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賀強 通訊員 馬學賢/文圖
4月8日,商丘市柘城縣老王集鎮余心白小學的教室傳出陣陣歡聲笑語。商丘市文聯文藝志愿服務中心聯合泊兮堂公益柘城區域志愿者團隊,在此開展"心鄉連——快樂成長"藝術公益課堂。舞蹈、書法、音樂、美術四類藝術課程同步開講,讓孩子們根據興趣自由選學。
書法教室內,史瑞老師從握筆姿勢教起,帶領學生書寫"永"字練習基礎筆畫;謝心靈老師穿梭在課桌間,逐個糾正孩子們的書寫角度。美術課堂上,王鳳仙老師正指導學生們用水彩描繪春日花卉,強調"觀察真實花朵的顏色層次"。音樂教室內,《讓我們蕩起雙槳》的旋律中,史海峰老師通過拍手游戲訓練學生節奏感。舞蹈教師趙慧航則將基本功教學融入游戲,讓孩子們在"開火車"的互動中練習肢體舒展。
"老師教我調出了花瓣的粉漸變效果,原來顏料混合這么神奇!"五年級學生展示著畫作說道。參與舞蹈課的孩子們則興奮表示:"今天學會了跟著鼓點踏步,原來跳舞不只是隨便蹦跳。"
商丘市泊兮堂公益服務中心柘城區域負責人李少華表示:“看著孩子們渴求知識的眼光,聽著孩子們歡快的歌聲,我的心一次次歡騰起來,我找到了與美同行和孩子共同成長的動力,能參與其中和孩子在一起特別開心。我們會定期為余心白小學的孩子們教授藝術課程,激發他們的潛能,幫助他們開闊視野,更加自信地走向更廣闊的未來。同時呼吁更多的藝術老師及愛心人士加入進來,共同為鄉村教育的發展貢獻力量。”
余心白小學校長商義超表示:"專業教師帶來的系統教學,彌補了我們鄉村學校藝術教育的短板。看到孩子們課后還自發練習書法筆順,說明這樣的課程真正激發了他們的興趣。"
志愿者們用自己的愛心和專業知識,在孩子心中種下了藝術的種子,讓鄉村的春天,多了一份溫暖與希望。他們就像一束束光,照亮了鄉村孩子的成長之路,為鄉村教育事業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