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無錫的榮巷,很多人首先聯想到的是以榮宗敬、榮德生為代表的榮氏家族。
當年毛主席曾經如此評價:
“榮家是中國民族資本家的首戶,中國在世界上真正稱得上是財團的,就只有他們一家。”
“首戶”家族的頭銜,也為榮氏的故居“榮巷”增添了幾分傳奇色彩。
前段時間,我走訪榮巷歷史文化街區,街區負責人告訴我,圍繞榮巷歷史街區的提升改造正有序進行中,在對歷史保護建筑進行修繕、活化利用的基礎上,要打造更多具有文化特色的城市IP。
歷經百年風霜,許多事物都已經被時代洪流改變,但走進榮巷后我發現,這里不光完好保留著古鎮的歷史,還在不斷升級業態,逐步重現當年的繁榮。
過程中,這座古鎮的變化一度讓我感到震驚,
一個文旅體驗消費的新地標即將崛起。
01.
讓老建筑煥發新活力
事實上,榮氏與榮巷對無錫的影響極深,最早的淵源甚至可以追溯到明代。
明代初年,榮氏始祖榮清遷居無錫,于龍山南麓、梁溪河下游北岸墾荒建宅,不僅在無錫扎下了根,還發展出了上榮、中榮、下榮三個自然村落。
清代
康熙
二十四年
(1685)
,榮氏
族人開始興
建榮氏宗祠
修訂
宗譜
形成龐大的家族根系,三個村落也逐漸交融,后被喚作
“榮巷”。
清末至民國,以榮宗敬、榮德生為代表的榮氏后人在民族工商界迅速崛起,陸續回鄉興辦工廠、學校、商鋪,修繕房屋、道路,為榮巷帶來前所未有的繁榮。
時過境遷,榮巷的整體面貌幾經更易,如今的榮巷歷史文化街區就是曾經“下榮”村落的所在地。
目前,街區內共有一百余座具備地方特色的近代建筑,包括榮德生故居、大公圖書館、公益小學在內的多數歷史建筑依舊保存完好。
并且經過精心的修繕還原以及對建筑空間的活化利用,許多老宅得以“煥發生機”:
去年3月,榮毅仁紀念館正式煥新啟用,街區流量一度猛增,不少游客慕名而來打卡參觀,不僅為了一睹“民族工商業先驅”的傳奇歷史,也為捕捉這里賞心悅目的滿園春色。
同步升級的大公圖書館與中信書房品牌達成合作,如今已經變成一個集閱讀、文化交流于一體的公共文化空間,當中還陳列了不少文創產品。
而在榮巷的核心區,榮光世進士第、榮坤生舊宅、榮叔良舊宅等三座省級文保建筑的修繕工程正在緊鑼密鼓推進,未來也將在其中引入更多的文旅消費場景。
值得一提的是,當中的榮光世進士第是榮氏唯一的進士榮光世的故居,也無錫唯一僅存的進士家宅。在宅中生長著一株百年的“活文物”鐵線蓮。
關于其由來,無錫民間有這么一件軼事:
華氏后裔華錫琦為清末大臣,在他家花園中有一株祖傳的鐵線蓮。當年,榮光世的兒子榮子俊同華錫琦的女兒訂婚后,華錫琦問女兒需要什么陪嫁。他女兒直言不諱地說,不需要金銀珠寶,只希望把園里的鐵線蓮移植到榮家去。 華錫琦答應了這一請求,將半株鐵線蓮移植到進士第中,于是榮家才有了這一珍貴的異卉,但遺憾的是,華家的半株鐵線蓮卻很快枯萎了。
如今,這株進士第中的鐵線蓮雖歷經百年風雨,仍然枝繁葉茂。待建筑修繕完成后,結合進士第的歷史文化背景,這里很可能成為下一個熱門打卡地。
街區里還有一座1915年建造的“晴雨操場”,顧名思義,就是晴天和雨天都能開展活動的室內體育活動場所。
當年,中國僅造過兩個晴雨操場,其中位于北師大的一座早已湮滅,如今榮巷的這座晴雨操場是僅存的“全國唯一”。出于對建筑的保護,游客目前還無法步上操場二樓,而隨著后續的修繕方案落地,登樓觀景有望成為可能。
02.
一張獨具特色的文化名片
除了對歷史建筑的修繕和活化利用外,這次升級改造過程中還有一個即將對外開放的重磅項目:
無錫名賢文化交流中心。
建筑總高三層,展陳面積約2000平米,通過
20
個人物分類展示了
480
位歷代無錫名人,結合無錫的地緣、歷史發展與經濟地位,串聯起無錫生生不息的文脈傳承。此外
交流中心還將打造無錫重量級的非遺作品展示區,未來將在街區開展非遺體驗活動。
我替大家提前參觀了一下,暫不劇透,但是我相信,你一定會和我一樣連連發出“他/她竟也是無錫人”的驚呼。
從文學巨匠到工藝大師,從體育明星到政壇偉人,這里群星薈萃,一定會成為無錫一張獨具特色的文化名片。
不僅如此,在無錫著名的一條榮巷老街上,還要打造出一個地標項目:
榮巷大集。
▲榮巷老街今景
在清末民初時期,榮巷老街曾經是榮巷鎮上最繁華發達的“步行街”,涉及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等各式用品的菜場商鋪,在這里應有盡有。
而隨著時代變遷,人們的消費場景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曾經人聲鼎沸、熱鬧非凡的老街如同完成了歷史使命一般,陷入了沉寂。
如何讓老街“活過來”?
