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新勢力品牌銷量排名再次大“洗牌”,品牌分加劇,又開啟了新一輪的淘汰賽。
根據最新公布的銷量數據,在一季度,小鵬以9.4萬輛的交付量,超過理想奪得季度銷冠;理想以9.3萬輛的成績守住亞軍,不過同比增速只有16%。季軍是主打高性價比的零跑,一季度交付8.8萬輛,排名第三。
第二梯隊的新勢力分別是小米(超6.9萬輛)、深藍(6.8萬輛)、蔚來(4.2萬輛)、極氪(4.1萬輛),不過截至4月2日,鴻蒙智行未公布一季度交付量。
進入2025年,車市內卷依舊,那些新勢力車企能否適應這種卷,或者找到破卷的辦法,既決定了今年的走勢,也決定了未來能不能跑贏淘汰賽。
小鵬和零跑靠高配低價打天下
小鵬汽車3月份交付新車33205輛,同比增長268%。這已經是小鵬連續5個月交付量突破3萬輛,刷新了品牌紀錄。今年一季度,小鵬累計交付新車94008輛,同比增長331%,超越了理想汽車。
能夠奪冠靠的是兩個爆款產品,一個是十萬級的MONA 03,另一個是合資B級車殺手的P7+,十幾萬的價格給到了消費者無法拒絕的產品力。除了小鵬自帶的技術優勢以外,能夠爆單,小鵬汽車更要感謝王鳳英帶來的一整套成熟的整車生產成本優勢。
同時王鳳英帶來的成本管控優勢還在繼續,上月,小鵬汽車上市2025款小鵬G6、2025款小鵬G9,其中2025款小鵬G6售價區間為17.68-19.88萬元,遠低于2024款售價,這也讓小鵬汽車的人氣大增。
零跑汽車能夠殺進前三真的是一點也不意外。自從發布了十二萬級的帶激光雷達的B10以后,零跑汽車已經是新勢力引以為傲的高價智駕玩平權了。
雖然“理想平替”的外號有些不好聽,但對于買不起理想的消費者來說,零跑確實是那個最具性價比的選擇,設計不錯、空間大、智能化配置都有,雖然體驗可能沒那么好,但十幾萬的價格還要啥體驗,主要是把消費者心理研究的很明白。
目前零跑C16車型已累計交付突破5.5萬臺,憑借和理想家族差不多的設計、超大的空間配置和智能化體驗,已經打進了15-20萬元級家用SUV市場頭部,畢竟設計差不多的理想L8(參數丨圖片)要30多萬,零跑直接減半。
面對目前比亞迪、吉利等自主品牌守基盤,小米、華為占高端的市場格局,小鵬和零跑在戰略上選擇了高配低價的玩法。靠著比傳統自主品牌高一級別的智能化產品力,再加上差不多的價格,給到了用戶超值的用車體驗,這也是為何能領跑新勢力榜單的關鍵。
蔚來還真不是那個最慘的
蔚來汽車一季度表現一般,共交付新車42094臺,同比增長40.1%。其中,蔚來品牌交付新車27313臺,樂道品牌交付新車14781臺。
今年挨罵最多的CEO應該就是李斌了,一方面是蔚來銷量沒有太大起色,新品牌樂道又不能帶來更多增量,最近樂道CEO還引咎辭職了,由原能源業務負責人沈斐擔任樂道汽車總裁,全面負責樂道銷售工作和區域公司管理。
雖然看起來交付量不高,但蔚來單價高,價格控制的還可以,保證了穩定的現金流,單按純電品牌而言,蔚來這個高端純電品牌的名號還是非常有含金量的,問題就出在樂道品牌上,后續如果能調整品牌打法,適當降價,配合換電優勢,應該也能快速上量,畢竟2025年盈利是必須要做的任務,蔚來今年的壓力確實有點大。
理想汽車作為2024年的銷冠,在2025年一季度累計交付新車92864輛,同比增長16%,這一數字被小鵬汽車反超。
據了解,理想汽車內部將今年銷量目標定為70萬輛。在純電銷量預期上,理想給內部的預期是5萬輛,這意味著今年理想規劃的增程車型銷量目標在56萬-65萬輛,平均下來,增程產品月均銷量要實現4.67萬-5.41萬輛。理想汽車今年第一季度銷量接近9.3萬輛,已經完成全年銷量目標的13.3%。
可想而知,隨著越來越多的理想平替的出現,理想汽車的護城河已經越來越淺,純電是一個增量突破口,但除了純電市場以外,理想汽車面對市場環境變化,其內部調整也是非常迅速。
在零售方面,理想汽車內部正在推行“戰區制”,將原本26個“戰區”合并為東、西、南、北、中五大“戰區”,并由銷售與服務高級副總裁鄒良軍直接領導,不再設單一零售負責人一職。
據了解,此次零售端的調整旨在集中銷售資源,根據不同地區特點制定更具針對性的銷售策略,以推動銷量增長,這種面對市場變化的快速調整,也是其他車企不具備的應變能力,在新能源時代,不光要產品好,還要制定與時俱進的銷售策略。
至今鴻蒙智行還沒發布3月份銷量,不過在賽力斯發布的產銷快報公告中看到,2025年一季度賽力斯汽車銷量超4.5萬輛,同比下滑46.31%。其中,3月銷量約1.37萬輛,同比下滑45.19%。
在一大波同比增長的環境下,問界可以說是一季度比較慘的新勢力了。
從第三方平臺數據看到,2025年前兩個月,問界M7和M9的銷量均出現下滑。其中,1月和2月,問界M9車型銷量分別約1.25萬輛和5242輛;2024年11月和12月,該車型銷量則均超1.6萬輛。同時,問界M7車型在1月和2月的銷量也均未過萬,均低于2024年單月銷量。
要知道鴻蒙智行可是去年的新勢力銷量亞軍,至今還未發布銷量應該也是考慮到市場的情緒,其中問界銷量下滑主要也是今年車企都在推智駕,還有就是隨著含華量品牌的增多,問界不再獨享遙遙領先的“華為智駕”,接下來也需要余總開啟新一輪的賣力吆喝。
從小鵬汽車的登頂、理想汽車的波折、零跑汽車以及小米汽車的崛起,都讓我們看到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競爭壓力,許多車企都在想辦法適應這種內卷環境。
而從問界的下滑也可以看出來,其高度依靠華為的弊端,其面對市場環境變化,無法做到像小鵬、理想這般快速的調整,只能等待華為的解決方案,并且隨著華為朋友圈越來越大,華為還有沒有那么多精力照顧好每一個品牌都有著很大的不確定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