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大理大學古城校區櫻花盛放、游人如織。借助校園開放日,藥學院開展了豐富多樣的科普宣傳活動,云南省滇西抗病原植物資源篩選研究重點實驗室的老師和學生們熱情地介紹白族醫藥文化知識、贈送白族藥用植物圖書,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駐足,感受傳統醫藥文化的魅力。
“羊角天麻不是天麻,而是漆樹科九子母屬的植物;長在高山草原上的十字花科植物高河菜,在大理常用來腌作咸菜;還有五加科植物梁王茶,是大理當地特色的清熱茶飲……”實驗室負責人、海歸博士姜北教授一一介紹,“這些都是白族民間廣泛應用的植物藥,經研究,均證實有較好的抗瘧作用。我們的工作,就是對民族醫藥進行系統性的挖掘與整理,并開展創新性的研究?!?/p>
(羊角天麻植株)
(羊角天麻,因其根狀莖形如羊角而得名)
滇西地區不僅有著豐富的植物資源,也有著各民族長期以來形成的多元醫藥文化,極具藥用植物開發利用前景。從2008年開始,云南省首批海外高層次引進人才姜北博士就以大理大學藥物研究所為平臺,帶領團隊開展滇西特色植物與滇西少數民族醫藥相結合的研究。
(科研團隊在洱源調研)
研究伊始,就遇到了一項困難,白族有語言無文字,缺乏文獻資料,必須從最基礎的收集整理工作開始。于是,科研人員們走出實驗室,一面深入白族聚居區,遍訪白族民間醫生,一面跋山涉水,在山野間尋找藥用植物。
近十年時間里,他們拍攝了十萬張以上的植物圖片,采集了大量植物樣本,鑒定了數百種白族藥用植物,行程累計數萬里。給植物建庫的同時,編輯整理圖文資料,先后編寫了《白族慣用植物藥》《白族藥用植物圖鑒》《白族特色藥用植物現代研究與應用》三本兼具專業性、科普性的圖書。
“白族世代靠手傳口授繼承了本民族的醫藥文化遺產,民間蘊藏著豐富的單方驗方、家傳秘方,這些民族醫藥文化如果不及時挖掘記錄、加以保護,過幾年后有可能就消失了,我們完成的第一步工作就是盡可能地把白族藥摸清家底,造成圖冊?!苯闭f,“另一方面,同一種植物在各地叫法不同、同樣的叫法對應不同植物的現象在民間十分普遍,科研人員能夠從專業的角度給這些植物驗明正身,把一種植物的分布情況、白語名稱、民間選方、現代研究、成分和藥理等梳理清楚,評估藥用價值和開發前景,這樣才能更好地傳承與發展?!?/p>
立足大理、輻射滇西。在三江并流地區,從峽谷到高山,海拔落差幾千米,植物多樣性十分豐富。多年來,團隊成員的科考足跡遍及高黎貢山、玉龍雪山、白馬雪山、碧羅雪山等名山大川,建成了滇西植物樣品庫,目前已收集植物近1500種,涉及約200科、近800屬,制備入庫植物提取物樣品近3000個。“以黃芪這個大家族為例,黃芪屬的植物在云南有近50種,絕大部分分布在滇西北高海拔地區,我們的團隊找到了三分之二以上,并做了化學成分研究?!苯闭f。
(黃芪標本展示)
完成了全面調研、整理編纂、建庫等基礎工作,針對滇西藥用植物的現代性研究也就有了基石。在不斷地深入研究中,科研人員也對傳統藥用植物產生新的認知,逐漸找準了抗病原這個研究方向。2021年,大理大學藥物研究所成功創建為云南省滇西抗病原植物資源篩選研究重點實驗室,在抗寄生蟲、抗立克次體以及抑制耐藥致病菌活性樣品篩選、有效成分分離鑒定、藥理機制研究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
(白族民間藥材“倒鉤刺”)
大理地區的居民有吃生皮生肉的習慣,過去,白族民間廣泛使用俗稱“倒鉤刺”的薔薇科植物三葉懸鉤子治療和預防旋毛蟲病。姜北教授帶領科研人員通過開展“白族抗蟲藥用植物倒鉤刺開發應用研究”,取得了多項成果?!敖陙?,團隊中不斷涌現原創性的研究成果,申請了多項專利,接下來我們在繼續探索創新的同時,還要努力把科研成果轉化應用?!苯苯淌诒硎?,“每一種植物都蘊藏無限可能,我們希望把民族醫藥挖掘好、傳承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段蘇航 秦蒙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