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中國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李勝利、會長助理康亞軍帶領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到訪位于杭州的浙江芒種品牌管理機構,并與浙江芒種品牌管理機構董事長魏春麗、總經理楊巧佳、副總經理魯昕、周葉潤等圍繞水產品牌建設展開深度交流,雙方聚焦水產行業品牌化發展,挖掘產業潛力,助力鄉村振興與區域經濟發展。水產養殖網總編蔡俊、上海國際漁業博覽會項目總監魏士軍陪同調研。
中國漁業協會對漁業品牌建設高度重視。當下,農業品牌建設備受矚目,果品、茶葉等品類發展迅猛,相比之下,漁業和水產的品牌建設進程較為緩慢。在此背景下,中國漁業協會期望攜手浙江芒種品牌管理機構借助其在農業品牌領域的專業經驗,探索契合漁業行業的品牌發展模式。
交流會上,浙江芒種品牌管理機構詳細介紹了其在農業品牌領域的工作成果。自2004年起,該團隊便投身中國農業品牌建設,經過多年深耕,已構建起從理論研究到實踐應用的完整體系。在理論研究方面,團隊不僅提出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概念,還持續開展品牌價值評估、品牌聲譽評價等研究工作,其中茶葉品牌價值評估已連續進行17年,積累了海量數據與豐富經驗。
在品牌規劃與實踐領域,浙江芒種品牌管理機構成果豐碩,已完成兩百多個品牌規劃項目,業務涵蓋產業突破、產業整合和全域融合等多種模式。例如,在產業突破模式下,助力煙臺海參、固城湖螃蟹、長蕩湖螃蟹等單品做大做強;通過產業整合,幫助像麗水山耕這樣的區域整合品牌實現發展;在全域融合方面,參與打造多個城市品牌。此外,團隊還在傳播營銷、數字化管理、鄉村運營及人才培養等方面積極探索,通過農事節慶品牌化、電商運營、數字化小程序開發等方式,推動農業品牌發展,同時培養鄉村CEO,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持。
針對漁業特點,雙方重點探討了品牌價值評估模型和品牌聲譽評級的應用。浙江芒種品牌管理機構介紹了品牌聲譽和品牌價值評估模型,考慮到水產行業數據獲取的特殊性,雙方認為可基于現有模型開發更具針對性的指數,如品牌影響力綜合指數等,同時加強與各方合作獲取數據,優化模型,提升評估準確性。
文化建設也是雙方交流的重要內容。隨著國家對文化復興的重視,漁業行業的文化挖掘與建設愈發關鍵。浙江芒種品牌管理機構分享了在茶葉文化力指數研究方面的經驗,表示可針對漁業產業特點,結合各地漁業文化,如查干湖冬捕、汪滿田魚燈、紫鵲界梯田漁稻、千島湖巨網捕魚等,設計調查問卷,開展文化力指數研究。協會可通過承接地方任務,在文化相關活動發布研究報告,推動漁業文化建設與品牌宣傳。
此次交流為中國漁業協會與浙江芒種品牌管理機構的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雙方將攜手推動水產行業品牌建設,助力產業升級,在鄉村振興和區域經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