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茶癡張源《茶錄》:汲泉煮茗,以自愉快

0
分享至


洞庭張樵海山人,志甘恬澹,性合幽棲,號稱隱君子。其隱于山谷間,無所事事,日習誦諸子百家言。每博覽之暇,汲泉煮茗,以自愉快。無間寒暑,歷三十年,疲精殫思,不究茶之指歸不已。故所著《茶錄》,得茶中三昧。余乞歸十載,夙有茶癖,得君百千言,可謂纖悉具備。其知者以為茶,不知者亦以為茶。山人盍付之剞劂氏,即王蒙、盧仝復起不能易也。吳江顧大典題

洞庭西山的張樵海先生(即張源,號樵海山人),甘于恬淡的生活,性情契合幽居隱居之道,被世人稱為真正的隱士。他常年隱居在山谷之間,看似無所事事,實則每日專心研讀諸子百家的經典著作。每當讀書的閑暇時光,他便汲取山泉烹煮香茗,以此獲得內心的愉悅。無論是寒冬還是酷暑,他堅持這種生活整整三十年,耗盡精力與心思,不徹底探究茶道的真諦絕不罷休。因此他所著的《茶錄》,真正領悟了茶道的精髓。我(顧大典)辭官歸隱已有十年,素來癡迷茶道,得到張先生這數千字的著作,發現其中對茶事的記載可謂細致周全。懂茶之人能從中看到茶道的真諦,即便不懂茶的人也能將其視作茶事指南。先生何不將此書刊印流傳?即便是唐代精通茶道的王濛、盧仝復生,也無法對此書作出更好的修改了。——吳江顧大典作序

張源隱居洞庭西山三十年,"志甘恬澹,性合幽棲"的生存選擇,看似是對世俗功名的疏離,實則是以茶為媒的主動修行。他在"日習誦諸子百家言"的學術積累中,將茶事提煉為貫通儒釋道的實踐哲學——既暗合道家"道法自然"的宇宙觀(采茶講究"谷雨前五日"的時序規律 ),又踐行儒家"格物致知"的治學精神(三十年"疲精殫思"研究制茶火候 )。這種隱逸非消極避世,而是通過茶道實現"天人合一"的主動求索。

既有儒家的格物致知之修學,也有莊子的技進乎道的極致追求。

一采茶

采茶之候,貴及其時,太早則味不全,遲則神散。以谷雨前五日為上,后五日次之,再五日又次之。茶芽紫者為上,面皺者次之,團葉又次之,光面如筿葉者最下。徹夜無云,浥露采者為上,日中采者次之,陰雨中不宜采。

采茶的時機至關重要,貴在把握最恰當的時間。采摘太早會導致茶葉滋味不完整,過晚則茶韻消散。具體而言:谷雨節氣前五天采摘的茶葉品質最佳,后五天次之,再五天則更次一等。茶芽形態方面,呈紫色的芽葉為上品,表面有褶皺的次之,葉片蜷曲的再次之,而像細竹葉般光滑平展的最差。天氣選擇上,整夜無云、清晨帶露水時采摘的茶葉最優,正午時分采摘的稍遜,陰雨天氣則完全不宜采茶。

我們現在采茶,在江南產區,主要節點在清明節前后。到了谷雨,已經晚了。全球氣候變暖導致茶樹萌芽期普遍提前。研究表明,近50年中國主要茶區春季氣溫每10年上升0.3℃,茶樹發芽期平均提前5-7天 。以江南茶區為例,傳統谷雨(4月19日前后)采茶的時間窗口,現已整體前移至清明(4月5日前后)。這種物候變化使得"明前茶"成為氣候適應性的自然選擇,例如龍井茶核心產區2024年首批春茶3月15日即開始采摘,較20年前提前近20天 。

現代飲茶文化更注重感官體驗,推動采摘時間前移:

1)外形審美:明前茶的"蓮心""旗槍"形態(單芽或一芽一葉)符合現代茶藝美學需求 。

2)口感追求:嫩芽中茶氨酸含量可達4.1%(谷雨茶僅2.8%),帶來更顯著的鮮爽體驗。

不同茶類的工藝需求催生時間分化:

1)綠茶系(龍井、碧螺春):堅守明前標準,核心產區90%產能集中于清明前后

2)烏龍茶系(鐵觀音):延續"開面采"傳統,谷雨后待新梢成熟

3)黑茶系(普洱茶):部分古樹茶仍按傳統在谷雨前后采摘,獲取更豐富內含物。

二 產

谷中者為上,竹下者次之,爛石中者又次之,黃砂中者又次之。

生長在山谷中的茶樹品質最佳,竹林下生長的次之,風化巖石地中的再次之,黃色沙土地中的最次 。

陸羽在《茶經·一之源》將茶樹生長土壤分為三等:

