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科技企業家阿諾·達西耶
在世界媒體依舊聚焦在特朗普對全球征稅之際,法國的一企業家阿諾·達西耶(Arnaud Dassier)投書《回聲報》論壇指出,烏克蘭可以成為歐洲所需的高科技、低成本車間,以減少對中國的依賴,提高對美國的競爭力。他還強調,烏克蘭不需要加入歐盟就能做到這一點。
阿爾諾-達西埃稱道,烏克蘭的人均收入是中國的一半以上。烏克蘭擁有豐富、高技能和具有競爭力的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是加強歐洲經濟主權的戰略機遇。
烏克蘭人偏愛科學學科,以至于該國有時被稱為“人才搖籃”。繼信息技術部門成為歐洲主要的服務供應商之后,烏克蘭工業在生產軍事裝備方面也擁有高水平的專業知識。這一傳統可以追溯到前蘇聯時代,后在戰爭經濟的推動下得到了有力的恢復。
烏克蘭融入歐洲工業結構將增強其能力,并有助于歐洲迅速重整軍備。烏克蘭每年生產幾百萬架無人機,而法國為自己設定的目標也只有700 架。 通過與烏克蘭公司合作,歐洲企業可以開發最先進的設備,從前線的經驗中獲益,而且成本低廉,同時確保其相對于美國競爭對手和中國零部件的自主性。
烏克蘭加入歐盟:一個錯誤的好主意
這是否意味著烏克蘭應該加入歐盟?達西埃回答是,這一倉促的計劃與其說是理性分析的結果,不如說是德國人悲天憫人的浪漫主義和烏克蘭人絕望的產物。烏克蘭有可能因為必須遵守正在毀掉歐洲經濟的監管和能源受創而失去作為其主要資產的靈活性和競爭力。
相反地,從國際重建資金中獲益,同時保持低水平的標準,使其能夠向世界其他地區出口產品,這才符合歐洲的利益。無論如何,烏克蘭遠未做好融入歐洲市場的準備。更不用說烏克蘭人才流失到歐洲的風險了。
達西埃認為,更明智的做法是將烏克蘭視為歐洲的首選車間、實驗室和分包商。在這里的歐洲企業可以進行創新和生產,不受布魯塞爾官僚機構的限制。這是中國近幾十年來一直扮演的角色,如今烏克蘭可以取而代之。
在農業領域,情況更是如此,這是烏克蘭的另一大財富。烏克蘭是歐洲大陸最大的農業國。其富含腐殖質的土壤特別肥沃。戰前,烏克蘭供應著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 50% 的糧食儲備,在全球糧食安全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烏克蘭谷物生產成本比歐盟低30%。與其讓烏克蘭成為歐洲市場上一個強大的農業競爭者,同時迫使其遵守其最高級別的衛生和環境法規,不如保持烏克蘭農業的自由,通過嚴格的進口配額和高關稅保護歐洲農民,將其產品導向其天然市場--新興國家,這才是更明智的做法。在進入歐洲市場之前,烏克蘭雞肉在亞洲和非洲國家非常暢銷。
烏克蘭可以成為歐洲新的戰略伙伴,為所有國家帶來經濟利益,并為歐洲主權服務。要想從這種合作中獲得所有共同利益,倉促加入條條框框繁瑣的歐盟將是適得其反的偏離方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