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重來,我高中三年就直接擺爛了,最起碼能少考100分,也不至于像現在這么絕望!”很難想象這些話是出自一名浙大學霸之口,也難以相信,這樣荒謬的言論竟然還得到了家長的認可。
回想起高考剛查閱分數時,女同學和家長的喜悅溢于言表,648分的成績雖然想進清華北大不現實,但去浙大也是很有希望的,于是女同學跟家長不謀而合,果斷選擇了浙大。
在一家人的心中,浙大是僅次于清華北大的名校,不管怎么說,只要進了浙大,以后就業是肯定不用發愁了,手握名校學歷,走到哪還不是“香餑餑”?可現實卻給了一家人響亮的一記耳光——不僅找工作難,就連想進體制內,都被拒之門外了!
“還不如少考100多分!”浙大學霸無法考公,吐槽:還不如去普本
原來當初為了穩妥進入浙大,女孩選擇了服從調劑,畢竟648分的成績看著挺高,但想被熱門專業錄取還是有點懸!為了不滑檔,只能選擇服從調劑,沒想到卻被調劑到了植物保護專業。
起初一家人對這個專業也不太了解,只知道浙大是除清華北大外數一數二的頂尖學府,心想著"先上了再說",誰知畢業季降臨,女孩才發現對口工作寥寥無幾,再加上對這個專業并不感興趣,也不想繼續讀研深造了,女孩決定把目光放在體制內。
一開始女孩想走選調生的途徑,畢竟對于985院校的學霸們來說,選調生可是進入體制內的最佳捷徑,可令她沒想到的是,選調生的賽道也容不下自己。選調生招聘對專業有嚴格要求,即使是浙大這樣的頂尖學府,植物保護專業也很難找到合適的崗位匹配。
但女孩也沒有輕易灰心:既然選調生沒機會,考公總不至于毫無希望吧?可當她滿懷期待的下載公務員崗位表格時,現實讓她徹底絕望了,自己所就讀的專業,即便是考公也沒有對口的崗位,若非要考公,也只能報考"三不限"崗位,上岸難度可想而知。
本以為浙大的名校光環能照亮自己的前途,可令她怎么也沒想到的是,自己好不容易考上的985名校,卻連考公的基本門檻都難以達到,事已至此,女孩真是后悔不已,跟父母吐槽:“還不如少考100多分!去浙大甚至比不上去普本,起碼不至于無法考公!”
面對女兒的哭訴,家長是既心疼又無奈,甚至也有些認同女兒的說法,一想到女兒高中三年拼命的努力,換來的648分最終是這樣的結局,倒不如少考100分去個師范類院校,現在可能已經在體制內找到穩定工作了。
專業選擇比學校更重要,名校情節需要理性看待
都說高考是人生命運的轉折點,本以為是多一分就多一些希望、院校也是越光鮮、前途就越明亮,可浙大女學霸的遭遇卻打破了家長心目中的固有印象,原來即便是考入名校,被調劑到冷門專業也是前途渺茫。
名校情結在中國家庭根深蒂固,很多家長和學生寧愿選擇名校的冷門專業,也不愿接受普通學校的熱門專業。高考志愿填報時,"學校優先"的思維模式導致不少高分考生最終進入了就業前景不明朗的專業。
可事實擺在眼前,專業選擇比學校更重要,在當前就業形勢下,一個普通大學的熱門專業畢業生,可能比名校冷門專業畢業生有更多就業機會。比如計算機、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領域,即使是二本院校的畢業生也能找到不錯的工作;而即使是"985"高校的天文學、古生物學等專業畢業生,如果不繼續深造,就業前景也相當有限。
名校光環雖然閃耀,卻不能當飯吃,那些名校光環下的冷門基礎學科,如果不打算深造或從事研究工作,就業渠道也確實有限。可見傳統觀念中的名校情結也需要被理性看待,因為哪怕是頂尖大學,也有一些實力較弱或就業前景不佳的專業,面臨著畢業即失業的局面,“專業為王”這四個字的含金量,還在不斷上升。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