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誠學校始終堅守國際視野和創新教育,致力于為學生打造前沿的科創實踐平臺。3月27日,以“STEM與AI”為主題的科技節盛大開幕,通過20個科技展位和互動體驗,全面展示君誠的科創成果,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科技的熱情與探索精神。
啟航:科創與教育的碰撞
順義區教委副主任張旭東、民辦科科長陳艷清、民辦科史超老師以及體衛藝和科技部門負責人任立春親臨科技節現場,與師生共同見證這場科技盛宴。張旭東副主任在致辭中高度肯定了君誠學校在科創教育領域的探索:“區教委始終將科技素養培養作為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方向,君誠學校將科創與教育深度融合,展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創新實踐。今天的科技節不僅是技術的展示,更是順義教育擁抱未來的縮影。”
開幕式伊始,一場由學生編程操控的無人機編隊表演點燃全場:四架無人機以燈光為筆、劇場為幕,在空中精準穿越圓環障礙物,并通過矩陣變換模擬星辰軌跡,將科技與藝術完美融合。
隨后,7年級的Shaq和Andy同學展示了基于機器學習算法的實驗數據分析系統,通過語音指令實時生成解決方案,體現AI在科研中的實際應用,贏得觀眾陣陣掌聲。
科技節的成功源于數月的精心準備。學生通過工作坊學習無人機編程、機器人組裝與傳感器應用,。教師團隊全程護航,從展位設計到安全管理,確保每個環節精準落地。每個展位均由學生團隊主導,展現跨學科學習的成果。
探索:技術與創意的突破
無人機展位:學生自主編程的四旋翼無人機成為焦點。通過高清攝像頭和障礙賽道設計,無人機不僅實現航拍與避障功能,更融入空氣動力學與電子工程知識,展現了從理論到實踐的完整學習鏈路。
機器人展位:
宇樹機器人:模擬生物運動神經調控原理的仿生腿足設計,攻克平衡與地形適應難題,體現機器人學與生物力學的深度融合。
機械臂書法:通過編程控制抓取與書寫動作,低年級學生以直觀方式接觸機械原理與傳感器應用,激發邏輯思維萌芽。
自動駕駛展位:以特斯拉為靈感,學生搭建的Arduino模型車搭載超聲波與紅外傳感器,模擬真實場景下的路徑規劃與避障決策,揭示人工智能在交通領域的潛力。
燃點:科技與生活的交融
除核心展位外,本次科技節還設置多個趣味互動區,展現了學生跨學科的創造力:
盧布哥德堡裝置:連鎖機械設計以多米諾效應呈現物理力學的精妙,趣味中滲透工程思維。
機器人大廚:編程控制的“奶茶調配師”與“燒烤機器人”精準完成生活化任務,讓自動化技術“接地氣”。
綠色能源探索者:太陽能小車與風力發電模型動態演示可再生能源原理,詮釋環保理念的實踐價值。
VR仿真實驗: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參觀者穿梭于宇宙星系與深海秘境,感受科技與自然的奇幻碰撞。
新程:夢想與好奇的呵護
君誠科技節以自由探索的氛圍,讓創新思維在實踐中生根發芽。當學生操控仿生鳥在操場騰空、用機械臂寫下第一筆字跡時,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技術的展示,更是未來無限可能的縮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