經過充分調研,街區決定將聚焦在地飲食文化和寵物它經濟,利用老街西側院落式建筑特點,打造成圍合式沉浸游園市集。
建筑改造與
招商
同步
啟動,
形成
“江南特色名點
非遺體驗場景
它經濟互動區
網紅民宿茶館”的業態格局;同時緊扣寵物它經濟主題,計劃引入萌寵樂園,打造集娛樂、藝術與社交一體的人寵友好第三空間。
總而言之,就是在榮巷江南文化的底色上,充分點綴年輕人喜愛的生活體驗元素,引入新服務、新場景、新業態,讓原本的“老街“充分“年輕化”。
03.
留得住鄉愁,望得見遠方
在街區負責人的介紹中,我反復聽見一個關鍵詞,IP。
的確,現如今各地火爆的文旅消費,都緊緊圍繞文化IP來打造,比如成都的三星堆、泉州的簪花、敦煌的飛天壁畫等等。
▲街區改造的效果圖
作為以“民族工商業”為主要特色的歷史文化街區,榮巷的IP打造則分為兩大部分。
一方面,在街區整體的風格上,就要有足夠的“榮巷Style"。既要保留當地特色的歷史風貌,又要充分融入現代化生活,即在保留原汁原味的榮巷建筑風格的同時,加強街區商業氛圍的改造。
負責人的一句話總結得相當詩意且精辟:要留得住鄉愁,望得見遠方。
在美術陳列上,要立足本土文化IP,結合非遺老字號聯名、網紅IP快閃等,利用藝術亮化工程植入互動投影、聲光秀等科技元素,打造如“西浜燈會”、“民國時光郵局”等具有榮巷特色的藝術場景。
在招商落地上,不能只盯著大品牌,而是以文化為切入點,讓品牌與榮巷進行深度共創:不僅有物質的交換,更有精神的交流和文化的傳播。
街區引入商業的初衷,就是希望這里的每一家店鋪,每一個品牌,都能成為榮巷故事的一部分,共同塑造出街區的獨特風貌和持久魅力,這也將成為榮巷商業的最大亮點。
另一方面,榮巷也在初步計劃推出自己的特色文化IP:
“榮巷有故事”
圍繞“實業救國 工商史詩”、“家國情懷 家風傳承”、“非遺手作 體驗文化”三大主題,把文化轉為旅游體驗,講好一支榮巷故事。
不僅如此,街區還將推出線上展覽、紅色情景劇以及豐富的分眾教育活動及文化創意活動與產品,比
如圍繞榮毅仁紀念館以
“家國情傳承”作為宣傳重點
同時緊鑼密鼓地
開展街區文商旅活動
設計
文創產品,開發多元化研學活動……
而在我看來,榮巷確實有太多的故事可以挖掘,除了榮氏家族跨越百年的創業奮斗歷史之外,這里還有榮氏族長榮福齡、榮巷鎮首任鎮長榮梅春、中共地下黨員榮容之等等傳奇人物,只要仔細調研,都能找到足夠打動人心的好故事。
靜靜地行走在春日里的榮巷,這里的每個建筑都在訴說著更多的歷史。
近期熱門文章推薦
回復關鍵詞閱讀
- 無錫的精華,都被央視春晚整明白了(關鍵詞:央視春晚)
常熟造的“外貿神器”,讓中國小商家腰桿挺起來(關鍵詞:常熟外貿神器)
阿滿百香雞大戰紫燕百味雞,為何選擇南京(關鍵詞:紫燕百味雞)
年吞吐量剛破千萬的碩放機場,拿什么追趕樟宜機場?(關鍵詞:碩放機場)
一個研究院,默默給無錫“孵化”150多家高新企業(關鍵詞: 研究院 )
浙江非網紅小縣城,正在悶聲發大財(關鍵詞:浙江小縣城)
- 揚州毛絨玩具賣家做跨境,靠一個創意狂賺美金(關鍵詞:毛絨玩具)
- 如果不是蘇州這個園區,中國自動駕駛第一股可能要晚來兩年(關鍵詞:蘇州園區)
再一次被蘇南的鄉村震驚了(關鍵詞:蘇南鄉村)
南通出事,問題可能在豬身上(關鍵詞:南通)
一支穿云箭,中國創新藥出海千軍萬馬來相見(關鍵詞:創新藥出海)
上海嘉定看著臨港,眼里滿是自己年輕的模樣(關鍵詞:上海嘉定)
常州龍頭200億砸向淮安,這個全球第一穩了(關鍵詞:常州龍頭)
復活的蘇州,焦灼的東莞(關鍵詞:東莞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