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場已經通過驗收,從今天起正式移交營運。”3月27日上午,在紀家樓實驗學校北側的花街——東大街停車場,清江浦區城管局和清江浦城投控股集團相關負責人實地驗收后完成交接手續。
這個占地7300平方米、可容納190余輛車的停車場正式投入使用,為花街、楚秀園、都天廟等景區以及承載著“老淮安”回憶的東、西大街補齊了停車服務的短板。清江浦區城管局執法大隊副中隊長陳呈表示,花街——東大街停車場投入使用,不僅極大緩解了市民、游客的“停車難”,其獨特的場景布置和功能服務更是與片區的整體打造風格融為一體。
近年來,隨著汽車保有量不斷提高,停車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為有效解決“停車難”和“停車亂”問題,2022年,清江浦區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申請8000萬元專項債資金,由區城管局統籌,充分用好城市“邊角地”“零星地”,規劃建設、改造39個現代化停車場,新增車位超過4000個,從根本上改善了中心城區的停車環境。
在古淮河西游記文化旅游區,分布著古淮河生態公園、中國淮揚菜文化博物館、中國西游記博覽館、古淮河自行車文化運動公園等7個景區或游玩場所,區城管局聯合清河、水渡口兩街道,協同開展閑置用地排查,新增、改造了9個停車場,在充分用好城市“灰色”地帶、“邊角”空間的基礎上,更有效提升了片區功能配套。
位于清河街道顧見君文化發展總部北側的停車場改造項目現場,工人正鋪設彩色地磚。“施工隊3月1日正式入場,對停車場進行全面改造,計劃在4月15日前完工。”淮安市城泰物業服務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楊雷介紹,這個1500平方米的停車場靠近淮安國際攝影館和古淮河文化生態景區,因年久失修,不僅路面坑洼不平,停車位上的地磚也開裂、缺失;改造后將設置49個標準泊位,進出口也安裝無人值守停車管理系統,可識別車牌自動抬桿,智能化管理不僅改善了停車秩序、也提升了通行效率。
“目前,全區已有25個停車場利用專項債資金完成建設并投入使用,位于清江街道的停車場指揮中心也將于7月完工,屆時可以通過城泊智行停充管理平臺對39個停車場進行統一監控和管理。”區城管局副局長唐峰表示,區城管局還將積極對接各鎮街和相關單位,有序推進部分機關單位共享停車泊位,進一步緩解“停車難”問題,提升車位資源利用率,同時,加快推進布局合理、供給充足、智能高效的城市停車系統建設,不斷提升中心城區智慧城市建設管理水平。
▍法律顧問:曹俊羽律師,手機&微信15896195556
▍免責聲明: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淮安零距離網網友發布爆料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為淮安打Call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