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今日文章目錄(全部含音頻) ● 特朗普關稅沖擊
[529]豁免與否,芯片行業難逃關稅沖擊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528]歷史警示:美國上次大幅加征關稅,曾令大蕭條雪上加霜 (Business Insider)
[527]特朗普經濟沖擊波:美國人重新思考一切選擇:從生兒育女到工作和創業(Business Insider)
[526]“選擇更少,價格更高”:未來的全球供應鏈圖景(The Wall Street Journal)
[525]特朗普的關稅數字根本算不通 (MSNBC)
[524]貿易戰背景下,中國擱置TikTok美國業務交易(The Telegraph)
7.[531]馬斯克在白宮數個月“震懾行動”的內幕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8.[530]馬斯克給特朗普帶來的風險越來越明顯(The Hill)
9.[515]“他對誰都不客氣”:馬斯克成了特朗普的最大累贅(The Telegraph)
II. 按語與引文
1.[529]豁免與否,芯片行業難逃關稅沖擊
The Wall Street Journal(2025.4.3)
按語: 補充一篇探討關稅政策對全球芯片行業的影響的報道。盡管半導體產品在這一輪“對等關稅”中暫時得到豁免,但間接進口的含芯片終端商品仍將面臨高額關稅,可能導致消費需求萎縮、產業鏈的利潤下滑、估值下跌。這也解釋了為什么芯片企業股價近期大幅向下調整。此外,由于含芯片的終端商品生產主要在亞洲,在最后返銷美國的一步都將受制于特朗普的“對等關稅”,也使得芯片企業沒有動力把芯片制造這一特定工序搬回美國。接下來,特朗普已經醞釀對半導體產品也加征產品關稅,文章認為,特朗普在關稅上有退讓的可能,但從其強勢和不愿意妥協的個性特點看,未來有可能進一步對關稅加碼,結果加劇行業困境。
正文 :(1,4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在“對等關稅”中,特朗普對半導體實施了豁免,表面上令人感 到寬慰,似乎提供了一些喘息之機,但如今半導體已經滲透到日益龐雜的消費品領域,因此很難給行業帶來實質安慰。 這種豁免甚至可能轉 瞬即逝。周四,在“空軍一號”上,特朗普表示針對芯片的行動可能很快就會到來。 至少在目前,美國直接 進口的芯片(去年總額約820億美元)獲得了關稅豁免。 然而,多數芯片是以間接形式進口的。芯片通常在海外制造、封裝,然后裝配到銷往全球(包括美國)的電子產品中——這些產品將面臨最高達49%的關稅。即便是許多“美國制造”的芯片 ,也需要先運往中國大陸、臺灣或東南亞,完成最終組裝,再出口給終端客戶……
2.[528]歷史警示:美國上次大幅加征關稅,曾令大蕭條雪上加霜
Business Insider (2025.4.5)
按語: 本文載于《Business Insider》,稍微回顧了一下美國的歷史:1):1930年的關稅法案加劇了經濟大蕭條,并且引發了全球報復性關稅,結果,全球貿易萎縮,經濟惡化,導致民族主義崛起,間接推動了極端主義思潮及二戰的爆發;2)二戰后,美國接替英國,成為世界老大,并主導了自由貿易體系(從GATT到WTO等整個自由貿易框架秩序),以國際合作取代孤立主義。當時美國的考慮是,通過自由貿易,加強與盟友和伙伴的合作(包括為其提供將納入美國市場的機會),作為對抗社會主義陣營的手段;3)特朗普的政策已經把關稅退回到了一百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徹底逆轉并顛覆了舊秩序;4)特朗普關稅可能重蹈歷史覆轍,其影響不僅僅是推高通脹、擾亂市場,破壞全球經濟穩定,甚至會有政治后果。
