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大嘴。
花了幾百萬買的新房,窗外就是幾百座墳,賣房的時候說的挺好,是低密綠地洋房,現房卻變成了“墳景房”。
臨街最近的三棟樓,距離墳地只有不到30米的距離,這個事情居然還發生在大北京。
在北京通州亦莊開發區,金地開發了一個項目--金地壹街區。
項目地塊位于北京六環外,隔著一條河就到河北,2021年,金地以溢價1.23%,總價45.16億拿下地塊。
2021年末項目開盤,產品主打4-8層的洋房,戶型建面約75-180平米,兩居至四居,面積覆蓋剛需及改善客群,銷售指導價4.5萬/㎡,單套總價在400萬-800萬之間。
由于地塊面積較大,金地在這種地塊上做了分期開發,一期在2024年8月30日交房,二期在2024年9月30日交房,三期在2025年5月交房。
三月底,金地集團北京壹街區項目對購房業主發出了一份邀約通知,表示為了滿足業主交付前的看房需求,提前合理規劃布置新家,組織工地開放活動。
這不邀約還好,這一邀約,直接把底褲露了出來!
被邀約前來的業主黃先生發現,自己滿懷歡悅之心來瞅一眼自己的新房,結果實地看了之后,傻眼了。
自己所購置的房子,窗戶下面就是一大片墓地,幾百座墓碑高低錯落,距離自家窗戶僅僅三十米!
臨近清明,不少墓碑前面都擺放著祭品,且時不時還陸續有人來祭拜。
想到自己即將收樓的房子變成了“墳景房”,黃先生瞬間血壓升高了,想當初來看房的時候,不管是在規劃上,還是在沙盤上,這窗戶前可是一片“春意盎然”綠地呀。
黃先生表示,當初買房的時候,銷售人員從未提及此事,厚厚的一百多頁合同要簽名的地方特別多,根本沒可能細細看,就草草簽字了。
也有業主表示,當時買房的時候是知悉小區南側有墓地的,所以特意咨詢了銷售人員,銷售人員信誓旦旦的承諾墓地一定會遷走,并出示了遷墳公告。
然而,交房在即,當年承諾的遷墳卻絲毫沒有動靜!業主們不甘心,翻出了當年的遷墳公告,原來是:
壹街區地塊在土地整理時期,地塊上原本就有墓地,為了土地整理,然后將地塊上散落的墓地統一遷移至當前墓地范圍內。 遷墳確實是遷墳了,不是遷走,是集中遷過來了!
眼看業主炸鍋了,金地展現了驚人的創意——連夜在墳地邊豎起了一座84米長,15米高的圍墻,認為這樣就能阻隔小區住戶的視線了。
看起來,金地還怪好的呢!
可是這做法并不能得到村民和業主的認可。
村民說:你金地憑什么把我祖墳擋起來,我祖宗在這里都40年了,你金地才來幾年!
業主說:你建高墻,墓地就不存在了嗎?賣房的時候,你拿《遷墳公告》來混淆視聽,你這涉嫌消費欺詐。
面對“消費欺詐”的指控,金地壹街區負責人表示:不存在!
當初賣房的時候銷售人員承諾入住遷墳的事情,純粹無稽之談,合同上有黑紙白字寫著:
視線可能受不可抗力影響....
業主們這才驚覺,法律意義上的"不可抗力"早已被開發商重新定義——除了戰爭地震,竟還囊括了"陰陽結界"。
事已至此,業主們能退房嗎?起訴能成功嗎?
很遺憾,大概率會敗訴!現行法律僅強制披露“紅線內”不利因素,墓地雖近在咫尺卻成法外之地,北京某樓盤曾因300米外垃圾場敗訴,法院認定“購房者應自行勘察”。
盡管《民法典》1183條承認精神損害賠償,但法院普遍要求“實際使用功能受損”,也就是說,除非鬧鬼影響睡眠,否則“墳景”只是心理困擾。
業主黃先生說,當初購房的時候被“低密度洋房”,“宋莊藝術區”“養老宜居”等標簽吸引,想象中是推窗見綠,藝術氛圍濃厚的理想社區。
現如今,30米外就是墓地,壓根就不敢入住,未來即便轉賣,怕也無人問津。
遙想當年,金地拿下這宗地塊的時候,當地的官員曾說:
金地進入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能夠給開發區帶來一種新的理念,即先做環境,再做住宅。
如今看到,金地確實踐行了“先做環境”的承諾——成功把活人社區做成了陰間生態示范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