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大措施15條舉措
全力推進氣候投融資
試點建設
近日,陜西省生態環境廳、中國人民銀行陜西省分行、陜西省發展改革委、陜西省財政廳等六部門出臺《關于進一步支持氣候投融資試點建設推動陜西綠色低碳發展的若干措施》,推出8大領域15條具體舉措,以“西咸新區國家試點”為核心引擎,構建全省綠色低碳發展新格局。這是陜西省落實國家"雙碳"戰略的又一實質性行動,標志著陜西在氣候金融創新領域取得新的突破。
氣候投融資作為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金融工具,正在全國范圍內加速推進。西咸新區自2022年獲批國家首批氣候投融資試點以來,錨定“立足西咸、面向全市、服務陜西”的工作定位,將試點工作作為推動全省經濟社會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創新機制破解融資瓶頸
新政亮點突出表現在三個維度:在金融產品方面,首創"碳減排掛鉤貸款",企業減排績效與融資成本直接掛鉤,預計優質減排項目可獲得LPR下浮50個基點的利率優惠;在擔保支持方面,2025-2027年對氣候項目實行1%的擔保費率上限,較市場平均水平降低30%-50%;在碳資產盤活方面,允許碳排放權和碳普惠積分"雙質押",首批試點企業已通過該模式獲得超億元融資。
數字賦能提升服務效能
依托西咸新區先行先試優勢,陜西將建設省級氣候投融資數字化平臺。該平臺具備三大核心功能:一是智能匹配金融產品,將項目與最適合的金融工具自動對接;二是自動生成ESG報告,幫助企業快速完成信息披露;三是實時監測氣候風險,為金融機構提供決策支持。據測算,該平臺可將傳統融資流程從2-3個月縮短至20天左右。
區域協同精準施策
根據陜西三大區域特點,新政實施差異化支持:陜北重點支持能源轉型項目,關中聚焦產業升級和交通減排,陜南主推生態價值轉化。省級相關部門將加快推進設立陜西綠色低碳發展基金,帶動社會資本形成“1+3”的放大效應。
作為全省唯一的國家級氣候投融資試點,西咸新區立足"服務全省"的定位,創新打造氣候投融資產業促進中心,探索出獨具特色的服務模式。該地通過"摸底-識別-講解-對接-定制"全流程服務,已促成40個入庫項目實現融資116.73億元。其中,涇河新城光伏項目獲得1500萬元"碳減排掛鉤貸款",秦漢新城建材企業獲批1000萬元"綠賬融"等典型案例,彰顯了試點建設的顯著成效。
陜西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充分發揮綠色金融協調機制作用,推動西咸新區加快出臺配套政策,確保15條措施落地見效,為美麗陜西建設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撐。
來源:排污許可管理處
為基層減負 讓督察提效——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持續加強整治形式主義成效綜述(新華社)
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丨這些表現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
我省與生態環境部在京舉行工作座談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