點評:回顧歷史,再看看今天,歷史有些相似之處:美國推行貿易保護政策,歐洲及世界各國的民粹右翼正在興起。歷史會不會重演?大概率并不會,因為今天的世界政治經濟格局比一百年前歐美列強主導要更加多極化,更加均衡,全球化的經濟網絡也更加緊密地交織在一起——哪怕沒有美國參與其中。
正文: (1,8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很久以來,關稅都沒有如 此大幅上調過——這也許是因為上一次大幅提高關稅時,它讓大蕭條的情況變得更糟。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周三宣布對進口到美國的產品大幅征收關稅,包括對所有國家實施10%的基準稅率, 對那些被白宮認定為在美貿易關系中“最惡劣違規者”的國家,則征收更高的關稅——其中包括對柬埔寨征收49%的關稅,對越南征收46%的關稅,對歐盟征收20%的關稅,對中國的總關稅則達到54%(上任后的兩輪加征)……
3.[527]特朗普經濟沖擊波:美國人重新思考一切選擇:從生兒育女到工作和創業
Business Insdier(2025.4.5)
按語: 本文記者采訪了六個普通美國人。在巨大的經濟(和政治)不確定性面前,所有人都在做出重新評估,調整自己的未來規劃,或設法為未來做準備。1)一位“千禧一代”年輕人,在學生貸款存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對組建家庭猶豫不決;2)一名聯邦政府雇員放棄了10萬美元的年薪,并且對自己職業生涯的未來感到擔憂;3)一名“Z世代”:搬回家和父母一起住,為移居國外攢錢;4)一名“X世代”:不確定自己還能不能提前退休;5)一位企業主對自己的下一步行動感到焦慮;6)一位“嬰兒潮一代”:正推遲搬家計劃,并節省一些社會保障收入。
正文: (3,6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由于關稅、聯邦預算削減及學 生貸款的不確定性,美國人正在推遲做出財務方面的決策。 六名美國人向本刊介紹了經濟不確定性是如何影響他們的家庭、工作、預算以及退休計劃的。生孩子、買房、退休以及創業——在美 國人因經濟不確定性而感到不安之際,他們告訴本刊,自己正擱置這些重大決定。 關稅的實施注定會抬高從食品雜貨到汽車等各類商品的價格,而 聯邦政府開支的大幅削減讓許多人對自己的生計感到擔憂。聯邦學生貸款的不確定性也讓數百萬人憂心如何還清債務。 一位來自華盛頓特區的28歲女性說:“我感覺自己好不容易在這里過上了安穩的生活。”她辭去了政府部門的工作,可能 還因為經濟原因不得不搬家。“···
4.[526]“選擇更少,價格更高”:未來的全球供應鏈圖景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25.4.4)
按語: 本文探討了特朗普關稅政策影響之下,全球供應鏈的未來趨勢。1)隨著美國計劃加征關稅,企業很可能將成本轉嫁消費者,導致美國消費者面臨的商品價格上漲、選擇減少;2)相反,企業可能考慮將供應鏈轉向巴西、印度、墨西哥等低關稅“洼地”,以規避成本壓力。這其中也包括中國企業,在上一輪里,中國企業將部分產能轉移到越南等“中轉國”;3)美國方面,部分高端制造業(如蘋果、臺積電、現代)號稱要加速在美國布局其行業,但大多數行業(從電子到服裝),回歸美國面臨人工成本和配套產業鏈的制約。一個行業共識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難以回流美國;4)與此同時,特朗普還打算一對一地和各國談,一旦達成協議就調整關稅,這使得關稅是否能夠維持存在極大不確定性。企業轉移供應鏈的成本極高,短期內的理性選擇是等待和觀望。