1)上者生爛石:指風化程度高、含腐殖質的巖石母質土壤,具有空隙率40%以上、有機質含量>5%的特性,能促進茶樹根系深度延伸

2)中者生礫壤:含30%-50%碎石顆粒的砂壤土,保水性較差但透氣性佳,適合灌木型茶樹生長

3)下者生黃土:粘粒含量>60%的致密土壤,孔隙率僅15%-20%,易板結抑制根系發育

而明代張源在《茶錄》中提出四類環境分級:

1)谷中者為上:晝夜溫差8-10℃的山谷微氣候,促進氨基酸積累(谷氨酸含量可達2.3mg/g)

2)竹下者次之:竹林遮陰度30%-50%,漫射光環境利于茶多酚形成

3)爛石中者又次之:與陸羽標準相比降級,因明代炒青工藝更重視鮮葉嫩度

4)黃砂中者最次:保水保肥力差,新梢生長周期縮短15天,內含物減少25% 。

陸羽時代以蒸青團茶為主,需要高多酚含量(>28%)支撐后續壓制工序,爛石土壤茶樹的多酚含量可達32.5% 。明代炒青工藝興起后,張源更重視氨基酸總量(>4.1%)帶來的鮮爽度,山谷茶區的游離氨基酸比爛石區高15% 。

三 造茶

新采,揀去老葉及枝梗碎屑。鍋廣二尺四寸。將茶一斤半焙之,候鍋極熱始下茶。急炒,火不可緩。待熟方退火,徹入篩中,輕團那數遍,復下鍋中,漸漸減火,焙干為度。中有玄微,難以言顯。火候均停,色香全美,玄微未究,神味俱疲。

新采摘的茶葉,挑選去掉老葉子以及枝條、梗莖、碎屑。準備一口直徑二尺四寸的鍋。把一斤半的茶葉進行烘焙,等到鍋非常熱的時候才把茶葉放下去。快速翻炒,火力不能減弱。等到茶葉炒熟了才撤去旺火,倒入篩子中,輕輕地團轉揉搓幾遍,再放回鍋里,逐漸減小火力,以烘焙干燥為標準。這里面有微妙的訣竅,很難用言語表達清楚。如果火候掌握得恰到好處,茶葉的色澤和香氣就會非常完美;要是沒有深入研究這些微妙之處,做出來的茶葉神韻和味道都會大打折扣。

制茶步驟詳解

1、原料處理

新采摘的茶葉需先剔除老葉、枝梗及碎屑,僅保留嫩芽嫩葉 。

2、炒制器具

使用寬約80厘米(明代二尺四寸)的特制鐵鍋,每次投茶量為一斤半(約900克) 。

3、火候控制

3.1預熱階段:將鐵鍋燒至極熱狀態(約260℃),此時鍋底呈暗紅色方可下茶 。

3.2急炒階段:茶葉入鍋后需快速翻炒,全程保持猛火不減弱。這種高溫急炒能在30秒內破壞酶活性,阻止茶葉氧化褐變 。

3.3退火時機:待茶葉呈現"熟"的狀態(葉緣微卷、香氣透發),立即撤去明火 。

4、揉捻定型

將初炒茶葉移至竹篩中,采用"輕團那"技法(即輕柔旋轉揉捻)反復操作5-6次,使茶汁滲出、條索緊結 。

5、梯度烘焙

5.1復鍋階段:揉捻后的茶葉回鍋,逐漸降低火力進行干燥。初始溫度控制在120℃左右,后期降至80℃,全程耗時約40分鐘 。

5.2干燥標準:以茶葉含水量降至6%-7%為度,此時葉片脆硬易碎,折之即斷 。

四 辨茶

茶之妙,在乎始造之精,藏之得法,泡之得宜。優劣定乎始鍋,清濁系乎末火。火烈香清,鍋寒神倦。火猛生焦,柴疏失翠。久延則過熟,早起卻還生。熟則犯黃,生則著黑。順那則甘,逆那則澀。帶白點者無妨,絕焦點者最勝。

茶葉的精妙之處,在于最初制作時精細,保存的時候有恰當的方法,沖泡時也得恰到好處。茶葉品質的優劣在開始下鍋炒制時就決定了,茶葉茶湯的清澈或渾濁跟最后烘焙時的火候有關。火候強烈,茶葉的香氣就會清幽,要是鍋的溫度不夠,茶葉的神韻就會不足。火力太猛,茶葉就會炒焦,火力太弱,茶葉就會失去翠綠的色澤。翻炒時間過長,茶葉就會炒得太過熟,太早出鍋,茶葉又還沒炒熟。炒得太熟,茶葉就會泛黃,沒炒熟的話,茶葉就會發黑。順著一個方向揉搓茶葉,泡出的茶湯就會甘甜,胡亂揉搓,茶湯就會發澀。茶葉上帶有一些白點沒什么大礙,完全沒有焦斑的茶葉品質是最好的。

