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養生達人來說,做好養生之前的準備工作其實也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在養生之前,大家到底需要注意些什么呢?其實很簡單,就是要了解自己究竟屬于什么體質,只有這樣,才能更有針對性地去進行養生藥材方面的選擇,以更好地發揮調養功效。而在中醫領域中,常見的體質有三個,即怕冷的陽虛、怕熱的陰虛以及既怕冷又怕熱的陰陽兩虛。
陽虛,顧名思義就是體內的陽氣不足,陽氣具有溫暖的作用,如果體內的陽氣出現虧損,那么就很容易導致身體惡寒,手腳逆冷。那么,我們體內的陽氣究竟是如何丟失的呢?這就跟我們平時的飲食習慣和生活作息有關了,在飲食上,若是過于喜愛食用寒涼食物、酷愛冷飲,那怕是在天氣寒冷的冬季,也少不了冷飲,那么在這個時候,體內的脾胃就很容易遭殃,由于寒涼之氣大量襲入體內,所以就需要補充大量的陽氣來維持身體的陰陽平衡。
除此之外,長時間呆在冷氣充足的空調房里,也會對體內的陽氣造成耗損;另外還有一個現象,就是上火病癥,對于上火,很多人都會選用寒涼藥來緩解,但大家要知道的是,我們體內的火熱具有實證和虛證之別,對于虛火的患者,更應該以滋陰降火為主,一味用清熱藥來緩解,可能會加重病癥,久而久之,就會造成陰陽兩虛的局面。
說完陽虛,我們再來了解一下陰虛,陰虛一般來說就是體內陰液不足,耗傷了體內的陰血所致,陰虛的人常常會覺得手腳發熱,內心煩躁,中醫稱這樣的癥狀為“五心煩熱”,尤其是到了晚上,會非常容易出汗。那么哪些行為是最容易耗損陰血的呢?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熬夜,中醫認為,肝藏血,腎藏精,而在原本應該休息時間,還促使體內的臟腑“加班工作”,那么就勢必要耗損更多的精氣神來得以維持。
那么,針對陰虛和陽虛,中醫究竟是怎樣治療的呢?實際上,中醫里具有補陽氣、滋陰血療效的中藥有很多,比如補陽氣的名貴中藥鹿茸、冬蟲夏草,滋陰的百合、黃精等,此外,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這兩味藥材,也同樣是醫家常用的中藥,一味補陽,一味補陰。
女貞子是一味甘涼的藥材,主要歸入體內的腎經和肝經,中醫認為,甘能補益,涼能清熱,所以女貞子具有滋補肝腎、清虛熱的效果,生活中,或是因陰虛不足而出現頭暈目眩、腰膝酸軟等病癥,那么這個時候就不妨試一下女貞子這味藥材。在《神農本草經》中,對女貞子這味藥材有著很全面的解釋,即“安五臟,養精神,除百疾”,到了明朝,李時珍也在《本草綱目》中也說到了女貞子具有“強陰,健腰膝,明目”的作用,在《醫方集解》里有一個很經典的藥方,叫做“二至丸”,主要由女貞子和墨旱蓮配伍而成,也專門用來治療肝腎陰虛。
而這味補陽的藥材就是“肉蓯蓉”,肉蓯蓉是一味藥性甘溫的藥材,具有質潤滋養的效果,主要歸入體內的腎經,肉蓯蓉的藥性緩和,在補充陽氣時,一般不會對陰氣造成損耗,特別適合陰陽兩虛的人群使用,同時,肉蓯蓉還歸入大腸經,也被醫家常用于治療腸燥便秘等癥狀。
總得來說,這兩味藥材的藥性都比較緩和,養陰不耗陽氣,溫陽不損陰血,兩者合用,共同發揮著陰陽雙補的功效,特別適合陰陽兩虛的中老年人。
【本圖文由“神希園”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周淺,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復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