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70年沒有吃過一口飯,喝過一滴水。”
當印度苦行僧杰尼(PrahladJani)向世界宣告這一驚人事實時,整個印度乃至全球科學界都為之震動、因之沸騰。
這位白發蒼蒼的“圣人”聲稱自己從13歲起就完全斷絕了人間煙火,僅靠冥想和一位神秘女神的“圣水”維持生命。
在一個人不喝水最多只能存活3-5天、不進食最多堅持數周的科學常識面前,杰尼的宣稱無疑是對現代醫學和生理學的直接挑戰。
這究竟是超凡入圣的宗教奇跡,還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騙局?
讓我們跟隨科學調查的腳步,層層揭開這個轟動一時的印度奇聞背后的真相。
要理解杰尼現象,首先而且其實得先去了解一下,印度那獨有的苦行僧文化。這里面的“先了解”其實可以換成“初步知曉”,這樣的話句子會更生動些。整句話讀起來更加簡潔明快,也更容易讓人理解。
在印度教傳統中,苦行僧(Sadhu),通過極端的、非常人方式的身心折磨來追求精神解脫,他們相信,肉體受苦能夠凈化靈魂。
有的苦行僧舉手不放長達數十年直至肌肉萎縮,有的赤腳行走在燒紅的炭火上,而杰尼選擇的則是人類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禁食禁水。
這種修行方式,在印度擁有著深厚的宗教土壤,這使得杰尼的宣稱,一開始就獲得了大量信徒的誠摯相信。
杰尼的故事飽含著神秘氣息:8歲便離家去修行,13歲時于森林之中邂逅了印度教女神安比卡(Amba),而且女神在他的上顎,“開了一個小孔”,這樣的話,便會定期經由這個孔洞給他輸送“神圣甘露”,如此一來,他自此以后就不再需要人間的飲食了。
更令人稱奇的是,杰尼居然聲稱,自己不僅不需要進食,而且連排泄功能也完全停止了——這樣的話,如果這一說法屬實,將會徹底顛覆現代醫學對人體新陳代謝的理解。
媒體一報道了,杰尼的名聲就迅速傳播開了,與此同時就成功吸引到好幾千名信徒前來敬仰他。這樣一來,他的影響力就漸漸增強了,在社會上引起了不少的關注。
他所在的寺廟,香火極為鼎盛,捐贈也一直源源不斷,而且居然有富豪專門前來,只為尋求那所謂的“長生秘訣”。
在信徒眼里,這位身形消瘦的老人,便是穿梭于人間的神靈之形。
杰尼的“神跡”影響逐漸擴大,最終驚動了印度政府和軍方。2010年,印度國防部下屬的國防生理學與相關科學研究所(DIPAS),對杰尼產生了濃厚興趣。
軍方設想:如果能夠破解杰尼不進食而生存的“秘密”或許可以應用于軍隊,打造一支不需要后勤補給的“超級士兵”。
在這一動機驅使下,一場史無前例的科學觀察實驗就此展開。
早在2003年,杰尼居然就在艾哈邁達巴德的一家醫院,輕松愉快地接受了為期10天的觀察。醫院報告稱,在這期間,杰尼確實沒有進食飲水,體重僅僅只是輕微下降,其他生命體征正常。這一結果經媒體報道之后,杰尼的聲望達到了頂峰,不過說真的科學界對此仍然持懷疑態度,他們覺得觀察時間太短,監控或許可能存在漏洞。
2010年4月,印度國防部采取了更為嚴密的實驗方案:將杰尼安置在一間全透明的玻璃房內,配備24小時不間斷的監控攝像頭,由30多名醫學專家輪流觀察。
實驗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持續6天,第二階段延長至15天。
軍方而且在房間內安裝了空氣成分分析儀,并且會定期檢測杰尼的唾液,還有汗液等這類體液樣本。
實驗初期,杰尼的表現的確讓人感到困惑。他每天都在持續地進行冥想以及瑜伽,不過面對就擺在自己眼前的那些美食,卻絲毫沒有心動的意思,并且他的生命體征一直都很穩定,也沒有出現脫水或者營養不良的那種跡象。
參與觀察的醫生們開始動搖,難道這世上真有超越科學解釋的現象?