五 藏茶

造茶始干,先盛舊盒中,外以紙封口。過三日,俟其性復,復以微火焙極干,待冷,貯壇中。輕輕筑實,以箬襯緊。將花筍箬及紙數重扎壇口,上以火煨磚冷定壓之,置茶育中。切勿臨風近火,臨風易冷,近火先黃。

制作茶葉初步干燥后,先把茶葉裝到舊盒子里,再用紙張把盒子口封起來。過了三天,等到茶葉恢復了原本的特性,再用小火烘焙,直到茶葉徹底干燥。等茶葉冷卻后,把它貯藏到壇子里。輕輕地把茶葉壓實,再用箬竹葉襯墊緊實。用幾層花筍箬和紙張把壇口緊緊扎好,然后把用火烤過并冷卻固定的磚塊壓在壇口上,再把壇子放置在放茶的器具中。一定不要把它放在風口處或者靠近火源的地方,放在風口茶葉容易受潮,靠近火源茶葉會先變黃變質。

六 火候

烹茶旨要,火候為先。爐火通紅,茶瓢始上。扇起要輕疾,待有聲,稍稍重疾,斯文武之候也。過于文則水性柔,柔則水為茶降;過于武則火性烈,烈則茶為水制。皆不足于中和,非茶家要旨也。

煮茶的關鍵要點,首先在于掌握好火候。等到爐火燃得通紅時,才把茶瓢放到火上。扇風的時候一開始要輕而快,等到水有了聲響,就稍微扇得重一點、快一點,這就是掌握好“文火”和“武火”的訣竅。如果火力太弱(文火太過),那么水的特性就會過于柔和,水的柔和就會使它無法充分激發茶葉的味道;如果火力太猛(武火太過),火的特性就過于強烈,強烈的火會使茶葉被水所壓制。這兩種情況都不符合適中、和諧的要求,不是懂茶之人煮茶的關鍵要領。

七 湯辨

湯有三大辨、十五小辨:一曰形辨,二曰聲辨,三曰氣辨。形為內辨,聲為外辨,氣為捷辨。如蝦眼、蟹眼、魚眼連珠,皆為萌湯,直至涌沸如騰波鼓浪,水氣全消,方是純熟;如初聲、轉聲、振聲、驟聲,皆為萌湯,直至無聲,方是純熟。如氣浮一縷、二縷、三四縷及縷亂不分,氤氳亂繞,皆為萌湯,直至氣直沖貫,方是純熟。

判斷水的沸騰程度有三種主要方法(三大辨),每種方法又包含五個具體觀察指標(十五小辨):

1)形態辨別(形辨)

通過觀察水中氣泡的形狀變化。當水開始出現如蝦眼、蟹眼、魚眼般細密連續的小氣泡時,都屬于未完全沸騰的初沸階段(萌湯)。直到水面劇烈翻騰如波浪涌動,水蒸氣完全消散,才達到完全沸騰的純熟狀態 。

2)聲音辨別(聲辨)

通過傾聽水沸騰時的聲響變化。初始的細微聲響(初聲)、逐漸變化的聲響(轉聲)、振動聲(振聲)、急促聲(驟聲)都屬于初沸階段。當所有聲響歸于平靜時,表明水已完全沸騰 。

3)蒸汽辨別(氣辨)

通過觀察水蒸氣的形態。若蒸汽呈一縷、兩縷、三四縷分散狀,或雜亂纏繞(氤氳),說明水未完全沸騰。只有蒸汽呈現筆直上升的連貫狀態時,才是完全沸騰的純熟階段 。

八 湯用老嫩

蔡君謨湯用嫩而不用老,蓋因古人制茶,造則必碾,碾則必磨,磨則必羅,則茶為飄塵飛粉矣。于是和劑,印作龍鳳團,則見湯而茶神便浮,此用嫩而不用老也。今時制茶,不假羅磨,全具元體,此湯須純熟,元神始發也。故曰湯須五沸,茶奏三奇。

蔡君謨(蔡襄)主張煮茶時要用“嫩湯”(未完全沸騰的水)而非“老湯”(完全沸騰的水),原因在于古人制茶工藝的特殊性 。具體來說:

1)古法制茶:古人制茶需經過碾碎、研磨、過篩等步驟,將茶葉加工成細粉(如“龍鳳團”茶餅)。這種茶粉遇水即快速釋放香氣和精華,若用完全沸騰的老湯沖泡,反而會因高溫破壞茶粉的細膩質地,導致精華無法充分激發 。

