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的“藝術大餐”來了!2025“光鳴藝術節”日前在深圳市光明區啟幕,藝術節以“無界”為策劃理念,超30場跨域巨制的劇場演出、多元媒介的藝術展覽、創意無限的互動工坊、數場抖音直播、沉浸式體驗戶外公共裝置等活動將陸續登場,通過線上+線下協同聯動,讓藝術愛好者在“無界”的藝術之境,感受“光與鳴”的交響。
直播首秀
破圈效應凸顯市場活力
近日,光明文化藝術中心以一場抖音直播拉開2025光鳴藝術節的序幕,當天短短兩小時內,直播間吸引6.6萬觀眾涌入,收獲35萬點贊。
作為光明文化藝術中心“無界——2025光鳴藝術節”啟幕活動的重要環節,本次直播預告2025光鳴藝術節年度必看好劇,懸疑話劇《尼羅河上的慘案》中文版、大型民族舞劇《花木蘭》《趙氏孤兒》、胡沈員現代舞作品《流浪》、話劇《溫暖的味道》《林則徐》等一眾精彩劇目紛紛亮相。同時,2025光鳴藝術節發布備受觀眾期待的音樂劇《寶玉》《粉絲來信》演員陣容,以及音樂劇《道林格雷的畫像》將于年底回歸深圳的計劃,推出觀演票限時折扣等多重福利。
通過“直播+藝術”,光明文化藝術中心觸達更廣泛的受眾,為劇場注入新的運營活力。
突破邊界
打造多維度互動體驗
作為藝術節最矚目的戶外公共裝置單元,《跳進彩虹的縫隙——幻彩游牧者劇場》以光明文化藝術中心戶外空間為無界劇場,以自然為劇本,邀請觀眾成為“游牧者”,在自然與幻想的縫隙中自由漫游。
該單元以“彩虹的縫隙”為線索,將雕塑藝術家劉超的四件雕塑和大型氣模裝置化作五個沉浸式劇場章節。從水池到青叢秘境,再到枝丫和空中,藝術家構建了一座無主舞臺的露天幻彩漫游劇場。觀眾可循著裝置間的光影和色彩,在現實與夢境間“游牧”。
借助“四館合一”的場地優勢,光明文化藝術中心自2022年起便在演藝中心·音樂廳開展“音樂廳里的藝術史”系列講座,讓美術和音樂相感相通,讓不同的藝術形式得以交融。2025年,“音樂廳里的藝術史”煥新出發,推出“漫游的畢達哥拉斯”藝術通識公益系列講座,帶領觀眾漫游在音樂之中。
同時,藝術中心將持續為觀眾策劃演出、展覽的配套活動,包括藝術家見面會、簽售會、藝術分享講座、后臺探班、彩排觀摩、親子工作坊等,誠邀市民一同走進“無界”的藝術之境。
據介紹,作為光明科學城的重要公共配套設施、文化地標,光明文化藝術中心將不斷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惠民服務為紐帶,推動文化藝術資源與市民生活深度融合,以市場化、專業化運營思維重構文化產品供給鏈,讓藝術真正走進生活,讓文化滋養城市。
采寫:南都記者 王睦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