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境內的鹽井渡得名。鹽井渡以渡口岸處有鹽井而得名。
《民國鹽津縣志》:鹽津縣"因井渡河岸有鹽可采也"。
《云南鹽津縣地志資料》:"至稱鹽井渡者,先時設渡于城北七里許產鹽之鹽井壩地方,以濟往來。故民國六年改設縣治,定名鹽津,即今之縣是也。按鹽津二字,即鹽井渡三字之義,特簡而文雅。"
秦朝時,屬蜀郡。西漢建元六年(前135年),為南廣縣地。東漢時,屬鍵為屬國。三國西晉時,屬朱提郡。東晉時,屬南廣郡。
隋開皇六年(586年),設開邊縣。唐朝時,屬南詔國拓東節度使。宋朝時,屬大理國石門路。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屬烏蒙路。
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屬烏蒙軍民府。清雍正九年(1731年),設鹽井渡巡檢司。1913年,為大關縣地。
1917年,設鹽津縣。1942年,屬第一行政督察區。
1950年,屬昭通專區。1960年,撤鹽津縣并入大關縣。1962年,恢復鹽津縣。1970年,屬昭通地區。2001 年,屬昭通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