2)現代制茶:如今制茶不再碾磨成粉,而是保留茶葉的完整形態(“全具元體”)。茶葉需要更充分的沸水才能徹底激發內在的茶韻(“元神”),因此必須將水煮至完全沸騰的“純熟”狀態 。

3)煮水標準:蔡襄提出“湯須五沸”,指煮水需經歷五個階段(如氣泡從蝦眼、蟹眼到無聲的完整沸騰過程),而“茶奏三奇”則指通過精準控溫,使茶湯達到色、香、味三者完美呈現的境地 。

九 泡法

探湯純熟便取起。先注少許壺中,祛蕩冷氣,傾出,然后投茶。茶多寡宜酌,不可過中失正。茶重則味苦香沉,水勝則色清氣寡。兩壺后,又用冷水蕩滌,使壺涼潔。不則減茶香矣。確熟,則茶神不健;壺清,則水性常靈。稍俟茶水沖和,然后分釃布飲。釃不宜早,飲不宜遲。早則茶神未發,遲則妙馥先消。

泡茶步驟解析:

1)煮水與溫壺

當水完全沸騰后(如騰波鼓浪、水氣全消的狀態),立即將沸水從爐上取下。先用少量熱水注入茶壺,搖晃壺身以祛除壺內殘留的冷氣,再將水倒掉。

2)投茶與茶水比例

投入茶葉時需適量:茶葉過多則茶湯苦澀、香氣沉悶;水量過多則茶色清淡、滋味寡淡。建議茶水比例控制在1:50左右(如3克茶配150毫升水),具體可根據茶類調整 。

3)壺具清潔與溫度控制

連續沖泡兩壺茶后,需用冷水徹底清洗茶壺,保持壺體清涼潔凈。若壺溫過高(“罐熟”),茶葉的活性會被削弱;壺溫適宜(“壺清”),水的靈性才能充分發揮 。

4)分茶與品飲時機

待茶湯充分融合后均勻分斟。分茶不宜過早(茶未舒展則香氣未發),飲用也不宜過晚(放置太久則香氣消散)。最佳品飲時機是茶湯剛呈現鮮亮色澤與馥郁香氣時。

關鍵要點總結:

1)火候把控:水需煮至“純熟”(完全沸騰),但不可過老,避免破壞茶性 。

2)器具維護:茶壺需定期降溫清潔,避免余溫或殘留茶漬影響后續沖泡。

3)動態調整:投茶量需根據茶葉種類(如綠茶宜少、烏龍茶宜多)靈活調整,體現“看茶泡茶”的智慧。

十 投茶

投茶有序,毋失其宜。先茶后湯,曰下投;湯半下茶,復以湯滿,曰中投;先湯后茶,曰上投。春、秋中投,夏上投,冬下投。

投茶需按順序,不可違背其適宜的規則:

1)下投法:先放茶葉,再注入熱水。

2)中投法:先注一半熱水,投入茶葉,再注滿熱水。

3)上投法:先注滿熱水,再投入茶葉。

季節選擇:春秋季用中投法,夏季用上投法,冬季用下投法。

上投法(夏季):高溫天氣下,先注水后投茶可降低水溫(約75-80℃),避免燙壞嫩芽 。適合碧螺春、信陽毛尖等細嫩綠茶,茶葉會緩緩下沉,茶湯清澈鮮爽 。

中投法(春秋):分兩次注水,第一次注1/3水浸潤茶葉(80-85℃),第二次注滿激發香氣,平衡水溫與茶性。適合龍井、安吉白茶等條索緊實的茶,避免直接高溫沖泡導致苦澀 。

下投法(冬季):先投茶后注水(85-90℃),高溫快速激發茶香。適合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等葉片大或松散的茶,通過熱力沖擊舒展茶形 。

現代制茶工藝多樣(如原葉茶、緊壓茶),需根據茶葉形態靈活調整。例如:細嫩多毫茶(如白毫銀針):即使非夏季,也可用上投法保護毫毛 。

緊實顆粒茶(如鐵觀音):中投法預浸潤更利于滋味均勻釋放 。

注水技巧的補充:螺旋注水:用于烏龍茶、紅茶,激發香氣 。定點低沖:適合白茶、黃茶,避免擊碎嫩葉 。

十一 飲茶

飲茶以客少為貴,客眾則喧,喧則雅趣乏矣。獨啜曰神,二客曰勝,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