轉折點出現在實驗的后期階段。
細心的研究人員發現兩個異常現象:一是杰尼的唾液樣本中檢測到了食物殘渣;二是他夜間常有“咳嗽”和“摸鼻子”的動作每次都會用寬大的衣袖遮擋面部。
軍方隨即對杰尼的衣物展開了徹底的檢查,結果呢在其袖筒內發現了干燥的蜜果碎屑——這種印度傳統食品,其特點就是熱量特別高,只需少量食用,就能夠維持長時間的能量需求。
進一步的監控回放顯示,杰尼正是利用夜間研究人員疲憊時,通過咳嗽掩護,快速將藏在袖中的食物送入口中。
更為驚人的是,軍方還在其床墊的夾層之中,竟然發現了更為大量的堅果以及餅干。
面對鐵證,這位“不食人間煙火”的圣人終于承認:所謂70年不進食的說法是一個精心設計的騙局。
追溯杰尼的人生軌跡,不難理解他制造這一騙局的動機。
他出生于印度古吉拉特邦一個貧困的家庭,8歲的時候,因為不忍心與家人去爭奪那有限的食物,所以就離家出走了。
早期的苦行確實出于虔誠,但隨著年齡增長,他發現了“神跡”帶來的巨大利益:信徒的崇拜、富人的捐贈、媒體的關注,以及隨之而來的社會地位。
從一個無人問津的窮苦少年,到被千萬人頂禮膜拜的“活神仙”,這種轉變的誘惑力實在太大。
杰尼的“不進食”騙局能夠維持數十年,得益于幾個關鍵技巧:選擇性地展示,而且只在有人觀察時才表現出“不食”的狀態私下里卻正常進食;對于食物的選擇,食用高熱量、容易隱藏的干果類食品,少量就可以維持基本需求;
通過生理訓練,長期進行節食,使身體適應低代謝的狀態,從而減少對食物的依賴;在心理操控方面,利用印度民眾的宗教虔誠,反倒將質疑者污蔑為“褻瀆神明”。
調查發現,杰尼現象背后存有一個利益共生體。
某些媒體公司,特意地、大幅度地夸大報道,精心制造“神跡”話題以此來吸引流量;當地的旅游業,借著這個機會進行宣傳,吸引朝圣者,從而帶動經濟發展;甚至有一些政客,也在暗地里給予支持,通過利用宗教的影響力,去獲取選票。這種多方共同謀劃的情況,使得原本簡單的騙局,逐漸演變成了一場全國性的狂歡,一直到軍方介入之后,才得以被揭穿。
杰尼事件折射出印度社會深厚的宗教土壤。
在這個擁有3.3億個神明的國度,民眾對超自然現象,有著驚人的接受度。
苦行僧文化,作為印度教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身就鼓勵,對常規生理極限的突破。
當科學和信仰產生抵觸的時候,其實有很多印度民眾通常會不自覺地偏向于信仰那一方。
軍方調查的成功,展示了科學方法論的力量:通過嚴格地控制變量,而且長期地觀察,與此同時技術檢測以及證據分析,最終揭穿了看似不可能的“神跡”。
不過這一過程的確暴露出了在科學普及方面存在的缺失;即便在實驗證據已經被公布之后,依然還有部分信徒非常頑固地堅持著,他們認為軍方“冒犯了圣人”。
杰尼不是唯一的事例,在歷史的演進進程里,“不吃飯”這種情況相對來講比較常見。
像19世紀的蘇格蘭,有個被叫做“空腹女士”的人她竟然宣稱自己幾十年都沒吃過任何東西。不過呢后來人們在她的床底下找到了食物;
在2000年前后,美國出現了一些所謂的“呼吸主義者”,他們公然表明,僅僅依靠陽光和空氣就能夠存活。實際上很多人因為這樣而活活地被餓死了;在中國長久的歷史當中,“辟谷”作為一種傳統確實是存在的,但一般只是局限于短期的修行活動,并不是真的能讓一個人一輩子都不攝入食物。
通過這些事例可以看出,類似的現象盡管很能吸引人們的注意力,可是卻常常經不住深入的剖析與琢磨,其背后實際上隱藏著不少的問題與隱患。
這些案例的共同點是都利用了人類對超越生理極限的向往,以及科學認知的盲區。
當杰尼的騙局被徹底揭穿,這位年過九旬的老人面對媒體只說了一句話:“我只是想讓生活變得好一些。”這句樸實的告白,道出了整個事件最深刻的諷刺:一個試圖通過“成神”來擺脫貧困的凡人,最終因為貪戀神壇而失去了做人的誠實。
杰尼的故事留給我們的思考遠不止于一個騙局的揭穿。
它讓我們看到:在信仰與科學的永恒角力中,盲從與欺騙從來都不是正確答案;而對“奇跡”的過度渴望,往往會使我們忽視最基本的真實。
或許真正的超脫不在于否定人類的生理需求,而在于坦然接受作為人的局限,這個時候不斷拓展認知的邊界——這才是科學精神與宗教智慧最高級的融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