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明文小說連載之二十八
民間有這樣一種說法:當一個人走向人生巔峰,旁人往往會說,“這是他家祖墳冒青煙了”。這話直白易懂,意思是此人的成功,冥冥之中與他家祖墳的埋葬位置緊密相關。
倘若只是一個人這么講,我們大可以認為他在胡謅;可要是許多人都這么說呢?要是某段時間內流行這種說法,我們或許會覺得這是跟風;但要是千百年來都一直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呢?
有時候,我們內心難免犯嘀咕:這兩者,難道真有某種關聯?
王家堡的 “王半仙”,是個對 “墓地風水” 深信不疑的人。與常人不同,他對風水的篤信近乎狂熱。“王半仙” 本名王山,向來癡迷風水學。閑暇時,就愛與各路風水師混在一起交流切磋。
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長期浸淫其中,他染上了職業病,一開口便是 “袁天罡”“李淳風”“諸葛亮”“劉伯溫”,閉口不離《推背圖》《八卦圖》《燒餅歌》。漸漸地,直接叫他王山的人少了,稱呼他 “半仙” 的反倒多了起來。
這外號倒也形象貼切,一方面是調侃他整日神神叨叨的模樣,另一方面,“仙” 字的一半正是 “山”,恰如其分。如此看來,最初給他起這個外號的人,倒也有些巧思。
“王半仙” 鉆研風水,并非全是花架子。與人閑聊時,時不時蹦出幾個專業術語,像 “墓地十不葬”“墓地十不向”“遷墓十觀”,一般人還真接不上話茬。尤其是他能一口氣熟練背出 “十不葬” 歌訣:“一不葬粗頑塊石;二不葬急水灘頭;三不葬溝源絕境;四不葬孤獨山頭;五不葬神前廟后;六不葬左右休囚;七不葬山岡繚亂;八不葬風水悲愁;九不葬坐下低小;十不葬龍虎尖頭。”
圍觀的人聽得一頭霧水,暈頭轉向,可瞧他那口若懸河的口才和十足的架勢,常常被他唬得一愣一愣的,只剩下豎大拇指和鼓掌的份兒。每到這時,便是 “王半仙” 最得意的時候。聽多了奉承話,久而久之,他便有些飄飄然了。
幾年過去,隨著 “道法” 日益精進,“王半仙” 愈發深陷風水決定論之中。他的老父親是個理智之人,當了一輩子老師,有意要提點兒子。
一日,老父親對兒子 “王半仙” 說:“山兒啊,聽說你的風水術越發高明了。我先給你講個廣為流傳的故事,然后問你幾個問題,你幫我解答解答。”
“王半仙” 平日里就好為人師,如今見當了一輩子老師的老爺子都來向自己請教,心里樂開了花,嘴上卻故作謙虛:“好的,父親您講!”
老父親娓娓道來:明朝時,有一家人生活頗為落魄。即便如此,每逢有逃荒流浪到此地的人上門討飯、求粥,他們都會施以援手。后來,有個南方人因老家鬧水災逃到北方,恰好路過這戶人家。他見有座房子,料想屋內有人居住,便敲門求助,想討些干糧。這家女主人見又有人逃荒而來,心生憐憫,給了他兩個小窩頭。逃難者吃完窩頭,滿心感激,便告知女主人自己其實是個風水師,如今落魄至此,承蒙女主人相助,無以為報,愿為她家點一處風水寶穴(點穴即幫人尋找優質墳地)。
女主人聽后喜出望外,趕忙請風水師幫忙。風水師一番勘察,為她家尋得一處風水極佳的墳地,稱此地前有暗山,后有靠山,左有青龍,右有白虎,護砂齊整,前有水池,絕佳之地。女主人千恩萬謝,風水師隨后離去。
然而,這風水師心懷不軌。他算出這家人十年后必出富貴,打算等那時再上門索要錢財回報。沒過幾年,這家老太太去世,主人家依照風水師的指點,將老人葬在了那塊風水寶地。約莫十年光景,這家的孩子長大成人,一舉考取狀元功名,被任命為某地父母官,家境瞬間富裕起來,家族也跟著興旺發達。