喝茶這件事,以客人少最為可貴。客人太多就會喧鬧,一旦喧鬧,那種高雅的趣味就沒有了。一個人獨自品茶,稱為“神”(能體會到茶中神韻);有兩位客人一起品茶,稱為“勝”(有勝過一人獨飲的樂趣);有三四位客人一起品茶,稱為“趣”(充滿品茶的趣味);有五六位客人一起品茶,稱為“泛”(只是泛泛而飲,缺少獨特韻味);有七八位客人一起品茶,稱為“施”(就如同是在施舍茶水,難以細品其中滋味)。

十二 香

茶有真香,有蘭香,有清香,有純香。表里如一曰純香,不生不熟曰清香,火候均停曰蘭香,雨前神具曰真香。更有含香、漏香、浮香、問香、此皆不正之氣。

茶葉的香氣可分為四類優質香和四類劣質香:

1)純香:茶葉的香氣與滋味完全一致,聞到的香氣與入口的茶香渾然一體,如真誠之人表里如一 。

2)清香:茶葉的發酵或焙火程度恰到好處,既無生澀青草氣,也無過度熟悶味,清新自然如初春嫩芽 。

3)蘭香:制茶時火候把控精準,既不過猛導致焦糊,也不過弱導致香氣不足,最終呈現幽雅高潔的蘭花香,被視為茶香中的極品 。

4)真香:特指清明至谷雨期間采摘的頂級嫩芽,因凝聚天地精華,香氣純凈無雜,被視為茶葉本質的天然香氣 。

劣質香氣(不正之氣):

1)含香:香氣悶滯不揚,似被壓抑無法釋放;

2)漏香:香氣短促易散,缺乏持久性;

3)浮香:香氣輕飄游離,僅存于表面而無落水香;

4)問香:香氣混雜異味,如焦糊、酵酸等工藝缺陷 。

純香的“表里如一”體現了茶葉品質的純粹性,現代茶學稱為“落水香”,即蓋香與茶湯香氣高度統一 。例如巖茶中的優質肉桂,其桂皮香在聞香與品飲時呈現一致性,而非僅浮于表面。

蘭香的形成需要多重條件:茶樹品種(如水仙、奇蘭)、精湛的做青與焙火工藝。如武夷山茶師通過“看青做青”,在搖青中激發茶葉內質,再以文火慢焙鎖住蘭香 。

張源強調“雨前神具曰真香”,因明代以綠茶為主,雨前茶(谷雨前)嫩度與內含物質最佳。這與現代綠茶“明前茶”概念類似,但需注意:巖茶、烏龍茶等發酵茶類因采摘較晚(谷雨后),其“真香”更多指向山場與工藝的完美結合,而非單純節令 。

浮香常見于過度追求“綠茶化”的鐵觀音,因輕發酵導致香氣輕飄,茶湯寡淡 ;漏香多因茶葉儲存不當(如受潮或高溫),芳香物質揮發流失;含香則與殺青不透、焙火不足有關,茶葉內質未充分轉化,香氣悶滯 。

香氣類型與茶類適配

1)綠茶以清香為主(如龍井的豆香),白茶追求毫香與陳香,烏龍茶以蘭香、果香為佳,黑茶則以陳香、藥香為特色 。

2)人工窨制的花茶(如茉莉花茶)屬于“含香”,但張源認為此類香非茶之“真香”,屬外力附加 。

3)品鑒方法論——聞香三階:干茶香(判斷原料)、蓋香(初判工藝)、落水香(驗證品質)。優質茶的香氣經冷卻后仍持久,劣質茶則快速消散 。

十三 色

茶以青翠為勝,濤以藍白為佳。黃黑紅昏,俱不入品。雪濤為上,翠濤為中,黃濤為下。新泉活火,煮茗玄工,玉茗冰濤,當杯絕技。

茶葉的色澤以青翠鮮活為最佳,茶湯的泡沫(“濤”)則以藍白色為佳。若茶葉或茶湯呈現黃、黑、紅、灰等渾濁色澤,均屬于劣質不入品。具體而言:

茶湯泡沫色澤等級:

1)雪濤:如白雪般純凈透亮的泡沫,為上品;

2)翠濤:如翡翠般青綠瑩潤的泡沫,為中品;

3)黃濤:泛黃色的泡沫,為下品。

沖泡精髓:需用新鮮的山泉(“新泉”)和火力旺盛的炭火(“活火”),這是煮茶的核心技藝(“玄工”)。當茶湯在杯中激蕩出如冰玉般晶瑩的泡沫(“玉茗冰濤”),便是茶藝登峰造極的絕技。

