園區運維的深度洞察和智能決策。數據管理平臺整合了來自各種
傳感器和系統的數據流,運用先進的分析工具,將這些數據轉化為有價值的信息和預測模型,確保了運維活 動的高效性、可預測性和適應性,從而為園區的運營提供了堅實的數據支撐,優化了資源配置,提升了服務 質量,最終實現園區管理的智慧化。
AI應用:智慧運維
基于時空融合大數據智能監測、分析,對資產、設備、設施等進行智能動態管理;融合BIM+AI+IoT+ 視頻等技術手段,實現智慧運維全流程支持。
1. 基于空間數據與智能傳感器,實時采集設備狀態,結合BIM+AI三維影像與
視頻監控數據融合, 實現智能巡檢。
2. 基于IoT智能傳感器,智能預警閾值設置,支持動態監測,即時故 障預警,分級上報。
3. 融合空間計算、路徑規劃與運維人員定位、工作狀態、技能水平等信息匹配,實現智能工單派發。
4. 基于知識庫語義檢索分析,智能診斷故障類型,分析解決方案。
5. 基于視頻監控與三維模型虛實融合,支持遠程專家輔助,實時視頻分析,動態檢索知識庫,實現智能故障精準定位及維修。
6. 基于IoT智能傳感器與基于時空大數據關聯系統分析,確認問題解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