點評:企業實際上面對三種情況,第一種情況:特朗普一對一地和某國(例如越南)達成協議,取消了本輪關稅;第二種情況特朗普(或其繼任者)在未來長期堅持本輪關稅的邏輯,不斷動態調整政策,那么,既然他們可以在一夜之間對越南等東南亞國家急劇加征關稅,一舉破壞企業過去若干年精心布局的多元化供應鏈,那么將來他們也可以輕易地提高對低關稅“洼地”的關稅,使得企業的供應鏈投資布局努力再次作廢。這就是貓抓老鼠的局面;第三種情況,特朗普在壓力之下,在四年之內撤回關稅政策,或者四年之后特朗普的共和黨繼任者撤回政策;或四年之后民主黨上臺,必定也會撤回關稅。無論這三種情況里那種情況,企業的理性選擇都是等待和觀望,以不變應萬變,而不是急于轉移供應鏈。
從中國的角度看,務必對出海企業給予一定的引導——企業雖有生意頭腦,但未必有充分的地緣政治經驗,有可能低估相關風險。其次,始終要關注中國產業向外轉移的風險(發達工業國家產業“空心化”有前車之鑒),也必須給予必要的引導。
正文: (1,9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參與美國零售商全球供應鏈的 人士表示,美國消費者將面臨商品漲價和選擇減少的局面。 過去幾十年建立起亞洲供應鏈的企業利潤率微薄,許多企業表示,如果特朗普堅持 其關稅計劃,它們別無選擇,只能將增加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它們表示,許多勞動密集型產品不可能在美國生產,為了減輕關稅負擔而轉移生產,一來耗時,二來成本高昂。 越南工業園區不動產商Deep C工業區首席執行官布魯諾?賈斯帕特(Bruno Jaspaert)表示:“未來的供應鏈將像一條多頭龍。從一個全球制造基地采購的時代已經完全結束了。”Deep C工業區的租戶包括輪胎制造商普利司通(Bridgestone)等企業……
5.[525]特朗普的關稅數字根本算不通
MSNBC (2025.4.4)
??
按語: 導致市場、專業人士和觀察者恐慌的很大一點,不僅僅是特朗普的激進關稅,而是其支撐依據——用一個完全荒誕的公式計算出來了各國對美國“征收”的關稅稅率,并得出美國的對等關稅。市場因此慌了,一是原來只是擔心特朗普有可能不懂,現在發現特朗普確實不懂,而且是完全不懂;二是發現特朗普團隊明明不乏專業人士,但沒人敢在內部指出這些公式的荒誕性,所有人只是一味的唯上。結果是,這個團隊完全是沒有治理能力的草臺班子。因此,這個公式,外界要修正對特朗普政府的所有假設。
正文: (1,6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本周三,當唐納德·特朗普總統在白宮玫瑰園宣布其全面全球關稅政策時,連最基本的問題都懸而未決。首當其沖的是:白宮是如何計算出特朗普如此自豪展示的圖表上那些天差地別的關稅稅率 的?在全球市場因這一宣布而動蕩不安之際,白宮給出的計算解釋簡直荒謬至極。 簡單來說,白宮計算每個國家關稅稅率的方法是,用美國與一個國家的貿易逆差除以美國從該國進口商品的金額。作家詹姆斯·索羅維基(James Surowiecki)是最早在社交平臺X上破解 這一算法的人之一。以下是他后來在《Inc.》雜志的一篇文章中對此的解……
6.[524]貿易戰背景下,中國擱置TikTok美國業務交易
The Telegraph(2025.4.4)
按語(點評): 特朗普的如意算盤是這樣的:對中國加征巨額關稅,然后中國人找美國苦苦哀求:放過我們吧……這時特朗普就說:你們把TikTok賣給我們就行了,我就降低對你們的關稅。這是他一直以來的計劃。他認為穩操勝券,一直在忙乎組織美方投資人研究收購事宜,好像這事美國人就能定。也生怕中國人不知道,最近他也不斷公開放話宣傳這個交易邏輯。為了可以繼續在TikTok問題上談判,他也只能先延長對TikTok禁售法律的執行,維持TikTok的運行。昨天,他又簽署行政令,再度延長75天(此舉并無美國法律依據),等著中國人來談。這都是計劃好了的。但萬萬沒想到,中國強力反制,直接對美國全部商品加征34%關稅。不打無準備之仗:原來不是不反制,而是時機還不成熟。該出手時就出手,時機一成熟,果斷反制,且出其不意,大大超出各方預期。這時特朗普(及其團隊)應該懂得:他的如意算盤只是一廂情愿。中國人不會這么跟他談判。