此時,風水師掐指一算,覺得是時候去討賞了。那家女主人見到風水師,又驚又喜:“哎呀!你不就是當年給我家點穴的風水師嘛!恩人吶,多虧您給點的穴,我家孩子如今出息了,中了狀元,還做了地方官,年俸有五百石呢。我這就報答您!” 說罷,女主人拿出五千兩白銀酬謝風水師。
可風水師卻大為惱火,他本想著能得到十萬兩黃金,覺得狀元郎完全有能力拿出這么多錢來報答他。可現實卻事與愿違,女主人沒能滿足他的貪欲。其實,這家人為官清廉,朝廷撥給狀元郎的錢財都被他用來造福百姓、治理災害了,家中并無多少額外收入。這五千兩白銀,對他們家而言,已然是傾其所有。但風水師不明真相,以為是女主人摳門,不舍得多給。他怒火中燒,決意報復。
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風水師偷偷跑到這家人的墳地,在墳邊埋下了一些道家煉丹用的汞和銅等金屬。他心里盤算著:你們家這么吝嗇,只給我這點錢,看我怎么整治你們。如今也是如此,誰家墳地周邊若出現廢舊垃圾、塑料袋或金屬原料,只要不超過方圓五百米,往往都是墳主后人的麻煩源頭。
可半年過去了,這家的狀元郎非但沒出任何事,反倒愈發順遂。皇帝給他加官進爵,從地方父母官直接提拔到京城,升任三品文官,女主人也被封為誥命夫人。風水師滿心疑惑:這怎么可能?我技術如此高超,為何我設的局不靈了呢?于是,他又找了個夜晚,偷偷前往墓地一探究竟。到那兒一看,他先前埋下的東西竟不翼而飛。這讓他一頭霧水,他當時埋得極為隱蔽,無人知曉,周邊也毫無被人動過的痕跡,東西怎么就沒了呢?他百思不得其解。最終,風水師為此事郁郁寡歡,抱憾而終。
不過,在臨終前,他出現了回光返照,看到了一幕幻影。他瞧見自己在埋金屬之時,旁邊竟有一位土地爺正看著。原來,這家母子平日里虔誠供奉土地爺,每日燒香祭拜,極為誠心。土地爺深受感動,一直庇佑著他們家。而這家人的墳地恰好在土地爺的管轄范圍內,平日里土地爺也會悉心看守。風水師使壞時,土地爺怒不可遏,當場就把那兩塊金屬收走、化解了……
講到這兒,老父親故意停頓了一下,瞇著眼,看向兒子 “王半仙”:“山兒啊,從這個故事里,你說說,到底是風水重要,還是因果重要?”
“王半仙” 沒料到父親會拋出這樣的問題,為了不在父親面前丟面子,趕忙在腦海中快速搜索兩者的解釋:“嗯…… 這個嘛…… 好像沒法簡單比較…… 只能說,因果是前世因緣業障的體現,風水關乎現世生辰八字的吉兇,兩者都挺重要的吧!”
“你這總結,有點模棱兩可啊,我聽得不太明白,你自己弄清楚了沒?” 老父親似笑非笑地看著兒子。
面對老父親的調侃,“王半仙” 想爭辯,卻又不知從何說起,只能囁嚅著:“這個事兒有點復雜……”
“復雜個屁!” 老父親打斷兒子無力的辯解,“依我看吶,道理簡單得很。因果是命,風水是運,好命不怕運來磨!風水師技術再高,也抵不過人心善惡。心善之人,根本不會被外界干擾,你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面對這毫無破綻的邏輯,“王半仙” 默不作聲,內心卻早已默默認同。
老父親見時機成熟,繼續開導:“以我大半輩子的人生經驗來看,風水肯定是有的,它融合了天文、氣象、地理等諸多科學知識。但是,你更要堅信: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前者不過是常識,后者才是天道。”
看著平日里寡言少語,關鍵時刻卻見解不凡的老父親,再想想自己平日里那 “半桶水” 晃蕩的行徑,“王半仙” 不禁羞愧地連連點頭稱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