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進入第四天,南京各大景區依舊人從眾。現代快報記者探訪發現,今年五一,除了熱門景區,南京一些小而美的街區也成為了新的網紅打卡地,吸引了眾多市民和游客。比如三十四標,位于擁有百年歷史的南京老商業街區太平南路,午餐時段有餐飲店鋪翻臺超過4次。從三十四標到瑞金里REPARK、南湖記憶三期,今年南京一批城市更新項目改造完成對外開放,綻放出新的城市活力。它們或承載著童年記憶,或擁有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童年回憶又上新了,南湖記憶三期好吃也好逛
5月4日中午11點半左右,建鄴區南湖東路上,知名老店李榮興坐滿了前來就餐的顧客,排隊等著拿鍋貼的隊伍更是排到了門外。“一碗牛肉餛飩,二兩鍋貼!”這個CP組合可以說是每桌必點了。“鍋貼沒有李記的那么脆,但牛肉餛飩還是挺好喝的。”市民李女士說,聽說南湖記憶這塊又出新了,特意過來看看,這家鍋貼也是老店了,順便來嘗嘗。
如今,李榮興的門頭是由綠色的馬賽克瓷磚砌成的,身后的居民樓也是一樣,墻體明黃色搭配綠色,一眼望去,懷舊風十分鮮明。過了馬路到文體村小區,半圓拱形大門、各式廣告畫與海報拼貼成的圍墻、身穿校服的人偶雕塑,還有黑板報、跳房子、水泥乒乓球桌……充滿了上世紀80年代的校園風。記者探訪時,有不少市民游客正在拍照打卡。
旁邊的圍擋是還在施工的南湖東路40號,這里原本是南湖一中,后來為莫愁職校等單位使用。據悉,從1985年開始,此后的近40年里,有數萬青少年從這里由校園走向社會,可以說承載了幾代人的青春記憶。2025年,原來的南湖一中科技樓列入南京城市更新計劃,規劃打造為南湖記憶文化生活街區光陰里。這也是正在打造的南湖記憶三期的核心區域,預計今年9月開街。
2021年,南湖記憶一期開街,紅磚綠墻的街道、復古摩登的廣告牌,組成了南湖東路一帶的基本元素,喚醒了80年代的集體記憶。今年三期開工改造,在一期二期基礎上向東延伸至云河北路,覆蓋原南湖一中、熙樂匯廣場、南湖體育場東南角休閑廣場、南湖東路26號及27號等區域。目前已經基本完成,即將全面開放,“南湖記憶”也從原本的居民區,蛻變為了南京的城市新地標。
百年商業老街開起露天live,這也太擺了
與南湖東路一樣,瑞金路也是滿載著南京城市煙火氣與南京人時代記憶的街巷。秦淮區的瑞金路,在上世紀80年代時是水果一條街,到90年代成了摩配一條街,再到如今又是美食一條街。其中最吸引人潮的要數瑞金路21號了,原址為南京市友誼服裝廠,現在是瑞金里REPARK,今年一期剛開街。
但不同于南湖記憶的校園懷舊風,瑞金里REPARK充滿了工業風,整面的紅色墻磚,搭配磚紅色的鋼鐵結構外立面,非常硬核。5月4日下午1點多,記者探訪時,巨大的“南京”字樣下面有游客正在排隊拍照打卡,而沿街的綠柳居、雞鳴湯包等老字號美食也坐滿了顧客。
據悉,瑞金里REPARK占地面積約1.67萬平方米,由五棟建筑圍合而成。將“街區文化”融入“產業空間”,以濃郁的工業風,打造集商業、產業、文化和休閑于一體的無邊界新型園區和時尚城市客廳。
從瑞金里REPARK向西坐三站公交,就可以到達南京擁有百年歷史的商業老街太平南路,梧桐樹下,是充滿了民國風情的小洋樓。在常府街與太平南路交叉口東北角,是今年剛剛完成出新開街的三十四標,米黃色的外墻、深磚紅色木制門窗、黑瓦坡頂,還有二層的小陽臺,攀爬著藤蔓與花草,吸引了不少路人駐足。
這個街區由9棟建筑組成,其中1號樓、2號樓進行修繕后,保留著最具近代歷史風貌的特征;3至8號樓通過后期復建,極大程度還原了當年的歷史風貌。整體定位是餐飲加文化,以文旅消費為主。
在這樣的民國風情建筑里吃飯是什么感受?環境體驗肯定是拉滿了。該街區的一家南京風味餐廳是點評網站上的網紅餐廳,據介紹,“五一”假期,隨著往來游客增多,到店就餐的顧客也變多了,午餐時段,基本要翻臺4次左右。
明商集團新街口公司負責人沈良強介紹,三十四標的餐飲消費貼近大眾,主要承接來自新街口、科巷、夫子廟等區域的游客,同時服務于周邊的醫院、居民區、寫字樓。在5月1日至3日,街區還舉辦了非遺、手工、美食市集,到了傍晚時分,還有樂隊進行露天live演出,白天晚上都很精彩,吸引了不少游客。“有兩個來南京研學的俄羅斯女生,路過被市集上的非遺花燈吸引了,非常喜歡,她們還拍了視頻發抖音。”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王益 文/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