十四 味

味以甘潤為上,苦澀為下。

味道方面,以甘甜潤澤的為上乘,苦澀的為下等。

十五 點染失真

茶自有真香,有真色,有真味。一經點染,便失其真。如水中著咸,茶中著料,碗中著果,皆失真也。

茶葉自身有著純正自然的香氣,有著天然真實的色澤,也有著本真純粹的味道。一旦經過了人為的添加修飾,就會失去它原本的本真。就好像在水里加入了鹽,在茶里添加了佐料,在茶碗中放入了果子,這樣都會讓茶失去它原有的本真之態。

十六 茶變不可用

茶始造則青翠,收藏不法,一變至綠,再變至黃,三變至黑,四變至白。食之則寒胃,甚至瘠氣成積。

茶葉剛制作出來的時候是鮮翠碧綠的,如果收藏的方法不正確,第一次變化就會變成綠色(這里“綠”或為表述有誤,從語境推測可能不該是綠 ,但按原文翻譯如此),第二次變化就會變成黃色,第三次變化會變成黑色,第四次變化就會變成白色。飲用了這樣變質的茶,就會使胃部寒涼,甚至會損傷元氣,最終形成積病。

十七 品泉

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體。非真水莫顯其神,非精茶曷窺其體。山頂泉清而輕,山下泉清而重,石中泉清而甘,砂中泉清而洌,土中泉淡而白。流于黃石為佳,瀉出青石無用。流動者愈于安靜,負陰者勝于向陽。真源無味,真水無香。

茶是水的靈魂,水是茶的載體。沒有優質的水,茶的神韻便無法彰顯;沒有上等的茶,水的本質也難以展現。山頂的泉水清澈且輕盈,山下的泉水清澈卻厚重;巖石中滲出的泉水清甜甘潤,砂石間的泉水清透冷冽,土層中的泉水則清淡偏白。水源流經黃石最佳,從青石中瀉出的水則不宜使用。流動的水比靜止的水更好,背陰處的水源勝過向陽處的。真正的優質水源沒有雜味,純凈的好水也沒有香氣。

十八 井水不宜茶

茶經云:山水上,江水次,井水最下矣。第一方不近江,山卒無泉水。惟當多積梅雨,其味甘和,乃長養萬物之水。雪水雖清,性感重陰,寒人脾胃,不宜多積。

《茶經》里說:山泉水水質最好,江水次之,井水的水質是最差的。(我所在的)第一個地方離江比較遠,山中又終究沒有泉水。只能多多儲存梅雨季節的雨水,這種水味道甘甜醇和,是能滋養萬物的水。雪水雖然清澈,但性質屬于極重的陰氣,會讓脾胃受寒,不適合大量儲存(用來泡茶)。

十九 貯水

貯水甕須置陰庭中,覆以紗帛,使承星露之氣,則英靈不散,神氣常存。假令壓以木石,封以紙箬,曝于日下,則外耗其神,內閉其氣,水神敝矣。飲茶,惟貴乎茶鮮水靈。茶失其鮮,水失其靈,則與溝渠水何異。

儲存水的甕一定要放置在背陰的庭院里,用紗布之類的覆蓋著,讓它能承接星星和露水的氣息,這樣水的靈秀之氣就不會消散,它的精華就能一直留存。假如用水甕上面壓上木頭石頭,用紙和箬竹葉密封起來,又把它暴曬在太陽底下,那么從外部就損耗了水的精華,在內部又封閉了水的氣息,水的靈性就喪失了。喝茶這件事,最可貴的就在于茶葉新鮮、水有靈性。茶葉失去了它的新鮮度,水失去了它的靈性,那就和溝渠里的水沒什么區別了。

二十 茶具

桑苧翁煮茶用銀瓢,謂過于奢侈。后用瓷器,又不能持久。卒歸于銀。愚意銀者宜貯朱樓華屋,若山齋茅舍,惟用錫瓢,亦無損于香、色、味也。但銅鐵忌之。

桑苧翁(陸羽)煮茶的時候用銀質的瓢,有人說這太過奢侈了。后來改用瓷器的瓢,可又不能長久使用。最終還是用回了銀瓢。我個人的想法是,銀質的瓢比較適合放在華麗的樓閣居所中使用,如果是在山間的書齋或茅草屋中,只用錫質的瓢,對于茶的香氣、色澤和味道也沒有什么損害。只是千萬不要用銅質或鐵質的瓢。