正文: (1,1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在特朗普發起的貿易戰背景下,中國已擱置剝離TikTok美國資產的計劃。 一項將TikTok在美國的業務重組為一家新公司的交易在周三 基本達成,但在美國總統周三對中國出口商品加征巨額新關稅后,中國表示不會批準該交易,如今該交易陷入了僵局。 該交易本會將TikTok的美國業務轉變為一 家由美國投資者控股的公司,其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將持有不到20%的少數股權……
7.[531]馬斯克在白宮數個月“震懾行動”的內幕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25.4.4)
按語: 本文載于《華爾街日報》,通過來自特朗普身邊人及核心圈層的多重信源,回顧了馬斯克加入特朗普陣營的歷程,并介紹了馬斯克如何通過非官方的身份,深度介入特朗普及白宮的重大決策、人事、公共議程,施加實質性影響,并擔當“中間人”和“槍手”的功能。文中包括了一些不為外界所知的細節,包括特朗普對馬斯克參與五角大樓會議的不滿(認為與特斯拉在中國的運營存在利益沖突);要求他的幕僚長懷爾斯去管理和引導馬斯克;對馬斯克的惺惺相惜等。兩人之間關系親密,雖然并不是在所謂問題上都一直,但也是心心相惜、志同道合。給馬斯克帶來問題的是其強烈的個性、工作的方式,因溝通引發的各種爭議等,以及各種草率的越權越界行為,引發了內閣的不滿。由于馬斯克的巨大爭議,共和黨也擔心其負面形象會拖累黨派選舉。特朗普已公開鋪墊,暗示馬斯克將在未來數月內淡出正式職務,但預計后者作為幕僚和朋友,對特朗普的影響力還在。到最后,共和黨還是需要馬斯克的資金和社交媒體平臺。他們需要建立的大概是一種“距離產生美”、更加“優化”的政客與金主之間的關系。
正文: (3,2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最終,促使美國郵政局長路易斯·德喬伊(Louis DeJoy)下臺的,只是馬斯克的輕輕一“推”。(德喬伊由特朗普在 第一任的時候任命,在拜登期間留任,在特朗普第二任一開始繼續擔任郵政局長。)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上月于特朗普新澤西州貝德明斯特私人俱樂部舉行 的周五會議上,馬斯克向總統抱怨德喬伊阻撓其在美國郵政總局推行的成本削減計劃。 特朗普對德喬伊早有不滿——他期望將郵政系統 私有化,并實現盈利,遂計劃在第二周將其解雇。到周一,德喬伊即宣布立即辭職……
8.[530]馬斯克給特朗普帶來的風險越來越明顯
The Hill (2025.4.5)
按語: 在特朗普關稅之外,共和黨政客和圈層在激烈討論:馬斯克到底給特朗普“加分”,還是給特“扣分”(是政治“資產”還是政治“負債”)。所有人都會承認,如果沒有馬斯克提供的巨額資金和媒體支持,特朗普未必能夠拿下2024年大選。他是特朗普政治聯盟里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許多人預測特朗普和馬斯克會因觀點分歧而決裂——但事實并沒有。馬斯克足夠的恭維和討好,特朗普也足夠的寬容。兩個人的問題出在馬斯克引發的巨大爭議和反感——這些爭議和反感可能會反噬到特朗普,使得特朗普不得不將馬斯克從身邊的隊伍里清除。可以確定的是,我們正在目睹馬斯克在特朗普政治里的淡出。
正文: (2,0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本周末,雖然特朗普總統的關稅 政策引發的反響占據了各大新聞頭條,但馬斯克效應仍在共和黨內部引發了激烈討論。 簡單來說,問題在于,馬斯克對于特朗普而言 ,究竟是一筆“資產(asset)”,還是一個“負債(liability)”。 外界再次盛傳馬斯克可能很快就會辭去他在 半官方性質的“政府效率部”(DOGE)所擔任的職務。 而在本周二的威斯康星州最高法院選舉中,保守派候選人布拉德·希梅爾(Brad Schimel)以明顯劣勢敗給自由派對手蘇珊·克勞福德(Susan Crawford)后,關于這 位億萬富翁(特馬斯克)更廣泛政治角色利弊的質疑聲浪也達到了空前的高度……
