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胡芳日
引言:
4月8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調整保險資金權益類資產監管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此次政策調整旨在優化保險資金比例監管政策,加大對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通知》的調整事項顯著優化了險資參與權益投資的政策環境,為保險資金提供了更大的配置空間和靈活性;也有助于提升創投基金募資靈活度,引導更多險資參與創投領域,支持實體經濟和科技創新,發揮耐心資本、長期資本逆周期調節作用。
政策梗概
《通知》對保險資金權益類資產的監管比例進行了靈活調整。不再設置統一的權益類資產投資比例上限,而是根據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充足率、資產負債管理能力、風險偏好等指標,將保險公司劃分為不同的類別,實施差異化的監管比例。主要內容包括:
一是上調權益資產配置比例上限。簡化檔位標準,將部分檔位償付能力充足率對應的權益類資產比例上調5%,進一步拓寬權益投資空間,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多股權性資本。
二是提高投資創業投資基金的集中度比例。引導保險資金加大對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股權投資力度,精準高效服務新質生產力。
三是放寬稅延養老比例監管要求。明確稅延養老保險普通賬戶不再單獨計算投資比例,助力第三支柱養老保險高質量發展。
政策亮點:
1.上調權益資產配置比例上限。簡化檔位標準,將部分檔位償付能力充足率對應的權益類資產比例上調5%,進一步拓寬權益投資空間,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多股權性資本。
2.差異化監管精準適配:不再采用“一刀切”的統一權益類資產投資比例上限,而是依據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充足率、資產負債管理能力、風險偏好等關鍵指標進行分類。對于償付能力充足、資產負債管理能力強且風險控制水平高的保險公司,給予更高的權益類資產投資比例上限。
3.增強市場靈活性與適應性:此次調整使得保險資金在權益類資產投資上能夠更靈活地根據市場情況進行配置。
發展機遇: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調整保險資金權益類資產監管比例,為保險行業、資本市場以及實體經濟都帶來了諸多發展機遇。
1.有助于保險公司提升提升投資收益與盈利能力,促進業務創新與產品升級。一是政策允許符合條件的保險公司提高權益類資產投資比例,使得保險公司有機會參與到資本市場的發展中,分享企業成長和市場上漲帶來的紅利。二是增加權益類資產配置可以豐富保險資金的投資組合,降低對傳統固定收益類資產的過度依賴,優化投資組合。三是調整政策鼓勵保險公司在權益類資產投資領域進行創新,保險公司的資產管理業務將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2.增加長期資金供給,促進資本市場創新與發展。政策調整后,更多的保險資金將進入資本市場,為市場提供穩定的資金支持。保險資金加大對權益類資產的投資,將改善資本市場的資金結構,提高市場的機構投資者占比。隨著保險資金對權益類資產投資需求的增加,資本市場將有動力開發更多適合保險資金投資的金融產品和工具,豐富資本市場的產品種類。
3.實體經濟企業將容易獲得股權資金投資。監管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險資運用余額33.26萬億元。若按照最高增加5%的配置權益類資產進行簡單測算,險資權益類可配置資產最高將增加超1.6萬億元。當然實際并不會有這么多,但也將給市場帶來近萬億元的權益類增量資金供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