二十一 茶盞

盞以雪白者為上,藍白者不損茶色,次之。

茶盞以顏色雪白的為最好,藍白色的茶盞不會影響茶湯的色澤,品質稍次一等。

二十二 拭盞布

飲茶前后,俱用細麻布拭盞,其他易穢,不宜用。

在喝茶之前和喝完茶之后,都要用細密的麻布擦拭茶盞,其他的布容易沾上臟東西(影響茶盞潔凈),不適合用來擦拭茶盞。

二十三 分茶盒

以錫為之。從大壇中分用,用盡再取。

(裝茶的器具)要用錫來制作。從大的茶壇中分出一部分茶裝在錫制器具里使用,等這部分茶用完了再從大壇中取用。

二十四 茶道

造時精,藏時燥,泡時潔;精、燥、潔,茶道盡矣。

制茶時要追求工藝的精湛,保存茶葉需確保環境干燥,沖泡時務必保持潔凈;做到精制、干燥、潔凈,茶道的精髓便完全體現了。

造時精,茶葉采摘和制作需把握最佳時機,工藝需精益求精,稍有疏漏便難成佳茗 ;藏時燥,茶葉需置于干燥環境,避免受潮變質,以保持其天然品質 ;泡時潔,茶具、水質和沖泡過程需潔凈無染,方能展現茶的真香真味 。

張源的“精、燥、潔”不僅是技術標準,更蘊含茶道的哲學追求:

1)自然與和諧。茶道強調順應自然規律,如制茶需契合時節,藏茶需遵循物性,泡茶需協調水火。這種“天人物和”的理念,體現了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學 。

2)清凈無染。“潔”不僅指茶具潔凈,更要求茶人心境澄明。正如陸羽所言“茶性儉”,茶道需摒棄浮華,回歸質樸,以清凈之心體味茶的真味 。

3)精益與專注。“精”既是制茶技藝的精益求精,也是茶人修身的準則。儒家提倡“格物致知”,茶人需在事茶中磨煉心性,達到專注、克己的境界 。

此外,茶道精神還可歸納為“清、敬、和、美”:

1)清:環境與心靈的清寂;

2)敬:對茶、對人的謙敬;

3)和: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4)美:茶事中藝術與生活的交融 。

茶人的修養需內外兼修,既體現在儀態舉止,也滲透于精神境界:

一、外在修為

1)儀容素雅:衣著整潔,妝容清淡,忌浮華裝飾,以體現茶道的質樸本質 ;

2)動作輕柔:取放茶具輕緩,步履穩重,避免喧嘩,營造寧靜的茶事氛圍 ;

3)善言善聽:言語溫和友善,善于傾聽他人,以茶為媒傳遞善意 。

二、內在心性

1)節儉謙遜:如張源主張“銀器宜華屋,錫瓢適山齋”,茶具選擇需與環境相宜,避免奢靡,體現儒家“廉儉”之德 ;

2)自省守中:茶人需常內省言行,保持心性澄明,如《茶人修養十則》所言“獨處守心,群居守口” ;

3)專注求真:茶人需以“精行儉德”為準則,如陸羽般專注茶事,追求茶湯的真香真味,不為外物所擾 。

茶道不僅是技藝的傳承,更是精神的修行。從張源“精、燥、潔”的實踐綱領,到“清、敬、和、美”的哲學升華,茶道始終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技藝與心性的統一。茶人通過事茶磨礪品格,以茶養德,最終達到“茶人合一”的境界——“茶之為飲,最宜精行修德之人” 。

好,到這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尼格買提放假回伊寧!吃大碗羊肉面和父母聊天,家中小院美如畫

尼格買提放假回伊寧!吃大碗羊肉面和父母聊天,家中小院美如畫

明月聊史
2025-05-04 22:50:02
烏克蘭有一個大問題很多人都沒注意到,烏克蘭的女人將來怎么辦?

烏克蘭有一個大問題很多人都沒注意到,烏克蘭的女人將來怎么辦?

百態人間
2025-05-04 12:00:55
醫生怒斥:4種首飾別再戴了!等到患癌后悔都晚了,千萬要注意!

醫生怒斥:4種首飾別再戴了!等到患癌后悔都晚了,千萬要注意!

