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底時刻來了嗎?恐慌什么時候會結束?
大家好,我是老丁
因為一項關稅信息,全球多個市場都迎來了恐慌式的大跌。即便是被大家通常用于可以避險的黃金,都有了一段持續的下行。
很顯然,市場出現了恐慌情緒。當恐慌情緒出現的時候,市場上的資金也都是不理性的,這時候大幅波動之后,往往市場價格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情緒釋放之后,會出現一個長期很友好的深坑!
比如2020年3月時候的疫情,市場因為擔心病毒會造成全球經濟停擺,所以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里就跌去了30%(如圖),但是我們都知道各國的政策是不會允許市場出現這樣的大跌的,因為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會在本國造成系統性的金融風險。那時候就不可收拾了,所以當市場開始出現一定的概率會出現系統性風險時,各國都會有對應的政策出來兜底,這也正是我們探尋市場可能觸底的關鍵一步。所以2020年三月的那次的恐慌性下跌,是止于全球央行的貨幣大寬松。兜住信心,重回上漲。
然后我們再來回看這次,當這兩天市場開始出現一些恐慌情緒之后,我們很快就看到,各個國家自己都出現了一些救市的措施,比如韓國政府表示將宣布一項10萬億韓元的額外預算計劃。還有中國這邊,招商局集團下屬的七家上市公司,宣布將加快股票回購的步伐。還有中國石化、中國誠通等等國有企業,都通過實質的行為,為中國市場兜底(如圖)。
但是市場畢竟是買家與賣家的集合,只是靠政策信息就立馬兜住底部還是不現實的。價格才是觸底最重要的因素…
比如2020年的那次下跌,其實美聯儲首次宣布救市的時間是3月3日,但是當時的市場恐慌情緒太嚴重,完全忽略了這一次的救市,市場仍然在繼續下跌。而美聯儲正式開啟超級大規模救市的時間是3月16號,這一次,才是真的把市場底給兜住了。但是市場的反應也是一直跌到3月23號,才開始正式完成觸底,并開啟反彈。
政策出來的很早,但是為什么一直到3月23號才觸底反彈呢?因為價格!市場價格一定要足夠的便宜,到了3月23號的時候,距離當時的高點已經跌了30%多,市場價格已經足夠低了,再加上有政策的兜底,同時,政策一定要足夠大,這樣,市場才會從恐慌情緒中走出來。并且從下跌的恐慌情緒轉為抄底的貪婪情緒!
現在我們再反過來看今天!
目前的納斯達克,從幾個月前的高點20000多到目前的低點14700,已經跌去了近30%。目前納指的動態市盈率,也來到了35倍,即將步入低位區間(如圖)!也就是說,現在的價格已經快要到了足夠支撐市場情緒從恐慌轉為貪婪了。
所以接下來,可能還差一件事,就是能夠兜住市場恐慌底部的信息。這個信息在2020年3月的時候,表現出來的是貨幣政策,但是放到今天,它也可能是別的信息,比如可能市場出現了巴菲特這種超級大資金開始重新加倉,又或者是原本緊俏的國際關系又重新緩和了…
總之,現在的市場,已經不值得再繼續恐慌了!
市盈率13倍的上證,31倍的創業板,19倍的香港恒科,35倍的納指,都處在歷史平均市盈率的中下區間。如果一年前這個價格你覺得便宜,為什么到了現在,你要恐慌呢?
市場在恐慌見底的幾個現象
市場每一次因為恐慌情緒的出現而下跌的時候,都會出現階段性的低點。
而因恐慌觸底的時候,市場往往會出現一些相似的現象:
1、成交量放大后縮小
資本市場在短期時間里,恐慌情緒出現的時候,會有大批的資金想要拋售,這時候市場會呈現出成交量放量的情況,當市場開始逐漸情緒釋放差不多的時候,不理性的拋售資金開始減少,這時候我們就會看到成交量開始走向萎縮,這表明要賣出的資金力量開始逐漸走向枯竭,市場往往會迎來一段反彈!
