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綜合實力來講,吉林大學確實沒法和C9聯盟高校比較,不管在區位優勢和自然環境上,和一、二線大城市都有很大差距。但你要說吉大是末流985,但凡稍稍了解一點高校的,都不會出此妄言。
但你要說吉大是末流985,但凡稍稍了解一點高校的,都不會出此妄言。
低調的吉林大學,確實“極大”,是全國最大的綜合大學。除了大之外,他們還有很多諸如法學、物理、化工、哲學等一流的專業,其中還不乏像汽車工程這樣的王牌專業。真正了解高校的,絕不會看輕吉大,看一看吉大的就業率,也是排名靠前的。
吉林大學的實力,你說比哪方面吧,都不落下風。比學術,人家的院士數量前五水平,可以說僅次于清北。比學術,人家國家重要實驗室有好些個。全國39所985高校,有五分之一的校長,來自吉林大學。
和那些明星高校相比,吉林大學知名度并不高,不少考生寧肯報211,也不愿意去吉大。從吉林大學近幾年的招生計劃就能看出,重心主要放在北方城市,南方的指標呈連年下降的趨勢,因為在很多南方家長和考生心里,難以適應吉林的氣候的原因。所以他們寧愿報一個當地的211,也不愿意跑到吉林。
必須得承認,南方的一些高校,是城市的光鮮加了分,而不完全是因為學校本身的實力有多強。就如同哈工大,本埠的錄取分數線,比深圳校區 低了十幾二十幾分。你說是深圳校區強過哈爾濱本埠嗎?
區位不占優勢的北方高校,比如像吉大、蘭大等,并不是學校不行,而是所處的區域和城市吃虧,環境不宜人,地處偏遠,經濟水平一般,距離繁華政商圈太遠。囿于當地財政狀況,能夠給予的幫助支持相對較少。
這些實際情況綜合下來,自然就難以吸引人了,連普通的高校畢業生,甚或是打工者,都知道往南走,何況是這些學校的人才。
但南方發達城市的高校,境況就大不一樣了,可以說是吃盡區位資源的紅利,地方經濟發達,對高校發展的輔助作用很大,方方面面都很優越,自然更容易留住人才。說實話,就以吉林大學的實力而言,如果位居南方城市,搬到上廣深杭試試,同樣也會水漲船高。
浙大副校長鄭強曾說過,浙大當年從蘭州大學挖了很多化學教授和優秀畢業生,為什么挖?因為化學是蘭大的優勢專業,水平在浙大之上。蘭大師生為何要走?自然是下有蘇杭的風物之秀,以及待遇上的優厚。如果是你,在杭州和蘭州之間如何選?
另外,從家庭教育的角度出發,學校的教授何嘗不想給孩子提供最優質的教育資源,讓他們生活在經濟活躍、人才濟濟的大城市。
這些年,名校紛紛南遷,在南方建立校區,不少北方和西北名校的教授也紛紛南飛。此消彼長之下,南方高校人才越來越多,發展自然越來越好越來越突出,而北方高校則逐漸凋敝,人才大量流失,就連考生都看不起它們。寧拿高分往南走,上一般學校,不拿高分往北跑進好學校。
所以,類比高校的發展水平,不能只看本身,還要綜合來分析。換個角度來講,如果吉大和蘭大,也擁有滬深廣杭一樣的城市地位和自然條件,以他們的底子,也同樣會變得特別優秀。同理,你把南方高校換到東北或大西北,看看還會不會像今天一樣發展迅速。
這個事情,就和有人獲得成功一樣,除了自己的拼搏之外,還要有好的平臺和環境。發達了,不要錯把平臺當能力。更不要看不起別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