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構建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服務體系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優化培養供給體系、強化就業指導體系等六方面提出20條具體意見。
根據意見,這一工作的總體要求是經過3至5年持續努力,基本建立覆蓋全員、功能完備、保障有力的服務體系,為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提供堅實保障。
優化培養供給體系
推進人才需求數據共享歸集
就優化培養供給體系,意見明確三條措施:科學研判人才發展趨勢及供需狀況;以促進供需適配為導向動態調整高等教育專業和資源結構布局;完善招生計劃、人才培養與就業聯動機制。
意見指出,推進人才需求數據共享歸集,建設人才需求數據庫。以促進供需適配為導向動態調整高等教育專業和資源結構布局。優化高校層次類型和區域布局,引導高校明確辦學定位、分類特色發展。綜合考慮高校辦學質量和畢業生就業狀況,優化招生計劃分配方式,根據國家戰略需求制定專項招生計劃。圍繞滿足學生職業發展需要,鼓勵高校建立更靈活的學習制度,完善轉專業、輔修其他專業等規定。
強化就業指導體系
鼓勵用人單位提供就業實習機會
就強化就業指導體系,意見明確三條措施:強化生涯教育與就業指導;加強就業教育引導;健全就業實習與見習制度。
意見指出,完善生涯教育與就業指導課程標準,推動高校將其列為必修課,打造一批國家規劃教材、示范課程和教學成果。把就業教育作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內容,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教育深度融合。健全就業實習制度,推動大學生利用寒暑假至少開展一次就業實習,強化實習責任保險保障。落實稅收優惠政策,鼓勵用人單位提供就業實習機會。支持相關用人單位設立就業見習崗位,按規定給予就業見習補貼。建好用好大學生就業實習基地、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
健全求職招聘體系
拓寬市場化社會化就業渠道
就健全求職招聘體系,意見提出,強化校園招聘和就業市場服務;推進重點領域人才服務;優化規范招聘安排和秩序;發揮多元主體作用。
意見指出,推動校內外招聘資源共享,建設一批區域性、行業性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對公共就業創業服務機構及其與高校開展的招聘活動,按規定給予就業創業服務補助。挖掘國家重大戰略對高校畢業生的需求,提供多元化精準化就業服務。實施供需對接就業育人項目,支持校企聯合培養重點領域急需緊缺人才。統籌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等招聘(錄)高校畢業生時間安排。拓寬市場化社會化就業渠道,開發新的就業增長點,穩定和擴大就業容量。支持民營企業穩崗拓崗,深挖吸納就業潛力。群團組織圍繞服務對象需要,提供特色化求職招聘服務。
完善幫扶援助體系
實施“宏志助航”就業能力培訓項目
就完善幫扶援助體系,意見提出,為脫貧家庭、低保家庭、低保邊緣家庭、剛性支出困難家庭、零就業家庭以及有殘疾的、較長時間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等幫扶對象提供服務和援助。及時向符合條件的幫扶對象發放一次性求職補貼。
意見還提出,推動政、企、校協同聯動和信息共享,鼓勵用人單位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招聘幫扶對象。落實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實名就業幫扶要求。實施“宏志助航”就業能力培訓項目,有序擴大培訓覆蓋面,提升培訓幫扶實效。各級公共實訓基地強化對幫扶對象的職業技能培訓支持,按規定落實培訓補貼政策。
鞏固支持保障體系
推廣數字化就業服務新模式
就鞏固支持保障體系,意見提出6條措施:建強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機構;打造專業化就業指導教師隊伍;深化高校畢業生就業研究;推廣數字化就業服務新模式;營造公平就業環境和良好氛圍;強化組織實施。
意見指出,統籌優化機構職能和資源配置,建強省級教育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機構。高校按規定配齊校級專職就業指導教師和專職就業工作人員,健全校外專家擔任兼職就業指導教師的保障機制。暢通高校就業指導教師職業發展路徑,發布職業標準,將生涯教育與就業指導納入高校教師職稱評審,鼓勵就業指導教師等申報相應職稱,支持就業指導骨干教師在職攻讀博士學位深造發展。建設高校畢業生就業高端智庫,依托現有機構加強就業研究工作,開展高校畢業生供需適配研究、就業政策論證與效果評估、就業與產業大數據分析等。
意見還提到,建強國家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推進國家、省、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網絡互聯共享,打造“24365校園招聘服務”“職引未來招聘服務”等品牌。制定高校畢業生數字化就業服務標準規范,推廣移動端服務。推動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等規范招聘(錄)工作,按照崗位需求合理確定學歷層次等招聘(錄)條件。維護合法就業權益,糾正和消除就業歧視。各類招聘(錄)不得違反國家規定設置與崗位需求無關的限制性條件。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高校強化組織協調,主要負責同志親自部署、分管負責同志靠前指揮、相關部門和院系具體落實,增強工作合力。
文/本報記者李巖
統籌/劉曉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