比如2020年3月,市場恐慌時放量,恐慌觸底后縮量(如圖)。
再比如2018年一月末的時候,市場恐慌下跌,放量,隨后市場企穩,縮量(如兩圖)。
還有2011年8月,市場也是因為擔心美國出現主權債務危機問題,市場對今后產生悲觀的衰退預期,短期發生恐慌,放量下跌,隨后縮量企穩(如圖)。
綜上所述,恐慌下跌見底的第一個現象,什么時候市場開始從放量走向縮量了,這一定是一個好事。
2、媒體和評級機構大肆宣傳悲觀信息
恐慌情緒出現的初期,我們往往會看到媒體在報道市場不會出問題。可是當恐慌真正開始出現并且蔓延的時候,媒體往往會開始報道,評級機構們也會給出經濟衰退的可能性有多大。進而讓悲觀信息成為人們的共識,促成投資者進一步賣出籌碼。
所以在2020年和2008年,當市場開始到達恐慌頂峰,也是接近尾聲的時候,媒體報道出來的信息,全都是市場金融危機已經不可避免之類的信息。
這一次下跌之后,高盛也隨即預測,未來12個月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概率將從35%上升至45%。
但是我們看,這些悲觀信息,到目前還沒有被媒體開始大肆報道。不夠恐慌情緒的出現和蔓延也都是非常快的,只要再有一兩天的下跌或者底部橫盤,市場便會立馬開始出現這些報道了。
3、恐慌指數開始下降
恐慌指數,是衡量市場情緒很重要的指標。每當市場開始暴跌的時候,他都會上漲,所以我們看它的走勢往往是,一次又一次的上漲回落(如圖)。當恐慌指數開始從高位顯著下降時,代表著市場的投資者對未來的波動性預期開始減弱。
所以我們也時刻盯著恐慌指數,見頂之日也是重要的一項。
4、明顯的超級政策干預
2008年的四萬億,2020年的超級量化寬松,就是明顯的政策干預,政策的干預會讓投資者信心觸底,隨即市場價格也會出現觸底。
這種政策一定要大,不然是會容易被市場忽略的,所以如果政策很大,大家每個人一定都會知道的。
5、市場龍頭率先止跌
市場龍頭是大資金的棲居地,市場如果企穩,龍頭必然會率先止跌,來帶動整個信心回升。美國的龍頭是七巨頭,中國香港市場的龍頭是那幾家互聯網,A股的龍頭也是那幾個大市值公司。
關于市場在恐慌之下,出現觸底的這五個現象中,一旦出現三個以上,市場大概率就會迎來反彈,或者反轉。
還是那句話,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千萬不要在恐慌時賣出,要賣就早賣,要么就不要賣了,等恐慌情緒退去,市場出現的大概率是機會。
結尾:
在這個問題之后,所有人一定還會疑惑,那就是在市場發生一次恐慌情緒之后,價格就會完全漲上去嗎?不一定。
恐慌之后,往往市場會因為出現了較大的價格偏離,所以會出現一段反彈,但是至于市場在重新回到常態之后,這一場反彈是直接從反彈延續成反轉,還是出現后面的再一次下跌,那就要看那時候的市場情況了。
2020年3月的那一次,因為政策放水很大,而且在后面的一段時間里,各國的經濟活動也開始逐漸恢復,反倒是市場對于貨幣泛濫的預期更高,所以呈現到資本市場里,后面就是反轉延續。
那么反觀這一次,市場出現下跌的直接原因是關稅政策。但是根本原因,是因為衰退預期。
市場認為現在的經濟,撐不起來現在的資本價格,再加上美聯儲今年降息的進程放緩了,后面的美國出現衰退的概率更大,所以下跌。
如此,也可以大概預見,后面如果市場能從反彈走向反轉,一定是衰退預期開始減弱了。
可能會是公布GDP和非農就業等數據之后,顯示出來經濟韌性還是很強勁。也可能會是美聯儲在后面的議息會議里加快了降息的進程。不過,這些就都要等到后面才能驗證了。
有些事情是我們能看到的,也有很多事情是我們看不清的。
盡可能做自己能看清的事情,就已經很厲害了。
我是老丁,朋友們,下期見。
數據來源:
WIND數據
上交所
美聯儲官網
東方財富
高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