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春人文學院“同心工惠”學生調研團隊聚焦長春市福祉服務行業,開展了一項以積極組織行為學為基礎的深度調研,旨在深入了解該行業從業者的心理健康狀況及面臨的問題。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福祉服務行業的重要性愈發凸顯。然而在長春,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轉型的關鍵城市,該行業卻遭遇“人文守護者危機”。調研數據令人憂心:全國養老服務行業從業者流失率超過40%,多數員工因低薪酬、高情感消耗和職業發展受限而陷入焦慮,行業發展受到嚴重阻礙。
此次調研以積極組織行為學為理論框架,選取長春市多家機構及長春人文學院社會福祉學院為調查對象,通過文獻調研、問卷調查、深度訪談等方法,收集504份有效問卷,剖析行業人員心理健康、工作狀況等多維度問題。 在調研過程中,令人心酸的情況不斷浮現:護工們長期直面老人的衰老、病痛與死亡,不僅要承擔強度的護理工作,還要給予老人情感關懷,巨大的情感耗竭讓他們疲憊不堪。同時,社會對養老護理工作的偏見,使得護工職業認同感降低,進一步加重了他們的心理負擔。
福祉服務行業員工心理健康亟待關注,基于調查結果,團隊給予了一系列的針對性策略,建議機構設立心理健康認證項目,提供線上線下咨詢服務;針對護工開展技能培訓,完善薪酬與晉升機制,合理排班;推行跨代際互助制,開展師徒項目與交流活動,全方位守護員工心理健康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