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的征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如同一盞明燈,照亮學生前行的道路。4月7日,平度九中舉行了一場以“接納不完美,成就更好的自己”為主題的心理健康教育升旗儀式。升旗儀式旨在進一步做好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心理危機識別干預工作,培養學生積極、陽光、向上的心理品質,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在升旗儀式上,平度九中心理教師朱金平為全校師生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國旗下演講。朱金平以“接納不完美”為主題,從多個角度深入探討了完美主義對學生成長的影響,并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引導學生學會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從而成就更好的自己。
不完美是人類的“出廠設置”
不完美是人類的“出廠設置”,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特質。人類的大腦雖然非常了不起,但也并非完美無缺,存在著許多天然的不足,很難做到在45分鐘內全然專注,也很難在面臨考試時始終保持心平氣和。青春期的大腦更是如此,它充滿了各種矛盾和沖突,給青少年帶來了諸多挑戰。
心理特質的多樣性也是不完美的體現,MBTI(邁爾斯——布里格斯類型指標)測出的先天的心理傾向反映了每個人在不同方面的優勢和劣勢。如,一個不善交際的學生可能擁有善于傾聽和共情力強的優勢;一個數學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可能在藝術或文學方面有著未被發掘的天賦。所以不完美是每個人的真實寫照,大家應該尊重并接納這一事實,從而更加感恩并珍惜自己所擁有的美好。
接納不完美,成長更輕松
接納不完美有助于建立更加和諧的人際關系。很多時候,學生對外投射的負面情緒或評價,看似是對他人不接納,實則是對自己某些方面的不接納。當自己能夠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時,就更容易理解他人的不同與不完美,從而減少沖突,增進彼此之間的理解和包容。
與不完美和解,完善自我
朱金平為同學們提出了兩條具體的建議,幫助他們與自己的不完美和解。
停止“自我攻擊”。許多學生接收到的最嚴厲、最頻繁的批評并非來自外界,而是源于自己。他們已經將他人對待自己的方式內化為自己對待自己的方式。所以,從現在開始,對自己好一點,多一些理解、鼓勵與陪伴。當再次因不完美而苦惱時,試著像安慰朋友一樣安慰自己,而不是化身為嚴苛的批判者指責、否定自己。
培養成長型思維。成長型思維是應對變化與挑戰的關鍵。成長型思維強調相信個人能力的可發展性、注重持續學習、積極面對挑戰與失敗、接受反饋與指導等。單次的考試成績只是工具,而非結果,通過這個工具,學生們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努力方向,從而實現個人的成長與成功。
高中三年是一段充滿挑戰的旅程,可能會遇到成績波動、友情矛盾、對未來的迷茫等問題。所以“你不需要成為別人眼中的100分,你的存在本身已是獨一無二的禮物?!?/p>
此次活動為學生培養健康的心理品質注入了強大的活力和生機,增強了學生自我認識和自我調節心態的能力。平度九中將繼續秉持“用心、盡心、貼心”的教育理念,為學生們的心理健康保駕護航,給學生以心靈的滋養,助力九中學子們以和諧的內心世界拓展精彩的外部世界,帶著陽光般的心靈向未來進發,讓青春之花在成長的道路上燦爛綻放。
(半島全媒體記者 趙一飛 特約記者 楊成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