39健康網
2025-05-04 18:33:48
騎士季后賽首敗3大敗因:加蘭傷停米切爾三分11中1 外線狂輸30分

騎士季后賽首敗3大敗因:加蘭傷停米切爾三分11中1 外線狂輸30分

醉臥浮生
2025-05-05 08:30:28
F1邁阿密:邁凱倫無敵姿態包攬冠亞!皮亞斯特里3連勝,阿爾本第5

F1邁阿密:邁凱倫無敵姿態包攬冠亞!皮亞斯特里3連勝,阿爾本第5

體育妞世界
2025-05-05 06:06:49
解惑了!難怪官小姐會看上肖某,心甘情愿當三并懷孕生產

解惑了!難怪官小姐會看上肖某,心甘情愿當三并懷孕生產

辣條小劇場
2025-04-29 03:29:24
不裝了,哈登賽后爆出爭議行為!快船隊很意外,球迷:沒有責任感

不裝了,哈登賽后爆出爭議行為!快船隊很意外,球迷:沒有責任感

阿泰希特
2025-05-04 12:49:19
哪吒汽車App斷網 官網已無法訪問

哪吒汽車App斷網 官網已無法訪問

財聯社
2025-05-04 19:00:10
澤連斯基點名中國,稱無法為參加紅場閱兵的外國代表提供安全保障

澤連斯基點名中國,稱無法為參加紅場閱兵的外國代表提供安全保障

頭條爆料007
2025-05-03 23:03:53
黃暴美劇天花板《斯巴達克斯》,又殺回來了

黃暴美劇天花板《斯巴達克斯》,又殺回來了

來看美劇
2025-05-04 19:15:32
美國教授警告印度:華盛頓憎恨中國,不是因為它不好,而是太成功

美國教授警告印度:華盛頓憎恨中國,不是因為它不好,而是太成功

博覽歷史
2025-05-04 08:30:12
悲喜夜!曼聯3-4,利物浦1-3,穆帥率隊0-1,皇馬3-2,拜仁奪冠

悲喜夜!曼聯3-4,利物浦1-3,穆帥率隊0-1,皇馬3-2,拜仁奪冠

側身凌空斬
2025-05-05 02:04:49
香港電視劇里怎么不說yes sir了?

香港電視劇里怎么不說yes sir了?

港劇叔
2025-05-04 08:42:05
我62歲,退休后人走茶涼,才明白只剩下兩件事要做,其他浮云

我62歲,退休后人走茶涼,才明白只剩下兩件事要做,其他浮云

惟來
2025-05-04 07:12:11
WTI原油跌幅擴大至5%

WTI原油跌幅擴大至5%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5-05 06:16:05
G1三分冰與火之歌,步行者三分命中率52.8%,騎士23.7%

G1三分冰與火之歌,步行者三分命中率52.8%,騎士23.7%

懂球帝
2025-05-05 09:18:08
切爾西豪取四連勝!53天首次,4年首勝利物浦,連刷6大紀錄

切爾西豪取四連勝!53天首次,4年首勝利物浦,連刷6大紀錄

奧拜爾
2025-05-05 01:29:06
73歲拉涅利化身羅馬之神:1-0沖到意甲第5+瘋狂19輪不敗 高層悔死

73歲拉涅利化身羅馬之神:1-0沖到意甲第5+瘋狂19輪不敗 高層悔死

風過鄉
2025-05-05 06:56:20
石川佳純喊話中國小伙娶她?不要彩禮,不會變成全職太太

石川佳純喊話中國小伙娶她?不要彩禮,不會變成全職太太

開成運動會
2025-05-04 23:17:52
央八首播!張鐸主演,實力派老戲骨齊聚,這部諜戰劇值得重溫!

央八首播!張鐸主演,實力派老戲骨齊聚,這部諜戰劇值得重溫!

喜歡歷史的阿繁
2025-05-05 07:30:53
2025-05-05 09:28:49
古典讀書治學生活 incentive-icons
古典讀書治學生活
古典學術研究,讀書筆記。
1829文章數 1072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頭條要聞

美媒:中美貿易戰若再持續幾周 美供應商將做艱難決定

頭條要聞

美媒:中美貿易戰若再持續幾周 美供應商將做艱難決定

體育要聞

首冠到手!凱恩秒慶祝 德甲官方:不負追光之人

娛樂要聞

55歲王菲跟“李亞鵬時期”完全不同!

財經要聞

一個時代的結束!巴菲特年底將卸任

科技要聞

巴菲特:理性看待AI炒作 耐心是關鍵

汽車要聞

小米SU7大優惠!5月限時購車權益送輔助駕駛

態度原創

健康
數碼
本地
公開課
軍事航空

唇皰疹和口腔潰瘍是"同伙"嗎?

數碼要聞

多年來首次設計重構:微軟13英寸Surface Laptop曝光,5月6日發布

本地新聞

春色滿城關不住 | 花漾千陽!塬上秘境藏幾重詩意?

公開課

李玫瑾: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軍事要聞

媒體:美俄兩場閱兵 都有新看頭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睢宁县| 静乐县| 灵寿县| 芜湖市| 神农架林区| 福海县| 陈巴尔虎旗| 通州市| 麻江县| 元阳县| 桐梓县| 临武县| 襄樊市| 武城县| 广昌县| 普兰店市| 偏关县| 子长县| 定安县| 巩义市| 广宗县| 三江| 禄丰县| 虞城县| 昌图县| 奇台县| 元谋县| 朝阳县| 古蔺县| 铅山县| 黎城县| 南岸区| 洛阳市| 宜君县| 蚌埠市| 昆明市| 株洲县| 游戏| 壤塘县| 乐清市| 镇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