9.[515]“他對誰都不客氣”:馬斯克成了特朗普的最大累贅
The Telegraph(2025.4.3)
按語: 特朗普與馬斯克政治聯盟出現了危機——科技億萬富翁已經從特朗普的重要盟友變了最大的政治累贅。1)馬斯克近期在威斯康星州最高法院選舉中豪擲2,000萬美元,支持共和黨候選人,結果慘敗。共和黨發現,選民并不喜歡馬斯克,馬斯克高調出擊反而成了扣分項,引發選民反擊;2)馬斯克負責的“政府效率部”,雖然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手段十分激進,得罪了很多的人,出現不少技術失誤,遭到朝野廣泛質疑與批評;3)馬斯克對待特朗普的內閣成員態度傲慢,引發不少不滿;4)后院起火:特斯拉銷量因馬斯克政治活動遭遇三年最大跌幅,馬斯克精力分散疊加嚴重的政治爭議,已經讓特斯拉付出了巨大的經濟代價,且前途堪憂;5)盡管特朗普仍需依賴其競選資金支持,但馬斯克因為背負太多爭議,其所能提供的政治資本實已為負,現在他能提供的最大幫助就是淡出一線。6)共和黨內普遍認為馬斯克可能于5月任職期(130天的“特殊公務員”)結束后退出政壇,回歸商業領域。
點評:從一開始,人們就非常關注兩人的關系。許多人認為特朗普和馬斯克性格都太強勢,可能會鬧掰。現在這個收場的方式有些意外:馬斯克過于高調、張揚、激進,引發了太多爭議,結果把自己變成了民眾反對特朗普的原因之一,而且不僅遭到民主黨/反對派的強烈反對,還在特朗普陣營內部因其反感——無論是核心圈層的閣員或幕僚,還是MAGA基本盤。結果,兩人沒有鬧掰,特朗普也不愿切割這位最大的金主,但可能還是不得不請他稍微遠離華盛頓。馬斯克黯然退場的方式,大概很少有人能夠預料。
正文: (3,2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去年8月,特朗普在談到他與特立獨行的科技界億萬富翁馬斯克之間的政治紐帶時表示:“和我一樣,他也說這個國家陷入了大麻煩,處在巨大的危險之中。” 八個月過去了,先不說美國的 命運如何,現在看來,陷入大麻煩的似乎是特朗普和馬斯克之間強大的政治聯盟。 自去年11月特朗普在選舉中戰勝卡瑪拉·哈里斯以來,馬斯克一直執掌著 “政府效率部”(DOGE),手握巨大權力。在該部門,他大幅削減了政府開支和浪費現象。成千上萬的政府工作人員被解雇、休假或離職,一些聯邦機構甚至被完全關閉。
但周二,馬斯克的政治勢頭停滯了。當時,他試圖利用自己3,420億美元的財富去影響美國中西部一個州最高法院法官的選舉,結果一敗涂地。馬斯克及其關聯的團體花費了超過2,000萬美元,試圖讓共和黨掌控威斯康星州最高法院,結果卻以落后10個百分點的差距輸掉了這個席位。由于民主黨選民可能會大量投票,因此共和黨內對贏得選舉本來就信心不足,但馬斯克卻不這么想。他頭戴奶酪帽現身一場競選集會,并在他的X平臺上夸夸其談道:“這場威斯康星州最高法院的競選可能會決定美國乃至西方文明的未來!這絕對是大事。”周日晚最后一場集會上,馬斯克簽署了一份阻止“激進 派”法官請愿書的選民們分別發放了兩張面值100萬美元的支票……
III. 如何加入(并閱讀全文):掃二維碼
歡迎加入 「兔主席的寶藏」 ,兔主席/tuzhuxi的精華內容分享圈。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數量 : 2024年11月上線至今,超過500篇文章、200萬字
定位 :有國際視野、理性思考的愛國主義者
領域 :熱點、國際、歷史、人文
內容 :國際臻選、快評
標簽 :美國政治與社會、中美關系、特朗普、馬斯克、俄烏戰爭、AI、電動車、商業財經……
持續 :堅持20年創作(持續更新有保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